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道光帝一件衣服穿十年 还有比他更节俭的人吗?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10-21)180

和一些只是表面讲大道理、宣传出来的节俭皇帝不同,道光皇帝是真心的推行节俭。道光帝是主张生活节俭的人,一向反对奢靡浪费,而且注意从自己做起。据说,身上穿的衣食要不是洗过三次,不会换下来。道光穿衣,不仅不追求华美,甚至倡导破衣缝补后继续穿用。道光的套裤因长期穿用,膝盖处破了一个洞,道光没有将其扔掉,而是命有关司事人员用一块绸布补上,继续穿用。朝臣见皇上如此,也纷纷仿效,在自己的膝盖处补上一块绸布,其实并不是所有大臣的套裤都已穿破,不过是让皇上开心而已。

道光帝一件衣服穿十年 还有比他更节俭的人吗?

*** 配图

但是,道光倡导节俭,却是真心实意的。一次,道光召见军机大臣,正好军机大臣曹振镛靠近皇帝御座,道光一眼看到曹振镛套裤上有补缀的痕迹,就问道:“你的套裤也打补丁吗?”曹振镛回答说:“换一件新的,要花不少钱,所以,订了一块补丁。”道光听了,自然十分高兴,一时兴致来了,又问道:“你打一块补丁需要多少银子?”曹振镛没有料到皇上会问起这等细节小事,愣了半天才回答说:“需要三钱银子。”(这种事,曹振镛恐怕也未必知道需要多少银子,不过是虚应而已)道光一听,却认认真真地说:“你们宫外的价钱实在太便宜了,宫内补这样一块补丁,要用五两银子呢。” 这段对话虽然滑稽,却也表明了道光帝对节俭一事的真诚。

道光有一件黑色的狐皮端罩。端罩,是一种非常高贵的礼服,狐皮端罩,自然更显珍贵。这件端罩,里面的衬缎过于肥大,穿用时下面出风。道光就命内侍取出端罩,在四周加上一圈狐皮,盖住出风的地方。内府闻知此事,向道光报告,加一圈狐皮,需一千两银子。道光一听,忙谕令内府,不要加狐皮了。第二天,道光向军机大臣们提及了此事。以后,军机大臣们又将此事张扬了出来,以致此后十余年间,京官们的衣裘没有出风的。道光的本意在于节俭穿衣,而朝臣们的刻意模仿,则将道光的节俭思想扭曲变形了。

作为一代帝王,山珍海味,天天排宴,谁也奈何不得。道光皇帝却能体察国情,主动减膳,以省糜费。持别是 *** 战争爆发以后,军费开支浩大,国库日益空虚,道光带头减少膳食,由过去的花天酒地,改为每日只点四盘菜肴。这四盘菜肴,按照过去规定,有两盘是赏给军机大臣的,其余两盘赏给内廷主事。现在,军机的两盘照常不误,内廷的两盘则不再赏给,而将这内盘留作晚膳之用,晚膳就不再另外点菜了。一次,时逢皇后过生日,是宫中的隆重庆典之一,理应大排筵宴,朝臣与内廷共同祝贺。道光则破除旧例,当面谕令内务府总管大臣:“近来,内廷好久没有赏赐食物了。这次皇后圣寿,到时候多预备些面条,多加点卤,让内廷人员吃个饱。”内廷大臣奏道:“既然皇上如此开恩,那就额外多杀几口猪。”道光说:“杀四口猪就足够了。”大臣又奏:“按照惯例,应是十口猪。”道光又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花销开支这么紧张,怎么能报销十口猪呢?”

道光帝一件衣服穿十年 还有比他更节俭的人吗?

*** 配图

每年八月,道光都驾临圆明园。由圆明园回宫时,均要大排仪仗,鼓乐齐鸣,王公大臣还要齐集三座门前,恭迎接驾。道光对这一仪式不以为然。九年(1829年)七月二十八日,距离驾幸圆明园的日子(八月初七日)还有八天,道光就提前下达谕令,排仪仗、作乐、接驾等事,均属“繁文缛节”,并无可取之处,命自本年为始,以后每年八月的进宫、回园之时,“将仪仗、作乐及王公各大臣接驾之处,俱行停止。”十年(1830年)四月十六日,道光准备前往天坛,举行祭天仪式,皇城銮仪卫上奏,“此次前往天坛祭祀,请按照旧例,预备玉辇、礼轿侍候。”道光批示道:“前往天坛祭天,关键在于心诚,如果心存诚意,即使不乘辇,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命銮仪卫以后遇有天坛祭天之事,将玉辇、金辇预备在天安门外即可,所有抬辇人员,或者另派差事,或者裁减。”

