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西晋的皇位继承制度是怎样的?对后世埋下了什么隐患?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1-23)120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西晋。

中国皇权与继承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即是皇帝制度,在漫长的君主专制的时代里,皇权的稳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明君英主”更是那个时代普通民众所希冀的结果,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中国古代才把皇帝视为“天子”,通过这一神圣性的塑造来加强与巩固皇权的稳固,皇权的至高无上与唯一性也决定了其政治特点必然是君主及专制,但皇帝也是人,他也有生老病死,“死亡”作为生命必然经历的过程,不是人力所可以抵抗的,因此在皇权的掌握者——皇帝即将驾崩之前就需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皇太子”即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领导人,作为一国储君,自然受到皇帝与国家的重视,政权的平稳过渡也成为当下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的热点之一,最早设立“皇太子”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但秦始皇迷信长生不老,加之去世又十分仓促,实际上就没有具体操作,不过这一制度却逐渐延续下来,并得到强化与发展,与皇帝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西晋时期出现了皇太弟与皇太孙制度。

西晋的皇位继承制度是怎样的?对后世埋下了什么隐患?

西晋继承制度——埋下祸根的起点

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王朝,不过它的一统却十分短暂,如果从平定孙吴算起到东晋建立,前后只有三十七年的时间。在这三十余年的时间里,西晋王朝却经历了各种血雨腥风,宫廷政变、地方叛乱、农民揭竿而起、少数民族屡屡进犯首都……,如同一台“大戏”一般吸引着后世人们的眼球,我们都知道西晋王朝的建立者是晋武帝司马炎,他韬光养晦,审时度势,最终将几代人渴望统一全国的理想最终完成。但晋武帝却在一定程度上又毁了自己建立的帝国,而一切源由的起点则是晋武帝所选择的继承人及其皇后——贾南风。最终引发“八王之乱”,天下民心未稳,又遇到如此大的政治震动,更是让新生王朝雪上加霜。

西晋的皇位继承制度是怎样的?对后世埋下了什么隐患?

皇太弟、皇太孙制——皇位继承的重要补充

精明能干、一统分裂的晋武帝一生更大的败笔或许就是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其继承人晋惠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看他的“昏”不在于他个人的执政能力,而在于他天生智力有问题,其行为怪诞、语出惊人也使后人多次诟病,例如“何不食肉糜”,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她的皇后倚仗自己皇后身份,缕缕干预朝政,并且谋害储君——司马遹。其实这里就存在一个十分诡异的历史逻辑在里面。首先晋武帝选择晋惠帝司马衷为储君时已经考虑到他的才智不足以担负起一国重任,但晋武帝司马炎有十分疼爱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希冀他将来能有一天继承大统。于是司马炎在确定皇太子为司马衷的同时其实也帮其儿子选好了儿子的皇太子,那无疑即是司马遹,晋武帝选择司马衷为太子是由于他是嫡长子,在中国这个尊卑有序的国家里,嫡长子的地位自然十分显赫,也十分重要,如果不出意外就应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晋武帝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让无能的晋惠帝继承皇位,但司马遹并非晋惠帝的嫡长子,却依然被认为是晋惠帝的皇帝接班人,这里就明显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所以这也为“八王之乱”以后皇太弟、皇太孙制度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后人称晋武帝的皇后贾南风是“丑而短黑”的悍后,短短几个字,不仅概括出贾南风的外在特点,也讽刺其悍妇的作风,早在晋武帝在位时候就曾考虑过废黜贾南风太子妃的封号,但最终由于朝臣的反对而最终作罢。晋惠帝即位后,贾南风更是按奈不住一个悍妇的“内心躁动”,先是大杀朝中重臣,又饿死太后杨氏,紧接着就谋害储君,最终导致“八王之乱”。

由于“八王之乱”使得每一个身体中流淌着司马氏血液的皇族,都想过一过皇帝瘾,但又奈何自己的力量不足与平衡各方的力量,所以实际上皇太弟与皇太孙制一方面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完善与补充;另一方面也是当时各个方政治势力妥协的结果。例如之一个被议为皇太弟的就是成都王颖,而后来皇太孙的册立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皇太弟与皇太孙是对我国传统意义上“嫡长子继承制”的一大突破,但它的产生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是强大的皇亲宗室势力,另一方面皇帝实际继承人又存在着重要问题,在政治动乱的年代,自然为了各自利益瓜分更高权力,成为手握重兵的宗室所最求的目标与更大化利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1/169708.html

“西晋的皇位继承制度是怎样的?对后世埋下了什么隐患?”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为什么会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

朱元璋为什么会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廖永忠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廖永忠到底有多会打仗,以至于朱元璋赐给他“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请听我详细道来。廖永忠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他与哥哥楚国公廖永安在年少的时候,都怀有大志,在巢湖这边屯扎有一支水军,用以抵抗盗贼的入侵...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

众所周知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为什么他要夺取老柴家的江山?其实这也不单单是因为赵匡胤想当皇帝,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环境只能他当皇帝,谁让柴荣死的太早了,他的儿子才7岁,根本应付不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一、天下未定,7岁的小皇帝根本结束不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唐朝灭亡以后,历史进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

尉迟运:北周时期大臣,曾参与拥立北周明帝

尉迟运:北周时期大臣,曾参与拥立北周明帝

尉迟运(539-579年),北周大臣。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长子,官至大将军,封卢国公。参与拥立北周明帝,周武帝时平定卫王宇文直叛乱,周宣帝即位后,因忧惧成疾去世。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拥立明帝尉迟运,大司空、吴国公尉迟纲之子也。尉迟运年少便精明干练,志在立功。西魏...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秦始皇为何废分封制改郡县制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 秦始皇为何废分封制改郡县制

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为何不效仿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四百年的诸侯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重大改革。对全国各地施行郡县制管理体制,制订统一严密的...

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吕公将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到底是因为什么?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汉朝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在起兵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不入流的小吏),而且好酒好色,不事生产,家庭状况也只能算是一般。而吕雉虽算不上千金小姐,确绝对算得上小家碧玉。家境、相貌、年龄样样都比刘邦强,吕雉全家到沛县躲避仇人投靠沛县县令,沛县令看...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众所周知朱瞻基是明君,他创造了仁宣之治,明朝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就是从仁宣之治开始的。但是明君也会犯错误,那么他犯了哪三个致命错误呢?一、明宣宗重新重用宦官。朱元璋立国以后,为了吸取唐朝被宦官擅权的教训,特地立下祖训:宦官不许干政,违者斩。这事儿如果好好实行下去,对大明朝只有好处。可问题是,到了他...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