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临终前终于醒悟,留下一句遗言,震惊整个大清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慈禧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过她的临终遗言,否定了自己的一生,告诉后世子孙,一定不能让女人干政!
然后,她死后的大清朝已经名存实亡,根本没有遵守临终遗言的机会了。
对于慈禧,历来褒贬不一。有的人说,她让大清朝加速灭亡,还有的人说,如果没有她,大清朝30年前就灭亡了。
褒奖者说她政治手腕过硬,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自身的绝对权威,清朝因为她的能力而续命数十年。慈禧当权时期,清廷的中央集权以及中国 *** 面临来自内部及外国的种种威胁,她从捍卫清帝国权威及其本身权力的立场出发,所作之举措收效虽不尽成功,但放在历史脉络下做持平之论,多数允称合理。
为因应自 *** 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慈禧的改革手段其实非常高明,百日维新改革速度过快,根本只是一场闹剧,不可能成功。在庚子年一场大祸之后,慈禧皇太后意识到时局已不容她坚持帝制传统,所谓的“祖宗成法”,乃容许清廷推展多种新政措施。庚子后新政牵涉多端,其中荦荦大者包括:官制改定、准备立宪、废科举制度、禁止妇女缠足、兴办女学、新学、庚子退款建设教育事业等。
批评慈禧的学者更多。
她们认为,慈禧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的手法残忍,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相当高压严峻。
从中国国家 *** 的角度出发,包括1885年在对法战争中赢得镇南关大捷,并成功阻止法军 *** 的优势局面下,却以主动求和、签订令清帝国丧失安南宗 *** 的中法天津条约来结束战争。此外,令中国丧失重大利权的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1901年辛丑和约等之缔结,肇因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战败,以及1900年庚子拳乱之大祸。慈禧的执政及决策,于此二事件之发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慈禧虽然政治上非常干练,但其更高目的仍然是维系满清的对中国的统治。以上列举的数次丧权辱国的战争结果,并非一定如此,其中镇南关大捷后的乙酉清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都是继续战争比接受议和的耻辱条件要更加有利,但继续战争的结果虽然会击败当时国内一片混乱的法国,或在甲午时拖垮当时国力即将穷尽的日本,使中华民族有个更好的结果,却很可能会让满清中央 *** 因为持久战乱而失去权威垮台。慈禧作为更高权力责任者,拒绝取消维持了300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这在体现其政治之干练的同时,也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庚子事变后中国面临辛丑和约的巨额赔款时,其奢靡之风仍未见明显收敛,使晚清已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更加恶化,民生凋闭。
1908年11月15日17点(未正三刻),慈禧于 *** 仪鸾殿病逝,享年七十四岁。慈禧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这句遗憾,可以说是慈禧对自己一生的否定,告诉后来人一定不要让女人当政,变相的就是在说,自己当政期间,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可惜的是,她死后,大清王朝几乎是名存实亡,后世已经没人来遵守她的遗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