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舞阳十二岁就敢当街杀人,他最后结局是什么?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秦舞阳,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勇士荆轲出发刺杀秦王前所吟唱的名句,后人因其苍凉悲壮而时常诵读,并将其命名为《易水歌》。
尽管歌词的内容非常通俗简单,但它通过短短两句十五个字就描绘出了寒风萧索、易水激寒,下定决心的壮士毅然踏上不归路的生动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实在非常具有表现力。
唱罢《易水歌》,荆轲英勇奔赴秦国王宫,并在见到秦王嬴政后先拿出燕国地图表示降意,又在展开地图后将藏在图里的匕首抽出,准备刺杀秦王,此之谓图穷匕见。最后的结局大家也都很清楚,荆轲被秦王反击而死,刺杀宣告失败。
如今,人们在为荆轲感到惋惜时,还会对陪同荆轲一起出使的秦舞阳感到愤怒,因为他全程没能帮上什么忙,还因为见到秦王发抖差点露馅。不过,后世的一种说法却认为,实际上秦舞阳并非是因害怕秦王而浑身发抖,他其实是被误会的。
那么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被记载于《史记》,且广泛存在于人们认识中的秦舞阳到底是个怎样的形象。据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的记述,秦舞阳是燕国的勇士,年仅十二岁就曾经杀过人,他眼神凶狠,人们都不敢与之对视。另外,根据《匈奴列传》载:燕有贤将秦开……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可见,秦舞阳其实是出身将门。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东出的秦军势如破竹地攻破了韩国、赵国,开始向燕国逼近。面对即将到来的威胁,燕太子丹选择了孤注一掷,试图采用刺杀秦王的办法阻挡秦军的前进,为诸侯的抵抗提供喘息之机。在侠士田光的推荐下,太子丹厚待荆轲,让他前去刺杀秦王,临行前,荆轲还准备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以此放松秦王的警惕。
为了防止荆轲势单力孤,太子丹专门安排了秦舞阳作为助手,上文已经说到,此人出身名门、年幼杀人,可谓忠实勇猛。
不料,到了秦王的面前,荆轲面不改色,秦舞阳却色变振恐,也就是不但神色大变,还身体发抖,感到惊恐。大殿里的臣子看到秦舞阳的反常举动,都感到十分奇怪,好在荆轲及时圆场道: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
之后的篇幅里,司马迁都围绕着秦王和荆轲的追逐展开描写,秦舞阳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直到最终荆轲被杀,秦舞阳到底遭遇了什么都没被提起。一般的理解认为,当时的秦舞阳因为过于害怕而不敢上前,明明身为助手却毫无作为。因此,后人在惋惜荆轲刺秦的失败时,往往会再责怪一句秦舞阳是猪队友。
笔者认为,秦舞阳或许并非是不敢上前帮忙,而是还没来得及帮忙就被抓住了。当时,秦王坐在主座,与大臣们离得都不近,而荆轲是因为要献上首级、地图才得以上前接近。等到荆轲掏出匕首,秦舞阳还在大殿之下,恐怕还没等到冲上前去就已经被大臣和武士们抓住或格杀了,所以当然也就没办法帮到荆轲。
抛开秦舞阳当时遭遇了什么,似乎所有人都认定秦舞阳是个表面,实际上欺软怕硬,看到比自己更加霸气的秦王就吓得不敢出声的胆小鬼。
但如果打开一本名叫《燕丹子》的传记,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历史。在这本约成书于战国至东汉的传记中,知名侠客田光在为太子丹推荐刺秦勇士时曾表示然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荆轲,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也就是说,当时太子丹的门客当中,夏扶血勇,一生气就会脸色发红;宋意脉勇一旦发怒,就会脸色铁青;秦舞阳骨勇一旦生气,就会面色发白。唯有荆轲是神勇,不管如何发怒都不会表现在脸上。我们今天说一个人被吓到,会说他面无血色、脸色煞白,但按照《燕丹子》的说法,这正是秦舞阳气愤的表现。
如果相信秦舞阳的发抖和面色苍白都是发怒所至,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因对秦王嬴政威胁自己的家园而怒不可遏,因此没能控制神色。
要是如此解释,或许秦舞阳多年以来受到人们的非议是没那么公正的。当然,因为《燕丹子》并非正史,我们也不能完全信任它的说法,只能说在史书有限的记载下,秦舞阳的形象并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