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晋之好到兵戎相见 秦国和晋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1-05)10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国和晋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章讲述了在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化过程。

(一)、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据史料记载,秦晋两国之间最早的往来记录见于公元前655年。这一年,是秦穆公即位后的第五年,是晋献公即位后的第二十二年。

在这个时间段,正是齐国最为强盛的时期,此时的齐桓公已经执掌大权近三十年,处理内外国政务,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俨然成为了众诸侯国所公认的霸主。

这因为有了齐桓公这样的“珠玉在前”,所以导致人们没有把多余的目光投向秦晋二国。

秦晋之好到兵戎相见 秦国和晋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的晋献公刚刚用“假道伐虢”的计策灭亡了虢国,而后又灭亡了虞国。他从虞国的一众俘虏里挑选了一些人作为自己女儿的陪嫁人员,把女儿嫁到了西面的秦国,作为秦穆公的妻子。

这就是秦晋两国最早的交往记录。

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左传·鲁僖公五年》

(二)、 利害与共

在晋惠公时期(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秦晋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晋惠公本来是没有机会当国君的,但是在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内部发生了政变,原来的继承人被杀。于是他便去秦国请求大舅子秦穆公帮忙,还许下了割让土地的承诺。

秦穆公帮助晋惠公回国继承了位置,结果晋惠公是个不讲信义的人,非但不遵守诺言,还恩将仇报。后来,秦穆公派兵打败了晋国军队,俘虏了晋惠公,幸好有秦穆公夫人的求情,才没有杀了他。

几年后,晋惠公去世,公子重耳来到了秦国,秦穆公把五名宗室女子嫁给了重耳,巩固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把他送回了晋国,重耳就是晋文公。

秦晋之好到兵戎相见 秦国和晋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想要捋清楚秦穆公、晋文公二人的关系实在是不易,因为秦穆公既是晋文公的姐夫,又是晋文公的老丈人,再加上晋文公娶了自己侄儿的媳妇,这个侄媳妇还是秦穆公的女儿,所以二人的关系实在是一言难尽。但关系再怎么复杂,也不影响他们两人的情谊。

在晋文公刚回国后,就拜托秦穆公处理了几个晋国内部要刺杀晋文公的大臣,如果不是十分信任的话,怎么会去拜托别人呢?

后来在城濮之战时,秦国也派军队来支援晋国,协力打败了楚国。这场关键性的战役让晋文公成为了中原的霸主,这与秦国的支持密不可分。

(三)、貌合神离

晋国的迅速强大还是引起了秦国的警觉。

作为一个有能力的君主,秦穆公自然也希望能够把秦国的势力拓展到中原地带,可是晋国的国土范围太大,南北纵横数千余里,把秦国东进的路全都给堵住了,这就让秦穆公很不高兴。

秦晋之好到兵戎相见 秦国和晋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一次秦国与晋国讨伐郑国的军事行动中,秦穆公直接对晋文公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晋文公当初在外游历时,郑国国君对他很不友好,所以这次大军的出动就是专门为了出一口当年的恶气。

战事进行的很顺利,因为在秦晋两个大国的合力进攻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支撑得住,郑国节节败退,马上就被秦晋两军给团团包围住了。

在这种绝境下,郑国在晚上时偷偷派出了烛之武去说服秦穆公退兵。

烛之武在面见秦穆公后,对郑国存亡的一系列后续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得出了“对晋有利,对秦有害”的最终结论。

秦穆公在了解这个情况后,连通知都没有通知晋国一声就直接撤兵回国了。晋文公知道后,同样没有派人去追赶秦国军队,也干脆退兵了。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左传·鲁僖公三十年》

(四) 、 刀兵相见

晋文公没当几年国君便去世了,万幸的是,他的继任者晋襄公继承了他的事业,晋国刚崛起的势头并没有受到摧残,这也许是对晋文公半生流离的补偿吧。

晋国的前景一片大好,这对秦国是个重大的打击。本以为晋文公去世后秦国的势力便能趁机东进,可没想到还是被晋国给压制了,所以秦国千方百计的寻找东进的出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个人跑来告诉秦穆公说他能打开郑国的大门,如果秦国肯出兵的话,那么一定能得到郑国。这番话让秦穆公很心动,他派出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大将带兵去偷袭郑国。结国秦国大军到达滑国时被郑国人给发现了,这样偷袭的战术就起不了作用了,也不可能把郑国拿下了。

