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井陉之战与巨鹿之战表现出的韩信与项羽的军事才华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10-05)210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公元前205年,刘邦裹挟魏、赵等诸侯国,组成56万联军攻下彭城,后又被项羽的三万骑兵打败,联军解散,魏、赵等诸侯国又都背叛了刘邦。于是刘邦以韩信为主帅,先灭魏,接着于汉三年(前204年)冬十月,又命韩信、张耳率领数万士兵攻打赵国。赵王歇和成安君陈馀闻讯,在井陉口集结部队,号称二十万大军。

井陉之战与巨鹿之战表现出的韩信与项羽的军事才华

图片来源于 ***

赵国广武君李左车认为,韩信、张耳乘胜远征,锋芒锐不可当,但井陉道路狭窄,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行军队伍前后拉开几百里,随军的粮草必定落在大部队的后面。

因此,李左车对陈馀说:“我听说:‘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师不宿饱。’望您暂时拨给我三万人作为突击队,抄小路去截断对方的辎重粮草,而您则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战。这样一来,他们向前无仗可打,退后无路可回,野外又无什么东西可抢,如此不到十天,韩信、张耳这两个将领的头颅就可以献到您的帐前了;否则便肯定要被他们二人所俘获。”

但陈馀一方面自诩自己是举义旗行义兵,不屑于使用诈谋奇计,另一方面也不太把韩信的数万兵马当回事,说:“韩信兵力单薄且又疲惫不堪,对这样的军队还避而不击,天下诸侯便会认为我胆怯而随便来攻打我了。”不听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暗中派人潜入赵军打探,得知陈馀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高兴异常,放胆率军径直前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处宿营。半夜时分,韩信命人把将士召集起来,开始部署战斗:

首先,韩信从部队中挑选出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拿一面红旗,对他们说:“交战时赵军看到我军退逃,必会倾巢而出追赶我们,你们即趁机迅速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遍插汉军的红旗。”然后命这两千骑兵从小道上山,隐蔽起来,伺机而动。

接着,韩信命他的副将给将士们分发食物,说:“待今天打败赵军后再会餐!”对于这话,众将领们都不太相信,只是假意应承道:“好吧。”

井陉之战与巨鹿之战表现出的韩信与项羽的军事才华

图片来源于 ***

最后,韩信说:“赵军已经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安营扎寨,而且他们没有看见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肯出兵攻打我们的先头部队的,因为他们怕我军到了险要的地方,遇阻后就会撤回去。”于是韩信派遣一万人打先锋,开出营寨,背靠河水摆开阵势。

是日,天刚蒙蒙亮,韩信打出将旗,鼓乐喧天地开向井陉口。赵军看到汉军背水结阵,违背了连普通兵卒都懂得的行军布阵常理,哗然大笑,洞开营门迎击汉军。

于是,双方在井陉口展开激战。不久,韩信和张耳假装不敌,丢旗弃鼓,退回河边阵营。河边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又和赵军鏖战。

赵军见汉军已无退路,便倾巢出动。赵军的士兵们有的在争抢汉军抛下的旗鼓,有的去追逐韩信和张耳,简直乱成了一锅粥。而韩信、张耳进入河边阵地,则率军拼死奋战,抵御赵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与此同时,韩信派出的那二千名骑兵突击队趁赵军将士全体出动之机,快速突入赵军营地,拔掉赵军的所有旗帜,插上两千面汉军红旗。

赵军见无法打败韩信等人,便想退回营地。但他们回头一瞅,却见自己的营垒中红旗飘飘,遍是汉军的旗帜。

赵军士兵们傻眼了,以为汉军已将赵王的将领全部擒获,全都惊慌失措,大乱,纷纷四处逃窜。这一乱,像是洪水决提,尽管赵将不停地斩杀逃兵,也无法阻止溃败之势。

井陉之战与巨鹿之战表现出的韩信与项羽的军事才华

图片来源于 ***

就在赵军混乱之际,韩信马上指挥汉军前后夹击。结果数万汉军不仅打败二十万赵军,还杀了陈馀,活捉了赵王赵歇。

战后,汉军将领献上敌人的首级和俘虏,向韩信祝贺,并趁机问韩信:“兵法上说:‘布军列阵要右边和背面靠山,前面和左边临水。’而这次您却反而让我们背水布阵,还说什么‘待打败赵军后再会餐’,我们当时都颇不信服,但最后竟然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呀?”

韩信说:“这战术兵法上也有,只不过你们没有留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所率领的并不是训练有素的将士,这即是所谓的‘驱赶着街市上的平民百姓去作战’,势必非把他们置于死地,使他们人人为各自的生存而战不可;倘若给他们留下活路,他们就会逃走,如此一来,难道还能用他们去冲锋陷阵吗!”

