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为控制预算:竟因一顿饭引发了一场血案
孟尝君对待一切来投奔的食客都不会拒绝,即使是那些他根本不想单独面试的人,也会管饭。随着管饭规模的不断扩大,孟尝君需要的粮食和经费越来越多。为了控制预算,孟尝君只好把管饭的标准一降再降,最后终于闹出了人命。
有一次一位食客晚上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按照惯例下令开饭,并且亲自陪客人吃饭。因为是在晚上,所以吃饭的时候在饭堂点上了烛火。当饭菜端到食客面前的时候,食客非常意外,因为眼前的饭菜不仅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非常简陋。《史记•孟尝君列传》并没有详细列出当时孟尝君招待食客的菜谱,不过从后来食客的反应来看,这样的伙食不能说令人发指,至少是令人难以置信。
*** 配图
孟尝君家里来客人了就吃这个?
食客本能地抬起头,向孟尝君投去了疑惑的目光,这时有个孟尝君府上的仆人恰巧站起来把灯光遮住了。就这样这位心生疑窦的食客发现从自己坐的位置看过去阴影里的孟尝君和他面前的饭菜非常朦胧。本来“老大”跟手下“小弟”保持一点朦胧的神秘感也是一种悠久的传统,但是因为当时食客非常饥饿,而且很久没见到肉了,加上眼前的伙食实在跟传说中孟尝君的江湖地位无法对等,于是这位食客就主观地判断自己吃的饭菜跟孟尝君不一样,孟尝君这样级别的官员怎么可能吃这样简陋的家常饭菜?
一定是孟尝君怕食客发现两边的饭菜不一样,为了避免尴尬所以耍小心眼让人遮住了灯光。这位饥饿而敏感的食客当下被伤了自尊,自尊中枢神经 *** 了消化系统,本来饥饿的食客连食欲也被压抑了,所以饭还没吃,就站起来跟孟尝君告辞。
孟尝君借着昏黄的烛火看到食客受伤而怀疑的眼神,什么都明白了,这位名满天下的“老大”端着自己的饭菜站了起来,走到食客面前。当食客看到了两份完全一样的饭菜的时候,如同乔锋看到大宋和契丹对峙,天地虽大但他却已经无地自容。于是这位食客拔出刀来当场自刎,食客的鲜血喷在两份完全一样的家常饭菜上,以血腥的行为艺术注解了“老大”的面子和“小弟”的伙食。
*** 配图
当食客拔出刀横在脖子上的时候,孟尝君和他的距离不到一米,本来孟尝君完全来得及阻止食客的过激行为。不过孟尝君什么都没有做,而是眼睁睁地看着食客杀身成仁。孟尝君最讨厌怀疑自己的人,要吃随你,要死也随你,出来混都是自愿的,所以早晚都要还,只不过小心眼的人还得早一点。司马迁说过“:人终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在这位职业食客这里,一死就等于一顿简陋的饭菜。
这位食客的非典型性死亡为孟尝君的管饭品牌又做了一个鲜活的广告,天下以混饭为阶段性人生追求的社会精英和闲散人员不再怀疑孟尝君与食客完全平等的伙食待遇和做人原则,这个效果在孟尝君看到食客拔刀横颈的时候就朦胧地感觉到了,就像食客看到仆人挡住饭堂上的烛火时朦胧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伙食标准有问题一样。只不过孟尝君的朦胧感觉对了,而食客的朦胧感觉错了,乱世之中的朦胧感觉不仅可以决定人生的成败也决定人生的结局。
根据《战国策•齐策四》中《鲁仲连谓孟尝》的故事,可以推断孟尝君并不是一开始就能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和食客们相同的伙食标准的。鲁仲连是一位备受尊重的社会名流。
*** 配图
当孟尝君还只是靖郭君四十多个儿子中的一个的时候,田文也曾经批评过老爸对待自己妻妾奴仆非常慷慨奢侈,但是对待人才根本不放在心上。从鲁仲连和孟尝君的对话来看,人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孟尝君虽然招贤纳士,但是一开始也没有把自己的伙食标准和生活标准与食客们统一。不过难得的是孟尝君和靖郭君一样,都能从善如流,鲁仲连的话显然发生了作用,后来孟尝君的确尽力做到与食客们保持相同的伙食和生活标准,终于成为一位标杆式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