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绝地反击为何很多曹魏老臣支持他?
高平陵之变,基本属于兵不血刃,干掉大将军曹爽一干人,司马懿重掌军政大权,从此,曹芳成为曹魏之一个傀儡皇帝。
是时,司马懿已经被曹爽削得赤条条的,空有一个太傅头衔,被排挤在曹魏政权之外,赋闲在家养老等死而已。
我们先来看看魏明帝临终时的如意算盘。
魏明帝曹睿病危之时,急诏回刚刚平定辽东大败公孙渊、便道镇关中的司马懿,临终之时托孤给他与大将军曹爽。其实,明帝心里明白,曹爽可能不堪重任,但总不能没人制衡司马懿吧?掰着手指排来排去,老曹家比较优秀和值得信赖的,也只有曹爽了。
*** 配图
“帝寝疾,乃引爽入卧内,拜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宣王并受遗诏辅少主。”(《三国志》)这段记载说明,曹爽是突击提拔的。而他之前的官职是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说白了,就一个统帅禁军的校尉而已。
按照明帝的安排,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各统精兵三千人,共执朝政,辅佐第三代曹魏君王曹芳。
司马懿与曹爽,同为顾命大臣,职权差不多,就是要两人相互制衡。
然而,魏明帝谋划的这个制衡极度脆弱,在曹芳即位时就被打破:曹爽取得了“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权,而司马懿尽管也有“更直殿中,乘舆入殿”的特权,至少在形式上无法与曹爽相比的,而司马懿被曹爽排挤,明升暗降为太傅后,才在形式上取得了与曹爽一样的特权。
当然,两人还是有短暂的蜜月期,曹爽大事小事都与司马懿商议着办。
本来,一个靠裙带关系上去的年轻人与三朝元老的 *** 湖共事,只要青年人低姿态一点,低调一点,就跟你耗着,看谁耗得过谁。可能是曹爽尝到权力这东西的甜头与魔力,加之他身边那帮刑满释放分子的鼓动,迫不及待地想独揽大权。
先是联合自己的亲信鼓动不到10岁的小皇帝曹芳,将司马懿明升暗降,削去他的兵权;接着晋升司马懿的亲信蒋济为太尉,蒋济是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这么一来,这个要职就空出来了,由其二弟曹羲接管;后又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校尉,把两营兵众交由曹羲直接统领。另外一个弟弟曹训统领禁军武卫营,曹爽兄弟们完全掌握了京师禁军。
另一方面,在行政上进一步压缩司马懿的空间,任用自己的亲信担任朝中要职,如任丁谧、何晏、邓飏为尚书,且由何晏负责选拔官员;任用李胜为河南尹、毕轨为司隶校尉,控制京城内外。自此,曹爽自专政事。
而司马家族的其他成员也已经被调整到不重要的岗位上,比如司马师,在魏明帝时候只有一个“世子师”的闲职,这个闲职是靠老爹和老婆的裙带关系得来的,对于司马师来讲,不是什么荣耀,反而更像是耻辱,几乎无所建树。魏明帝死后,才有一点转机,混了一个实质——散骑常侍。这个官职文书上写得很拉风,什么皇帝侍从,什么高才英儒才能担任,什么规谏皇帝过失,什么皇帝的顾问,等等。其实就是皇帝的保镖,加上一些保姆干的活儿,皇帝高兴了,或者人手是在不够了,派你一点临时工作,就相当于现在的工作职责上有一条: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直到244年,中护军曹爽的表兄弟夏侯玄升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凉军事,司马师才接替夏侯玄出任中护军。中护军尽管属于禁军序列,从职权上讲,就是选拔考核军官的,但仅仅相当于曹魏的中层,再蹦跶也掀不起什么浪来。
*** 配图
按理,司马懿没有任何资本与曹爽抗衡。
如果曹爽守规矩,认认真真地办差,司马懿可能真的只有等死份儿了。尽管很多老臣觉得曹爽做得有点过火,但魏国本来就是曹家的天下,人家排挤司马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何况名义上还升了司马懿的官儿,好吃好喝地把司马懿供着呢。
然而,初尝到权力滋味的曹爽和他的智囊团那帮人,开始忘乎所以起来。
这里要说一说曹爽的智囊团。
曹爽的智囊团有哪些人呢?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就他们几个。
《三国志》记载:“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 这帮人整天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估计对朝政指手画脚,听起来头头是道,但仔细一推敲,却落不了地。魏明帝曹睿可能认为,这是典型的书生误国,不仅统统罢官,还把他们关在牢房里。
其实,这几个人的劣迹远不止这些。
邓飏当洛阳令时,坐事免官;丁谧因房屋出租问题被收监,关押在鄴狱,因他父亲是功臣,关了几天就释放了;李胜也坐过牢,“明帝禁浮华,而人白胜堂有四窗八达,各有主名。用是被收,以其所连引者多,故得原,禁锢数岁。”
“四窗八达”疑为“四聪八达”,就是当时有盛名的十二人,包括上面这五个主儿,还有诸葛诞、夏侯玄等人。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史学家都没能把这十二个人凑齐。
*** 配图
说白了,这些人都被禁锢了几年,换句话说,都是些刑满释放分子。
至于曹爽谋士中还有一个叫桓范,他可是响当当实力派人物,连司马懿都忌惮几分,可惜这人的劣迹更胜。先是在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的任上,与徐州刺史郑岐争房子,这家伙胆儿太大,居然拿出皇帝赐予的节符,要杀刺史郑岐。这是典型的滥用职权,被撤职查办。郁郁不得志的时候,他妻子劝了他几句,这厮居然用刀柄撞击他老婆的腹部。可知他老婆当时正怀孕,挺着个大肚子呢,“妻时怀孕,遂堕胎死。”
魏明帝死后,曹爽就把这帮人当宝贝。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帮人究竟干了哪些天怒人怨的恶事蠢事。
(1)夺兵权
前面基本说清楚了,但补充一点的是,原来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始蒋济,这个人可是魏国的四朝元老,在大臣中威望极高。曹爽夺他的军权时候,他一言未发,但曹爽废禁军中垒、中坚两营校尉时候,他发声了:“今吴、蜀未灭,将士征战在外已数十年,男女皆怨,百姓贫苦。国家的法度,唯有济世之才编改纲法流于后世,岂是平庸之辈可改之?”
