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欧阳修为什么一直跟狄青过不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1-15)160

宋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北宋仁宗年间,是一个网红、大V频繁出现的时代。

无论是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柳永;还是大搞炫富直播的红杏尚书宋祁;抑或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官员楷模包拯。。。。。。这些人都在宋仁宗时期留下了自己的传说和故事,并被后人传扬至今。

虽然这些人都是不世出的英杰,但星光最为耀眼的,还得数那一文一武的盖世人物——论文,应首推欧阳修;论武,则非狄青莫属。

欧阳修自不必说,上承盛唐传统,下启一代文风,是宋仁宗时期的文坛领袖,苏轼、苏辙、曾巩等文豪级的人物都可说是他的门生。

欧阳修为什么一直跟狄青过不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统领文坛的同时,在学问上,欧阳修主修《新唐书》、独著《新五代史》;在做官上,主政多个地方都政绩卓著,一直做到参知政事、太子少师。。。。。。可以说,欧阳修真正做到了儒家所要求的立德、立功、立言,堪称千古文臣典范。

狄青就更了不得了,在北宋这个素来积弱的朝代里,狄青算的上是头一号的猛将。他从行伍出身,但凡上阵,狄青必是临敌被发、戴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造型和作风都相当生猛。

欧阳修为什么一直跟狄青过不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狄青在西北边陲历经大小二十五战,打得西夏军队闻风丧胆,后来又在广西平定侬智高起义,曾官至枢密使,与北宋开国功臣曹彬并列,成为整个北宋史上唯二军人出身的更高军事长官。

尤为可贵的是,狄青虽然身居高位,但为人始终谦逊守距、进退有节,治军又宽严有度,深得士兵爱戴,就连宋仁宗也对他眷顾有加,称其为:朕之关张也!

按理说,宋仁宗一朝,内有贤臣、外有良将,正应该同心协力,为朝廷出力。但是,这两个人不仅没有变成萧何与韩信这样配合默契的搭档,反而内耗不断,最终将大宋崛起的更好时机白白浪费掉了。

欧阳修的歪状

说实话,这两位名臣之间的所谓矛盾,绝大多数是欧阳修挑出来的。

宋仁宗至和三年初(1056年),欧阳修给宋仁宗上了一道著名的奏折——《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

这道奏折之所以出名,就在于它压根是篇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文章,如果论起造谣水平,它与秦桧所炮制出的莫须有罪名要高明的多了。

让我们来看看欧阳修这位大文豪是如何向宋仁宗告歪状的:

——今臣所言者,乃天下人皆知而陛下未知者。。。。。。其故何也?盖其事伏而未发,言者难于指陈也。这是先埋下伏笔:我说的这事儿还没发生,所以就算没证据,您也不能怪我。

——从前国家难得将帅。。。。。。如青所为,尚未得古之名将一二。但今之士卒,不惯见如此等事,便谓须是我同类中人,乃能知我军情而以恩信抚我。这是说:狄青之所以受士兵爱戴,一是因为之前的那些猪队友水平太差,二是狄青原本就是士兵出身,其实狄青水平也没多高,您可不能给他蒙喽!

欧阳修为什么一直跟狄青过不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武臣掌机密而为军士所喜,自于事体不便,不计青之用心如何也。:狄青身居高位,又有士兵爱戴,哪怕狄青现在没想法,也是隐患!

——伏望圣慈深思远虑,戒前世祸乱之戒,制于未萌。:我欧阳修可是修过五代史的人,那时节,凡是手里有兵权的可全造反了,现在离那时候还没多少年呢,您掂量着办吧!

将这篇奏折从头读到尾,不禁让人感叹:欧阳修能够被称为一代文豪,的确是有道理的——这一篇文章,写得四平八稳、论述有力、令人信服,除了满篇都是捕风捉影、诛心之论以外,简直没毛病。

欧阳修认为,这篇奏折纵然要不了狄青的命,至少也得让他来个连降三级。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奏折递上去许久,宫里却一点消息也没有。

原因很简单:虽然历史上的宋仁宗脾气比较好,却不是傻子: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不用狄青,难道让你去带兵打仗?!