将领们闻言,都心悦诚服,对韩信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对啊!您的谋略的确非我们所能比呀!”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井陉之战”。看井陉之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由项羽指挥的巨鹿之战。

井陉之战与巨鹿之战表现出的韩信与项羽的军事才华

图片来源于 ***

公元前208年9月,王离、章邯率秦军围攻赵国巨鹿,赵国向楚国求援。10月,楚怀王以宋义为大将,项羽为次将,率五万楚军救赵。但宋义率军抵达安阳后便驻军不前,项羽愤而杀之。12月,项羽派英布、蒲将军率两万人马强行渡河,断秦军甬道(输送粮草的通道),割断章邯与王离的联系,继而破釜沉舟,亲率主力过河与王离所率的秦军死战,九进九出,大败秦军,斩杀秦将苏角,涉间自焚,生擒王离,逼迫章邯投降,秦王朝的统治从此濒临崩溃。

井陉之战与巨鹿之战,有两点极为相似:一、他们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二、他们都是背水作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么,井陉之战中的韩信与巨鹿之战中的项羽,哪位更具有军事智慧,更具有军事指挥才华呢?

我以为,巨鹿之战中的项羽,更多凭借的是视死如归的勇气;而井陉之战中韩信,不拘泥于兵法,用兵更加灵活,更重视谋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10/150607.html

“井陉之战与巨鹿之战表现出的韩信与项羽的军事才华” 的相关文章

崇祯在位时期如此勤政 崇祯算是一个好皇帝吗

崇祯在位时期如此勤政 崇祯算是一个好皇帝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皇帝真是好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朝历代的灭亡都伴随着一位极其昏庸的帝王,而朱由检则是一个特例。崇祯朱由检十七岁登基,33岁大明灭亡,十七年来勤勤恳恳,勤勤恳恳,日夜操劳,从来没有举行过任何娱乐活动。一个如此勤奋的皇帝,为什么会导致一个帝...

徐庶在曹营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操为什么还要留着他

徐庶在曹营一句话也没有说 曹操为什么还要留着他

徐庶在曹操那边一语不发,为何曹操还留着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徐庶,三国时期的著名名士,字元直。徐庶本身家庭很普通,地位比较低,但是徐庶少时很喜欢舞刀弄棒,不怎么喜欢读书。直到后来出事被抓了,被人救下,才免于牢狱之灾。后来的徐庶就放弃了舞刀弄棒...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平乱建功,稳定南中

李恢(?~231年),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为建宁郡督邮。刘备攻占益州后,拜为功曹书佐、主簿,迁别驾从事。蜀汉建立后,任庲降都督、交州刺史,跟随丞相诸葛亮讨平南中四郡的叛乱,立下赫赫战功,拜安汉将军,封汉兴亭侯,领建宁...

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李严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让他跟诸葛亮分掌军政大权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严是东汉末年南阳人,少时便以才干闻名于世,先后在刘表和刘璋手下任职,后在刘备进攻益州时,看出刘璋大势已去的他转投在刘备帐下,逐步受到刘备重用,一直到其临终托孤。要李严同...

说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刘备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说昔日从朕诸将,皆老迈无用,刘备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伐吴,攻打孙权,给关羽报仇,一路浩浩荡荡,势如破竹,孙权非常害怕,求和不成,派孙桓和朱然抵抗刘备,孙桓被关兴和张苞打的大败,损兵折将,溃不成军,关兴和张苞斩将立功,刘备这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说了一句...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遗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集团与刘备集团爆发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俘获曹魏名将于禁,威震华夏。曹操于是派徐晃救援樊城,抵御关羽。最后徐晃长驱直入,击败关羽,使得曹操集团...

明朝时期有有哪些人是仰仗父亲的功劳才获得的爵位?

明朝时期有有哪些人是仰仗父亲的功劳才获得的爵位?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元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乃即吴王位,建百官”,从此正式可称为一国之主。建国称王后,朱元璋就有了给手下功臣封赏爵位的资格。不过,朱元璋正式开始封赏或追赠功臣爵位要到称王后的第三年,即元...

张煌言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多少作品?

张煌言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多少作品?

明末英雄张煌言以其坚定的抗清立场,赢得了时人和后世的赞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他文武双全,既是一位著名的抗清民族荚雄,又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作为南明大将,张煌言投笔从戎、抗击清廷将近二十年,在金戈铁马、九死一生的战斗生涯中写下了大量诗文。张煌言当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