这话说得很重,他的态度基本上就是与曹爽决裂了。
(2)私取先帝老婆
曹爽这样的级别,弄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美女来作妾室,没有人会说三道四。但是这家伙没有了制衡,开始把手伸向禁区,居然把先皇的女人弄到自己的家里来。“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三国志》)不仅如此,他还伪诏,把先皇的几十个女人(才人)发配成歌妓,派到鄴台(一般指铜雀台,实际上指冰井、铜雀、金虎三台),要先皇的女人(婕妤)教她们唱歌跳舞。
(3)霸占田产
当时有民谣讽刺说:“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作疽囊。”
台,指尚书台;三狗,谓何晏、邓飏、丁谧。“默者,爽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啮人,而谧尤甚也。”(《三国志》)
这些朗朗上口的民谣从哪里来的?老百姓是不知道朝廷内幕的,还不是看不惯的大臣编造的。这几人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顷,及坏汤沐地以为产业。典农部桑田,应该是屯田,理当所然是国家财产;而汤沐地,是曹魏君主赐给大臣的封地,这可是触及到了私人财产。
在权势面前,侵吞国家的,一般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要是触犯个人财产,那就是敢怒不敢言罢了,不是不言,而是时候未到而已。
(4)索贿
“以官易妇邓玄茂。”这是当时京师流传的一句话,说的是曹爽智囊团之一的邓飏,玄茂是他的字。有个叫许臧艾的人,想升官,就把他父亲的一个小妾送给邓飏。
何晏、邓飏等人,公然向各州郡索贿,官员们不敢不给。
*** 配图
在曹爽的主政之下,所谓上行下效,从尚书台到地方州府,贪腐之风盛行,也不得不盛行,要不贪腐和横征暴敛,拿什么支付尚书台那些大人索贿?
(5)偷取宫中宝物
生活上骄奢淫逸,吃的穿的,跟皇帝差不多,可以理解和谅解,但进进出出,排场跟皇帝一样,就是自掘坟墓。更有甚者,这个青年人无知无畏,居然偷皇宫里的东西。关键是,曹爽偷,那叫擅取,而他那些智囊团的人也拿,“承势窃取官物”,那就是大罪了。至于曹爽擅取太乐(皇帝才能用)乐器,调武库禁兵(只有皇帝才能调用),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而加速他们自掘坟墓的一件事,就是公元247年(正始八年),曹爽采纳何晏等的计谋,把郭太后迁居到永宁宫,这实际上就是把太后软禁起来了。
要知道当时曹芳已经10多岁,对这些事怎么能不知道?郭太后心里不清楚他们的目的?朝廷的王公大臣就糊涂到啥也不知道?
其实就连曹爽的亲弟弟都看不下去了,“(曹)羲深以为大忧,数谏止之。”《三国志》在这里用了一个词“大忧”,什么是“大忧”?这说明曹爽的弟弟都认为曹爽所犯之罪,足以令他们掉脑袋了。
所以,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王培养起来的魏国支柱般的老臣们,如历魏国所有君主的高柔,四朝元老蒋济等,这些人的在朝中的故吏很多,纷纷倒向司马懿,因为他们清楚,唯有司马懿能撼动曹爽。
司马懿则继续装病,实际上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绝地反击。
曹爽带着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曹叡,关键是曹爽的弟弟们都跟着去了,这么一来,禁军的主帅都离开了京城,哈哈,机会来了,司马懿联合郭太后、高柔、蒋济等人发动了政变。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上帝要你灭亡,必欲要你疯狂。做人做事,还是低调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