于是,在拜读过这篇煌煌奇文后,宋仁宗一边赞叹欧阳修文笔了得,一边耍了一招如封似闭,把奏折扔到一边了事。

按理说,宋仁宗这样的行为就等于表态:狄青朕还用的着,你们少啰嗦!

这一招可能以往都很好使,但这一次,宋仁宗大大低估了欧阳修要批倒批臭狄青的决心。

从至和三年五月开始,多地连续数十天大雨不断、江河泛滥。开封城里被洪水冲塌的房屋不计其数,就连皇城的大门也被大水冲坏了。

欧阳修为什么一直跟狄青过不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看到这个场景,宋仁宗心里不禁有点打鼓,于是,他按照代代相传的迷信精神,要求群臣上书,对朝政进行批评,还特别注明——不能藏着掖着,实话实说!

就在这时,欧阳修又跳出来了,这次他的文章题目直白得多——《上仁宗论水灾》,不过篇幅有点长,还分了个上下部。

但实际上,这篇奏折如果与上一篇相比,相当枯燥无聊,中心思想就一条:只要把狄青处理了,洪水自然会退!

虽然文章水平比较一般,但这次欧阳修的把握却更大,因为他挑了一个绝佳的时机——

之一,按照天人感应的理论,这次洪灾开始让宋仁宗对施政、用人等方面开始产生自我怀疑。

第二,皇上既然下诏要求群臣实言时政阙失,自然不能说过就算了,肯定会拿出一个态度来。

所以,欧阳修在奏折中放出狠话:今欲救大弊,弭大患,如臣前所陈一二大计,既未果为,而又不思众贤以济庶务,则天变何以塞,人事何以修?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欧阳修,再加上文彦博等大臣也纷纷附和,宋仁宗终于动摇了。

就在这一年八月,狄青被罢去枢密使职务,贬至陈州(今河南淮阳),仅仅半年后,狄青就在忧惧抑郁中去世,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欧阳修为什么一直跟狄青过不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欧阳修为什么要和狄青过不去?

如果按照现在人的眼光来看,欧阳修弹劾狄青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甚至有人将欧阳修描述成为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小人,还把北宋外战不利的大帽子扣在他的头上。

但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诋毁狄青,的确是欧阳修政治生涯中为数不多的黑点之一,但荒谬的是,从欧阳修自身的角度来看,他所做的这件事,完全出于对宋朝的赤胆忠心。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认真总结了唐朝覆灭、五代混战的原因,得出了一个结论:武将权利太大,国家就要完蛋!从这时期,兵将分离重文抑武就成为了宋朝的一项基本国策,一直延续下来。

平心而论,赵匡胤的这项政策,的确是有效地改变了唐末以来武将柄国的状况,保证了国家和 *** 的稳定,但随着宋朝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这项政策的弊端也就逐渐显露了出来,而其中最要命的,就是在宋朝文臣中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潜规则:武将都是不可信任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宋朝武将活得相当苦逼:宋朝开国功臣、三朝元老曹彬,虽然官居枢密使,但在路上见到士大夫的车仗,也得主动避让;与狄青同一时代的名将王德用,只因为相貌长得奇特(大黑脸膛),就屡次受到言官的弹劾,逼得宋仁宗将他降职;当狄青还在定州任职时,一位名叫刘易的普通秀才,居然敢称狄青为黥卒。。。。。。可见,在宋朝当武将,基本就相当于二等公民。

