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为何无碑文?朱元璋的智慧无人能懂!
明朝自迁都北京后,一共有14个皇帝,除了被费的明景宗朱祁钰外(朱祁钰,就是《女医明妃传》里那个情痴王爷),其余的13位皇帝,都安葬在北京西北的天寿山下,明十三陵的名称便因此而来。
明十三陵除了明成祖朱棣的墓碑有碑文外,其余12个皇帝的墓碑,都没有碑文。
历史上皇帝墓碑上没有碑文的,只有武则天的无字碑,至于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历来众说纷纭,但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武则天是女人。
*** 配图
武则天作为李唐家的媳妇,将皇位从儿子手里抢了过来,无论怎么说都是名不正言不顺。而皇帝的碑文大都是用来为皇帝歌功颂德的,武则天之后唐朝的皇帝,总不能说武则天谋朝篡位是对的吧?以武则天的聪明才智,对此自然心知肚明,立碑而不写碑文,自是在情理之中。
而明朝的皇帝,除了明成祖朱棣外,皇位个个都是光明正大来的,那又为何不写碑文呢?
有人说,因为明朝皇帝功德无量,用文字已经无法表达,干脆就不写碑文。这种说法是一种猜测,真正的原因并非如此。
之所以不写碑文,是因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圣谕,说皇陵碑文,都是一些儒臣的粉饰之词,全是夸大其词、拍皇帝马屁的,即不能令当世人信服,也无法让后世子孙树立对皇帝的崇敬之情。
皇帝既然开了金口,大臣自然都不敢轻易再为皇帝撰写碑文。撰写碑文这差事,就只好落到继任皇帝的头上。
*** 配图
而明十三陵从第二陵开始后的六陵,建好时连墓碑都没立,碑文更是无从谈起。直到嘉靖年间,才把以前的墓碑补上。碑文理所应当,由当时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来撰写。
但明世宗是位有名的道士皇帝,一生痴迷道教,对撰写碑文这事压根没兴趣,一拖再拖,直到去世也没完成写碑文的皇差。
嘉靖之后的皇帝,见祖宗皇帝都没有碑文,自己又如何敢让后世皇帝,为自己弄一篇尽是谗言献媚的碑文立于世间。明朝皇帝的陵寝从此也就不再有碑文了。
然而没有碑文的根源,还是在于朱元璋的圣谕。朱元璋是出身贫苦农民的皇帝,当过和尚、要过饭,是所有开国皇帝中经历最艰辛的。
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大力整治贪腐,对贪官污吏,对拍马溜须的官员十分讨厌,不让那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借为皇帝撰写碑文的机会,为自己升官加爵铺路,也充分证明了朱元璋的聪明睿智。
可惜到了嘉靖皇帝时,已经把朱元璋当年的苦心,忘之脑后。严嵩因为善于书法和为皇帝写青词(写给天上神灵的文章),受到嘉靖皇帝重用,严嵩也最终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 配图
如果嘉靖皇帝能牢记朱元璋祖训的真正内涵,远离严嵩这样只会吹牛拍马的奸臣,他当皇帝时,民间又怎么会流传“嘉靖,嘉靖,家家皆净”的民谣。
亲贤臣,远小人,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亲小人,远贤臣,是国家腐败衰落的开始。明朝后期,皇帝宠信太监,听凭特务机构锦衣卫胡作非为,使太监成为可以左右朝政的一股政治力量,造成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失灵!
明朝也由此开始快速衰败,以至于最终被清朝乘虚而入和取代,让 *** 遭受267年的奴役与压迫,更造成中国历史的倒退和与现代世界的脱节,历史的教训何其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