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探索古代基层官员的日常,他们是如何判案的?

历史文化7年前 (2018-01-26)40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基层官员的日常,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一般来说,县一级的官员叫做基层官员。这部分官员在正史里记录得并不多。关于他们如何上班,如何判案,一天都在忙些什么,正史里语焉不详。但是,在很多公案小说里,对这些官员的描写却比较多。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种题材分类,从话本故事演变而来,主要描写作案和断案。

案,本来指代的是几案。公案,就是官府衙门里的桌案。官府里的桌案上堆满了各种文牍,所以官方文件也叫做公案。

在宋代大量笔记中提到说公案。罗烨《醉翁谈录》中把小说分为灵怪、烟粉、传奇、公案、兼朴刀、捍棒、妖术、神仙等八类,首次将公案列举为小说的门类之一。在宋代之前未有相关记载,所以将宋代看作是公案小说的重要转折期,将宋代话本包括元代的公案杂剧视为公案小说的萌芽,将先秦时期执法断案记载和魏晋时期志怪、志人小说视为公案小说的源头。

所以说,公案故事源远流长,甚至于比公案这个名词的历史还要长。先秦诸子里面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韩非子》里有记载,一天郑国的相国子产早上出门,远远停到一个女人在哭,他听了一会就命人把这个女人抓起来,一经审问,果然是个谋杀亲夫的罪犯。原来子产大人听出了这个女人哭声中的是恐惧而不是悲哀,所以断定这当中一定有 *** 。这就算是一个公案故事,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确实有些莫名其妙。

探索古代基层官员的日常,他们是如何判案的?

公案小说在宋元流行,而在明代火爆,但是大多都为短篇故事。现代人流行说的四大公案才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却出现的很晚,其中最早的《施公案》出版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以至于其他《三侠五义》《狄公案》《海公大小红袍》之类的都是光绪年间才井喷式出现的。说起来还是古代小说,但是作者立足视野格局稍微大了一点,要知道这些公案小说和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已经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了。

在这些公案小说里,基层的官员们往往都被小说家们写得残暴而无能,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所接触的之一线官员就是这样的:身为一个之一线官员,同时也是一个好侦探,本来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如果在汉朝,一个人得以举察举为官,理由很可能是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那么他对司法刑侦工作可能还要熟悉一些。但既然到了隋唐之后,科举成为了入仕的最主要途径,那些靠和四书五经八股文死磕对线而取得做官资格的人物,对怎么破案,你能指望他会多少?

然后身为一个地方官,其职责极其庞杂。所谓:知县掌一县治理,决讼断辟,劝农赈贫,讨滑除奸,兴养立教。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靡所不综。

断案只是他众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实际上影响一个知县升迁的最关键因素,是他的税收才能。比如在清代,一个浙江的官员,如果在浅色到盐政的问题上受到弹劾和处罚,他就直接失去了评为卓异的资格。显然,财政问题才是官员们最牵肠挂肚的。

探索古代基层官员的日常,他们是如何判案的?

案件的审理当然也并非不重要。但官员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却颇为可疑。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的名言就是说能使人民不打官司,才是好的地方官。在这个基调下,许多制度设计,都以甩锅为之一要务。康熙年间定下制度,每年夏季,除非重大刑事案件,政治案件。官员一概不受理诉讼。理由是农忙时节无暇顾及婚丧嫁娶,田土诉讼等琐事。州县官员如有接案子的,反而要被参劾。其余三个季度约定俗成也有三六九放告的规矩:就是说每个月只有初三,初八,十三,十八,二十三,二十八几天受理民间诉讼。

即使接受了诉状,官员也未必会花多少心思过问。状纸拿进来,自然有刑名师爷处理,官员可能只是在处理意见后面签字盖章而已。

当然如果是命案,要案,那就大不相同。不论远近风雨无阻,州县官都要亲到现场勘验,如有拖延就要被降级乃至撤职。

这是一次浩浩荡荡的集体行动。官员出门,要带着属吏,轿夫,车夫各色人等;为了保护现场还要动员人手搭设简易木棚;官员并不具备验尸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仵作等技术人员。如果一不走运你被怀疑成凶手,那么所有这些人的接待费用,都由你来支付,以至于其他各种陋规,更不必说。所以做一回嫌疑人,即使最终被证明清白,因此破产的也不在少数。

这么来说,倒是很容易理解公案小说读者为何那么爱听微服私访的故事了。官员如果都有这个爱好,那么民间该省下多少接待费用。

探索古代基层官员的日常,他们是如何判案的?