大军出动不能白来一趟,于是顺手把滑国给灭了,然后撤军回国。

秦晋之好到兵戎相见 秦国和晋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晋襄公知道这件事后很生气,因为滑国是晋国的附庸国,秦国灭亡了滑国那就是对晋国的侮辱,于是下令晋国军队在秦军必经之路上埋伏秦军。

在崤山这个地方,秦军受到了晋军的猛攻,秦军全军覆没,三位秦国大将成了晋国的俘虏。虽然后来晋文公的夫人劝说晋襄公把三人放了回去,但是秦晋两国的仇怨从此就结下了。

(五)、兵连祸结

针对这次晋国的突然袭击,秦穆公也还以颜色。多次派兵进攻晋国,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面对如日中天的晋国,秦国依旧是败多胜少。

在秦穆公剩余的岁月里,他把秦国的工作重心转向了西方戎狄所占据的广阔领土,秦国不断地攻打西方的戎狄,数年间开垦出了数千里的土地,成效斐然,连周天子也派人前来表示祝贺。

秦晋之好到兵戎相见 秦国和晋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秦穆公去世后,秦晋两国之间战火不休,但一直都是晋国略占上风,因为晋国能够号令其他诸侯国派兵前来相助,而秦国就自己一家军队,所以在秦晋两国的战场上经常是晋国联军们压着秦军打。

落幕

直到晋平公时期(公元前557年~公元前532年)后,秦晋两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役。

因为此时晋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争斗,君主的力量在逐渐下降,反倒是各大家族们的势力在不断地膨胀,他们为了彼此的利益不断地争权夺势,导致晋国实力大不如从前。而秦国内部也是一样的景象,公族们为了抢夺君主的位置而自相残杀,导致秦国政局混乱不堪。这样一来,两国之间都没有实力再进行大规模决战。

在晋国六卿的争斗中,春秋的时代也在慢慢的结束,中国历史将翻开一页新的篇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1/166526.html

“秦晋之好到兵戎相见 秦国和晋国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

张须陀:隋朝时期大臣,他参加过哪些战役?

张须陀:隋朝时期大臣,他参加过哪些战役?

张须陀(565年—616年12月1日),字果,弘农阌乡人,祖籍南阳西鄂人,隋朝时期大将,北周南阳郡公张思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最初跟随蜀王杨秀,授仪同三司。隋炀帝即位后,汉王杨谅起兵反叛于晋阳。授安州司马,跟随大将军杨素平定叛乱,拜为开府仪同三司。转齐郡丞,开仓放粮...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了华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现如今人们对于曹操的看法也褒贬不一。那些说曹操是一代奸雄的人之所以如此评价曹操,主要是因为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那就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除此之外,人们对于曹操有...

汉景帝最后斩杀晁错真的是因为削藩之事?

汉景帝最后斩杀晁错真的是因为削藩之事?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晁错是汉景帝最忠实的谋士,他一生所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帮助汉景帝考虑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急汉景帝所急,想汉景帝所想”。汉景帝所急所想是什么呢?最直接的焦急,就是吴王刘濞要造反。最普遍的焦急,就是藩王们权力太大...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对联蜀抗曹是好政策,为什么孙权要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水淹七军,大败曹军。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要知道,东吴和蜀汉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结盟的状...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还不知道:张飞为何是吕布克星?有两大优势,三次单挑过后,让吕布颜面扫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吕布、张飞,何许人也?吕布何许人也?《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名将,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虎牢关下硬抗关羽、张飞和刘备,虽苦战多时,却还全身而退了。遭遇曹操手下,许褚、典...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古代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总揽大权,是站在权力顶峰的存在。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很有作为,削三藩,平定噶尔丹,废止“圈田令”、创立“多伦会盟”等。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的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的老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