欧阳修为什么一直跟狄青过不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狄青的问题在于,作为一个武将,他实在太得皇帝的器重了:皇佑四年(1052年),宋仁宗就曾经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将狄青从彰化节度使提拔为枢密副使;就在同一年,宋仁宗又要提拔狄青为枢密使、同平章事,而当太师庞籍提出要去中书省商量商量时,宋仁宗居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去什么中书,就在门口商量,朕就在这儿等着!(勿往中书,只于殿门邠门议之,朕坐于此以俟)

这份恩宠,纵观两宋期间所有武将,狄青基本上是头一份儿。

另外,狄青深得人望,不仅士兵爱戴,就连普通市民,许多也是狄青的脑残粉——据记载,当时狄青外出时,都会引起市民围观,人气可见一斑。

可以想见,作为专攻唐史、五代史的专家,看到红到发紫的狄青,欧阳修很难不将他与朱温、李克用等枭雄联系起来。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消除这其中可能存在的妒忌成分,但欧阳修更大的动机,肯定是为了维护他所谓文尊武卑的王朝正统。

所以,生于这个时代的狄青,终究是要倒下的。

杀死他的,正是他所效忠的王朝自身的缺陷和荒唐,而欧阳修,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1/168324.html

“欧阳修为什么一直跟狄青过不去?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熊赐履和李光地是什么人?他们对康熙产生了什么影响?

熊赐履和李光地是什么人?他们对康熙产生了什么影响?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建国及入关之初,有两位皇帝都是幼年继位,分别是顺治和康熙。幼年继位的皇帝一般来说,可塑性更强,他们的人生观念、权力观念、治国观念等,都是由教导皇帝的老师来塑造。而在当时,有资格教导皇帝的,当然是儒臣,对此,儒臣们也是趋之若鹜...

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报复后宫 吕雉为何会厚待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开始报复后宫 吕雉为何会厚待薄姬

对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就连吕雉也对她...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清朝时期,后宫嫔妃死后她们的遗物时如何处理的?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后妃的首饰包括皇帝赏赐的,也包括自己的嫁妆。这些首饰,在后妃生前有自由处理权。可以当作礼物送给其他妃嫔;可以赏赐给亲戚,下属和子女。《甄嬛传》里,甄嬛回宫当上贵妃以后,就将价值不菲的翡翠镯子送给安陵容。后...

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

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位,就算是亲骨肉,亲兄弟也可以闭眼弄死,那么南宋的前三位皇帝,为什么会发扬无私精神禅让皇位?这背后必有隐情。一、宋高宗赵构,活了81岁,56岁就禅让大位了。赵构是宋徽宗唯一能够南下避难的儿子,因此他也就肩负起了振兴宋朝的使命。不过他建立起来的南宋,实力弱小,常...

薛珝:三国晚年东吴官员,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

薛珝:三国晚年东吴官员,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

薛珝(生卒年不详),沛郡竹邑人,三国晚期吴国官员,太子少傅薛综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累迁五官中郎将。曾多次奉命出使益州,见证了蜀汉末期的民生凋敝。迁将作大匠,修建宫殿。建衡元年,出任威南将军、大都督,带兵攻打交趾,授交州牧。卒于回国途中。人物生平出使蜀国吴...

寇准当初两次挽救宋朝 寇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寇准当初两次挽救宋朝 寇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北宋名相寇准:两度为相只为挽救宋朝,可结局却很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导语:作为臣子,他们不仅要为黎民百姓谋福祉,而且还要想办法讨皇帝的欢心。不过,忠臣的身上却存在一些令皇上难以忍受的缺点,例如直言进谏。在宋朝,有一位宰相便因此而经历了两次大起大落。一、寇准的...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晋朝名臣,在地方颇有政绩,对朝廷礼仪多有补助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他最信任重用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骁勇善战的魏延,另一个则是掌管军务的杨仪。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诸葛亮临终前,安排杨仪、费祎、姜维等组织退军,其中以杨仪为首,并希望魏延领军断后。诸葛亮死后,杨仪让费祎去刺探魏延的态度,魏延希望杨仪可以护送诸葛亮灵柩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