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斩颜良几乎全是虚构 关羽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三国演义》是一部太过成功的文学作品,太多的情节都深入人心。这导致真正的三国历史反倒扑朔迷离起来,要澄清历史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一不小心就会被口诛笔伐。但是,本着追求真理的原则,在不否定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愿意去了解一下历史的真相,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
《三国志》有《关张马黄赵传》,关羽的确是蜀国当之无愧的之一大将,早年追随刘备,建安五年刘备败于曹操,关羽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官渡之战前关羽为曹操斩颜良,受封汉寿亭侯。报答了曹操的恩情后,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刘备入川以后,关羽坐镇荆州,也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降服于禁,斩杀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最后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遇害身亡。
*** 配图
那么,很残酷的现实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土山约三事、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等等情节,全部都是虚构的。这一系列事情排下来,小编自己的心脏也觉得受不了。
我们看关于三国的影视剧,总会看到过分夸大武将个人武力值的作用。两边各有千军万马,却都整整齐齐站在那看戏,中间两个武将在那单挑,要是赢了,军队就如猛虎下山扑过去,要是输了,那千军万马都成了丧家之犬。我们就纳闷那打仗还要那么多人干嘛?
*** 配图
真实的战争自然不可能这样,所以武将就不像小说戏剧中有那么多表现的机会,自然就没有这些英雄事迹了。我们看关羽,也不失为三国时代的一员猛将,但凭他当时的这些表现,离成神还有十万八千里,同时期有很多人的战绩也不逊色于他。那么,他的成神之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官方信仰,之一个将他抬高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他对关羽的追封多达四次,由侯进公,公进君,君进王,关羽的地位直线上升。因为宋徽宗时代,朝 *** 败,社会动荡,外部辽金虎视中原,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宋徽宗需要物色一个忠君爱国的形象来稳定人民的情绪,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便选上了对刘备忠心耿耿的关羽。关羽的忠实在太符合统治者的需要了,各朝皇帝对他不断加封,宋元时期封为王,明清时期封为帝,最后一次光绪帝加的封号是“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恨不得将所有美好的词汇加上去。
*** 配图
然后是民间信仰,历代的戏剧关羽都是忠义的化身,深受老百姓喜爱。《三国演义》更是将这些散乱的民间传说集中起来,于是就有了上述的那一连串精彩的虚构故事。在封建社会,太平盛世相对来说非常的少,法律体制不健全,社会大多数时间都出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人们需要有一个共同的道德标准来相互约束,“义”这个字便被提升到了很高的位置。关羽的故事流传甚广,深入人心,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义”的化身。影视剧中的江湖门派都拜关公,就是因为江湖组织结构松散,人心难测,他们更需要这样一个道德标准来团结成员,提高凝聚力。
所以,三国时代的关羽是一员威震华夏的大将,而今天的关羽却是一种文化信仰,一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