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曾感叹此人非常聪明 世人却认为他傻
蜀国皇帝刘禅在很多世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是中国皇帝中耽于享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刘禅的治下,诸葛亮死后蜀就亡国了,刘禅 *** 地做了亡国奴,最后还说出了“此间乐,不思蜀这样的混账话来。
可是,作为一个君主,刘禅真的昏庸至此吗?如果他是个愚钝的人,刘备又怎会放心让他接班?刘备没有其他儿子了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在多数人印象中,刘备好像只有刘禅这么一个傻儿子,只能选择刘禅作为他的继承人,实在是别无选择之举。临死之时对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嘱咐,也成了佐证刘神之傻的材料。其实,大伙儿都误会了刘备了。
*** 配图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除了刘禅之外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义子,即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义子刘封。况且,刘禅是甘夫人的孩子,而甘夫人本身就是一个妾,而且死得比较早,这就说明刘禅的地位并不比两个弟弟高,也说明他被立太子时肯定没有母亲甘夫人的鼎力相助。因此如果刘禅并无才能,或者智力比起两个弟弟有明显不足,那么,刘备肯定不会选择他作为继承人。
另外,还有许多人夸奖过刘禅的!如刘备生前,诸葛亮就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刘备也谦虚地说过,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也评价刘禅是“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
待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辅佐他有11年,诸葛亮去世后,他还在贤臣的辅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能执政这么久,且政局稳定,刘禅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所以,从上面的情况看来,刘禅之才虽称不上足以济世,但也并非完全没有。
刘禅其实不仅不愚钝,相反还很有头脑。这点我们能从别的一些事情上看出来,据载,蜀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刘禅虽然不赞成,但最终还是支持诸葛亮的北伐,并在诸葛亮用人失误的情况下,不仅不加责怪,反而安慰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可以说,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他能从长远着眼,保持政局的稳定,这样最终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
*** 配图
还有就是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做的一个大举动是立刻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刘禅唯恐蒋琬又走诸葛亮北伐的老路,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刘禅强调要与孙吴政权互相配合,同时兴兵,合力伐魏,否则,以弱蜀单独伐强魏,其结局只能是像诸葛亮生前那样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由此看来,刘禅基本上是不赞成诸葛亮的北伐方针的,只不过碍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也不可能在诸葛亮生前表示反对。
刘禅第二个举动是废除了丞相制度,任命尚书令费神为大将军。大司马蒋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大将军费祎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两大权臣权力交叉,相互制衡,各有侧重。蒋琬去世后,刘禅干脆”自摄国事”。这样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一般人都根本使不出来,更不用说是“傻子”了。
*** 配图
在为人处世方面,刘禅也显得很果断,并有人情味。当夏侯霸的父亲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魏延叛乱被杀,刘禅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为什么说刘禅不是一个完全懦弱乏智的人,因为后人有云:“后主能作此语,亦非寻常。”这些足以说明他与我们印象中的“阿斗”有天壤之别。那顶扶不起的阿斗”的黑帽子,戴着真是有点冤枉,实在该帮他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