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本是咸丰任命的顾命大臣,为何却被砍了头呢?
咸丰驾崩前,任命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襄赞一切政务,同时规定八大臣草拟的诏书,必须于首尾分别盖由两宫太后掌管的印章,否则无效。这固然可以防止顾命大臣谋取更高权力,但他们与两宫的矛盾也就此产生。1861年十月初六,慈禧伙同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除掉了肃顺等人。
不过,在当时,剥夺肃顺的职务、砍下他的人头,绝不只是慈禧一个人的意愿,而是官场和八旗内部的主流“民意”,正是这种“民意”壮了当时羽翼未丰的慈禧的胆子。
在恭亲王奔赴热河,与慈禧、慈安密谋政变事宜时,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等一批京师重臣就很不安分了。周祖培授意自己的门生、山东道监察御史于八月初五上了一道奏折,希望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近支亲王辅政,实际上就是要肃顺等人赶快滚蛋。八月十四,钦差大臣、督办皖豫征捻事宜的瓜尔佳·胜保不顾前方战事吃紧,带着人马赶往热河,表面理由是给咸丰帝奔丧、向两宫太后请安,实际上是向肃顺等人 *** ,告诉他们,自己手握军权必会坚决拥护两宫太后。
大臣们对肃顺等人看不惯,底层的满族人也不喜欢肃顺。肃顺行刑时,京师人士交口称快,一些跟他有仇的人还驾车载酒去法场观看。肃顺坐的是无帷小车,车过骡马市大街,围观者纷纷痛骂他,有的人甚至将瓦砾、泥土掷到他身上。
肃顺成为官僚和满族人的眼中钉,自然跟他在官场的硬气有关。做户部满族尚书时,他发现户部官员贪污舞弊成风,“亏至数千万两以上”,便层层追究,结果是户部员司及商户被抄家者数十人,连户部汉族尚书也受到降五级的处分。咸丰十年(1860年),柏葰涉及科场弊案被查办,咸丰考虑到其身居高位,又是蒙古族大臣,平时对自己的马屁也还拍得可以,想给一个轻点的处分,肃顺却不同意,天天陈说放纵科场作弊的危害,柏葰最后被判处死刑。
晚清官场充满苟且之风,事事讲人情看背景,肃顺却重规矩。某年他监考时,一湖北考生带坊间副本起草,实无他物,肃顺却以夹带违禁物品论处;传旨戊初撤卷,时间一到,哪怕只是剩一行字也不准再写。肃顺掌户部时,常对汉族高官周祖培轻易给庸碌官员拨付银两提出批评,将其意见推翻。
清代宗室多半排挤汉族人,怕 *** 生逆反之心,肃顺却最看不起满族人的碌碌无为,曾上奏建议降低八旗薪俸,主张重用汉臣,还曾对人说:“咱们旗人 *** 多,懂什么啊? *** 是得罪不得的!”他与许多汉官是好友,其子也拜 *** 为师。咸丰十年,苏州、常州被太平军攻占,咸丰想调湖北巡抚胡林翼做两江总督,肃顺则劝谏说:“胡林翼在湖北措注(“处置”之意)尽善,未可挪动,不如用曾国藩督两江,则上下游俱得人矣。”咸丰听从了他的意见,曾国藩和胡林翼遥相呼应,果然给太平军以致命打击。
肃顺不是英雄模范,他没有像左宗棠一样收复新疆,也没有像曾国藩、张之洞一样试图通过“洋务运动”将一个国家带入近代化。他甚至力主排外,见了洋人就想劈人家一个嘴巴。但在内政方面,肃顺算得上是一个有见识、有才干的人。道光年间,他的官运平平,咸丰年间才逐渐升为御前侍卫、理藩院尚书直至户部尚书,成为国家的“财神爷”。然而,在高度专制的政权下,贪官、庸官数不胜数,他们不想做事,却又时时希望获得不道德的个人利益,一些下层旗民也习惯于享受特权。肃顺铁腕反腐,希冀通过朝廷的政策逼迫那些懒散惯了的旗人自食其力,自然会使人反感,他也因此成为官场和八旗内部的“公敌”。
慈禧杀掉肃顺,实行个人专权,居然可以得到“民意”的支持,这是非常搞笑的事。有时,所谓“民意”其实是有范围之分的,官场的“民意”不等于民间的“民意”,小圈子里的“民意”不等于全国的民意。如果当时清国民众能够就肃顺的生死进行全民公决,也许肃顺会是另一种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