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能母凭子贵的朝代,生了儿子的嫔妃会被处死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北魏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的文治武功自然毋庸置疑,但他的负面评价也很多,特别是晚年的时候变得比较昏庸,活生生把太子一家逼上死路。
另外,汉武帝临终前所做的一件事在后世仍有很大争议,就是立幼子汉昭帝为太子之余,处死了汉昭帝的生母钩弋夫人,目的是避免重演当年吕后架空汉惠帝而把持朝政的事情,他的遗言是“子弱母壮,天下必乱”。
虽然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做法较为残忍,但是也有借鉴意义,确实能避免子弱母壮,天下必乱的事情。不过中国有个朝代,却把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做法无限放大,确立为一个制度,如果那个后宫妃嫔生儿子并立为太子,这个妃嫔就会被处死。
这个朝代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
北魏王朝是中国历史少数民族鲜卑人建立的朝代,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登基称帝,定国号魏,因为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个朝代而史称北魏,拓跋珪史称北魏道武帝。
道武帝建立北魏之后,着手完善北魏各个统治机构和制度。在继承人的问题上,道武帝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效仿汉武帝立子杀母的做法,如果哪个后宫妃嫔的儿子被立为太子,这个妃嫔就要被处死,就连皇后都不例外。
北魏之一位因立子杀母制度而被处死的妃嫔,是明元帝拓跋嗣的生母刘氏,刘氏不是皇后,是妃嫔。公元409年,道武帝立长子明元帝为太子,随即处死刘氏。明元帝继承父亲道武帝的皇位后,追封生母刘氏为皇后,谥号宣穆皇后。
明元帝之后,历代北魏皇帝严格遵守立子杀母制度,只要一位皇子被立为太子,那这位皇子的生母就会被处死,除非这位皇子被立为太子时,这位皇子的生母已经去世。
由于立子杀母制度相当残忍,因此给北魏后宫造成不小的恐慌,那些后宫妃嫔都不愿意生儿子,生怕自己生了儿子之后被立为太子,就是自己被处死之日。
在北魏前期和中期,除了明元帝的生母宣穆皇后刘氏之外,献文帝拓跋弘的生母元皇后李氏、孝文帝元宏的生母思皇后李氏都因为子贵母死制度被处死。(注:孝文帝实行全面汉化,把皇室姓氏拓跋改成元。)
北魏子贵母死制度实行了一百余年,公元497年,孝文帝立次子元恪为太子,此时元恪的生母文昭皇后高氏已经去世,子贵母死制度自然就没有使用。公元499年,孝文帝驾崩,元恪继承皇位,史称宣武帝。
宣武帝是一个极度信佛的皇帝,他一生笃信佛教,受到了佛教不杀生的思想影响,认为子贵母死制度极度残忍,亲手写了诏书废除,并禁止从此以后再实行。公元512年,宣武帝立次子元诩为太子,因为子贵母死制度已经废除,所以元诩的生母胡氏得以活命。
但是宣武帝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废除了残忍的立子杀母制度,子弱母壮,天下必乱的事情立刻就发生。公元515年,宣武帝驾崩,年仅5岁的元诩继承皇位,史称孝明帝,其生母胡氏立刻把持朝政,成为中国历史 *** 后宫、声名狼藉的胡太后。从此,北魏王朝衰落,并且发生持续不断的内乱,很快在20年之后的公元535年灭亡。
子贵母死制度虽然残忍,一位又一位无辜的母亲断送了生命,但是纵观历史,确实起到了避免子弱母壮,天下必乱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