关于道光帝节俭之事,民间流传更广,记得道光与京城福兴饭庄有过这样一段故事。大学士曹振镛奉旨微服私访便宜饭菜,在京城内转悠了三四天,终于在前门外福兴饭庄里,发现有一种名叫豆腐烧猪肝的荤菜,不仅味道鲜美可口,价钱也便宜。曹学士不敢怠慢,乐颠颠地赶回宫中,向道光皇帝禀报说:“万岁,臣这次私访不虚此行。”“那就好。曹爱卿,速速讲来。”道光皇帝忙催促道。

曹学士奏道:“臣发现前门外福兴饭庄,有一道名叫豆腐烧猪肝的荤菜,价钱是挺便宜的。”道光皇帝听说便宜,高兴他问道,“曹爱卿,这豆腐烧猪肝朕还不曾吃过,不知买一碗得花多少银子啊?”曹学士答道:“每碗只需大钱四十文。”道光皇帝闻听,连忙说道:“这太好啦。天下竟有这等便宜的菜。”当下吩咐太监传话到内膳房,从明天起,每顿御膳只做一碗豆腐烧猪肝,别的一概免去。

道光帝一件衣服穿十年 还有比他更节俭的人吗?

*** 配图

次日,道光皇帝头一次吃到了豆腐烧猪肝,果真是又鲜又嫩,味道美极了。道光皇帝就吩咐膳房总管,往后大大照这样做下去。内膳房如法炮制天天做豆腐烧猪肝,一道莱供道光皇帝吃了十来天。到了月底,内务府又将账目呈请道光皇帝御览。道光皇帝接账目一看,吓了—大跳。那上面白纸黑字写得分明,仅豆腐猪肝一项,就花去了近两千两银子,气得道光皇帝将账本“啪”地一挥,怒道:“前门外福兴庄,卖四十文一碗,为什么朕吃的花了这么多的银子,以后就把这一顶开支取消掉。朕以后要吃豆腐烧猪肝,只须你们拿四十文钱,到前门外福兴庄跑一趟,给朕买回来一碗就行啦。”内务府员连声应诺。从此,每当道光皇帝要吃豆腐烧猪肝时,内务府就派人到前门外福兴庄饭店,买回一碗来。这一来,又省去了朝廷的诸多银两开支。文武百官知道这码事后,也都纷纷效仿起来。

非常讽刺的是,道光帝的节俭,并不能挽救大清王朝的中衰之势。而他在自己陵寝的重复修建中的奢侈浪费、在 *** 战争中的割地赔款,让他的这些小打小闹的节俭看起来无比可笑。

所以说,一件衣服故意穿上十年的那种节俭闹剧,还是少来的为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10/153335.html

“道光帝一件衣服穿十年 还有比他更节俭的人吗?” 的相关文章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谋士陆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没有这些谋士的辅助,主公肯定是不会成就大业的。就拿曹操来说,没有郭嘉的辅佐,恐怕曹操根本统一不了北方。要知道当时的北方有袁术这样的大诸侯,没有谋略肯定是不行的。...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曹操的儿子一共有二十五个 争夺王位的人为何只有曹丕和曹植

还不知道: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争夺王位的只有曹植和曹丕,其他人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曹操去世后,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成为了魏王。之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给自己,建立曹魏。东汉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一...

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曹操七个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到底有多优秀

曹操有7个漂亮女儿,为何都嫁给了同1个人?他是谁如此优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回首三国历史,称得上英雄者寥寥数几,魏武帝曹操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确实并非虚言。但是比起屡战屡败的刘备,曹操...

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 他们是怎么帮助刘备三分天下的饿

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 他们是怎么帮助刘备三分天下的饿

张飞和关羽,一个卖枣一个杀猪,哪来的一身武艺,助刘备夺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人问,关羽和张飞都是野路子出身,一个卖枣,一个杀猪,为何却能骁勇善战,助刘备三分天下?关于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的说法,其实是出自《三国演义》。这两个职业或...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凌迟是古时候专业用以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种刑诉法。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反正,帮助朝廷剿灭其他藩王,包括郑经和尚可喜。然而,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清军入关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由于在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屡立奇功,因此在1649年...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