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临死前写下诏书 四个字尽显其残酷本性
朱元璋从一介布衣一路摸爬滚打登上皇位,并成功地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在政绩上真的是建树颇多,连毛主席都评价“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可见对其是大大的肯定,不过朱元璋身上背负的骂名也不少,曾经助其打天下的兄弟没有几个能善终的,忘恩负义成为了朱元璋身上的另一个标签,不过还有一件事更能暴露其身上残酷无情的冷血气质。
*** 配图
1398年6月24日,71岁的朱元璋病逝于应天的西宫之中,在这位开国皇帝临闭眼之际,拿出一道诏书,这道诏书无关皇位传承,也无关黎民百姓,内容简单的只有四个字,却令这位功绩卓越的皇帝世代背负骂名,自此深陷残忍冷酷,忘恩负义的泥潭无从洗白。
*** 配图
这道遗照内容就是“责殉诸妃”,一语惊起千层浪,后宫顿时就鸡飞狗跳了,曾经侍寝过的嫔妃们个个哭天抢地却也难逃殉葬的命运,据记载,“太祖崩,伺寝宫人尽数殉葬”,人数达到了40左右,正像一些影视剧中所展现的,殉葬前先让各位妃嫔沐浴更衣,然后集中到一个房间吃上最后一顿餐食,之后等待她们的就是头顶的三尺白绫了,这时“哭声震殿梁”,场面不忍直视。
可能有人会说,殉葬在古代不是很常见吗,怎么就偏偏让朱元璋被黑锅,那是因为这种毫无人道的殉葬制度早已消失1000多年了,而朱元璋竟然重拾历史淘汰的糟粕,岂不是自掘坟墓。
*** 配图
最早的殉葬制度出现在商周时期,在先秦时期盛行开来,一般都是上层贵族人士才有资格和权利来要求下等的奴隶为其殉葬,以求死后继续享受其在生前的贵族生活,这种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在实行之初就遭到了反对和指责,孔子曾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连用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都要被指责,何况用大活人来殉葬,那岂不是要被千夫所指,世代背负骂名。
一方面是殉葬制度本身违背人性,残忍凶暴,另一方面也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反对,所以自秦汉开始,殉葬制度便渐渐被摒弃淘汰,甚至有的朝代统治者出台政策,明令禁止以人殉葬。而朱元璋在临死前竟然重新启用这种毫无人性的殉葬制度,不仅完全罔顾人道,更是大大抹灭了多年来用心良苦的功绩,世代背负骂名,遭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