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功劳的曾国藩 为什么敢大骂咸丰皇帝?
曾国藩自从做了京官,做了礼部副部长以后,曾国藩的心情一直是低沉的,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都是不理解的,从一个地方小吏升任二品大员,曾国藩为什么不高兴呢?
*** 配图
原来,曾国藩讨厌道光皇帝治下的政治氛围,整个清朝官场的官风都是死气沉沉的,面对内忧外患,道光皇帝只是坚守旧制,不去寻求什么变化,下面的官员当然也都为了自保,不会对道光皇帝有什么实质性的进言,甚至很多官员都是“不说话”的。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清朝晚期的一个十分有抱负的大忠臣,做了京官以后,曾国藩特别渴望给道光帝进言,希望能够改变那种死气沉沉的官风,渴望改变,渴望有一个全新的大清朝,可惜啊,道光不纳言。
道光皇帝去世以后,咸丰皇帝继位,新皇帝一上台,就发布了广开言路的规定,曾国藩一看特别的高兴,觉得这个新皇帝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于是,曾国藩与其他想要有一番作为的官员写了很多有建议性的奏折,曾国藩就十分认真,绞尽脑汁的写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奏折,比如《应诏陈言疏》,《议汰兵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等。
这些奏折分析了当时清朝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希望皇帝可以大刀阔斧的改革。曾国藩也对新皇帝报以了很大的希望,但是,没想到的是,没有什么雄才伟略的咸丰帝仅仅是将这些奏折看了一遍,就扔进了废纸篓里面。
*** 配图
其他大臣的奏折也仅仅是得到“没有什么价值,不必讨论”的字样。曾国藩对咸丰帝大失所望,于是曾国藩做了大清朝建立一来,更大胆的一个举动,曾国藩对咸丰帝“破口大骂”,当然,曾国藩不是当面骂的咸丰帝,而是通过奏折,在奏折当中,曾国藩列举了咸丰皇帝的三大缺点。
奏折的名字为《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奏折中直接指出了咸丰皇帝的三个缺点:
一,曾国藩说咸丰帝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曾国藩批评咸丰帝整天把精力花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而大事上却没有什么高见。比如,派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人员,就特别的不合适。
二,只注重表面功夫,不起实际。您刚继位的时候,就说要广开言路,大臣们纷纷上奏,您却不采纳,真是毫无诚意。
三,刚愎自用,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关于进言,皇上已经搬起石头咋了自己的脚,现在您又说:“朕自持之,岂容臣下更参末议。”
咸丰皇帝看了曾国藩的奏折以后,龙颜大怒,如果不是季芝昌等军机大臣求情,咸丰皇帝非治曾国藩的罪不可。
*** 配图
此时的曾国藩还没有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也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他为什么敢如此的批评咸丰帝呢?
一切都因为曾国藩的一颗忠心,以及一腔渴望大清朝强盛的热血,可惜啊,曾国藩没有遇到康熙,乾隆这样的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