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虽常常为人不齿,那他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司马懿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晋武帝司马炎诏书说:“本诸生家,传礼来久。”
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东汉末年,司马懿生于乱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据《 魏略 》则记载,司马懿好学,曹洪自以为才疏,想让司马懿去帮助他,司马懿耻于和曹洪来往,假装拄拐不去。曹洪记恨司马懿,去跟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征召司马懿,司马懿立刻扔了拐杖去见曹操为其效命。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等赞誉。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到晋朝初年,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
司马懿一生做人做事,有两句比较经典的话。
之一句:一路走来没敌人
司马懿的特点是忍,也可以说是城府深、能装,他这个人一般人猜不透。
杨修是司马懿的死对头,两人一个是曹植派系的,一个支持曹丕。杨修多次想置司马懿于死地,但在杨修因为鸡肋事件被曹操下令处斩时,司马懿向曹操请示想去探望杨修。曹操便问他,为何要去看杨修?司马懿说,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也就是说,我司马懿不会和杨修计较,他虽然想整我,但我不会将他作为敌人。曹操听到这话以后,对司马懿有种打心里的喜欢和欣赏。
司马懿前期的对手主要是杨修,后来与诸葛亮也较量了好几次,对于诸葛亮,司马懿很是尊重。诸葛亮逝于五丈原,骗了司马懿,蜀汉大军撤离,司马懿来到诸葛亮病逝的营帐内,以水代酒祭拜诸葛亮。他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你这一生就像这水一般,清清白白,虽然你我为敌六载,但我一直视你为知音,孔明,让我尊称你一声“先生”。
而且,即便面对将死之人,司马懿也会给予对方尊重。
曹叡有个男宠叫辟邪,在曹叡死后,辟邪就被下狱了,司马懿是唯一去看他的人。辟邪得势时没少找司马懿的麻烦,但司马懿去狱中的时候给他带了一件衣服,保全了他最后的尊严。
做人做事,留有余地,对对手和敌人保持尊敬和敬畏,这就是司马懿混迹职场的哲学。正如那句老话说的,我们应该感谢给自己带来苦难的人,因为这样会使自己更加强大。
第二句:败而不耻,败而不伤
司马家族为何能够捡漏成功,和曹氏家族的短命有一定关系。曹丕其实很优秀,但无奈短命,继承曹丕之位的曹叡也是如此,都活得不够久。但不可否认的是,司马懿的儿子们也十分优秀,这和司马懿的教育有关。
司马懿给他们灌输的理念是:不拒绝失败,并从失败中汲取营养。在与诸葛亮对阵失败,被抢了陇上小麦后,魏军众将士十分不满,明明魏军兵力是蜀军数倍,居然输给了诸葛亮。司马懿的两个儿子也坐不住了,去找父亲,但他们到了司马懿的大帐,却看到司马懿正在和管家淡定地打五禽戏。司马懿说,想要打好仗,先要学的就是善败,败而不耻,败而不伤,才能笑到最后。
这也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逆商。人一生中的失败肯定会很多,面对挫折和逆境,应该以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多点耐心。
司马懿一生中打了不少胜仗,同样也吃了不少败仗,最后却是人生大赢家,靠的正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