事实上,大量案件的审理结果,都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的。因为只要不因此引发 *** ,对官员来说这不算什么大弊。

案情审理完毕,官员要写判决书,即所谓判词。这大概是整个断案过程中,唯一需要官员亲自完成的工作了。不要忘了,县太爷也是读书人出身,这是他展示自己文学才能的好机会,他一定不会放过。故而半数以上的判词并不援引相关法律条文,但一定会写的骈四俪六,文采斐然。

如冯梦龙这样文化水准较高的作家,创作公案故事的时候,会表现一下官员们这种爱好。如《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讲的是女装大佬引起的一系列误会风波和情缘的故事,最后老爷是这样判决的:

弟代姊嫁,姑伴嫂眠。爱女爱子,情在理中。一雌一雄,变出意外。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以美玉配明珠,适获其偶。孙氏子因姊而得妇,搂处子不用逾墙;刘氏女因嫂而得夫,怀吉士初非炫玉。相悦为婚,礼以义起。所厚者薄,事可权宜。使徐雅别婿裴九之儿,许裴改娶孙郎之配。夺人妇人亦夺其妇、两家恩怨,总息风波。独乐之不若与人乐,三对夫妻,各谐鱼水。人虽兑换,十六两原只一斤;亲是交门,五百年决非错配。以爱及爱,伊父母自作冰人;非亲是亲,我官府权为月老。已经明断,各赴良期。

这是所谓的花判,和真正的判词,格式一样,但对仗巧丽,辞藻华美,议论油滑,是那些半吊子文人最喜欢的文字游戏。

当然,晚清的公案小说家们可没有拟判词的本事,他们的读者也没有读这些的兴趣,所以自然可以省略了。

实际上,传统的公案故事,自有它的好处,不过这些好处本来就应该在戏台上,在书场里,不在小说。

戏园子里,台上一分钟,要有台下十年功打底;茶馆里,说书先生东拉西扯,一回故事完全不靠谱的康熙私访月明楼,能说上一个月,但琐琐碎碎的细节里,无穷的物态诗情,风土人物,隐然就是三教九流真实的人生。

探索古代基层官员的日常,他们是如何判案的?

所以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样,《三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也是世代累积的故事。口头传播,才是浩瀚的大河;小说文本就好似凝结的冰块。那些大名著,由于有比较优秀的文人参与创作,算是河流表面的基本封冻,但是冰面之下仍然是激流汹涌。公案故事就不同了,大河波涛汹涌泥沙俱下,仓促炮制出来的文本,不过是河水里的几块浮冰罢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1/170149.html

“探索古代基层官员的日常,他们是如何判案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功臣?

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功臣?

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功臣?这么说吧,朱元璋得天下后,34位功臣仅一位得善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370年,朱元璋论功行赏,封6人为公爵——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常遇春的儿子,常遇春去世较早)、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28位大将军...

袁宏: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在文史方面有哪些成就?

袁宏: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在文史方面有哪些成就?

袁宏(约328年~约376年),字彦伯,小字虎,时称袁虎,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文学家、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的时候他是做谢尚的参军,后来担任了桓温的记室,并出任东阳太守。因为不满当时已出的几种《后汉书》,继荀悦编著《汉纪》后,他编著了《后汉纪》...

历史上真实的张嶷,本领怎么样?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真实的张嶷,本领怎么样?最后是怎么死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为了完成先帝遗愿,诸葛亮不顾蜀国国力空虚,执意进行北伐。蜀国后方刘禅包括一帮朝廷重臣,也劝他不得。期间除了曹魏、孙吴两股强硬势力之外,其实在诺大中原版图上,仍然存在其他势力。蜀国举全力频频兵出祁山时,又要怎样面对国内...

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一生为何不被重用

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一生为何不被重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君视我如众人,我视君如寇仇。太史慈在三国里的戏份似乎并不是特别多,《三国演义》也基本还原了太史慈的生平,不过把他死的时间拖后了两年。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太史慈,却享有很高的评价:孙策: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

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是个怎么样的人?性格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是个怎么样的人?性格如何?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历史上真实的项羽是个怎么样的人?性格如何?下面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详细分析下,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自信,志向远大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自我膨胀,有锋芒的矛,却没能有自我保护的盾,这无疑是致命的伤害。为什么说项羽自信,志向远大,史书中也有记载。学习的时候就半途而废,学武的时候也一样,最...

古代皇子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的 刘邦的儿子为何下场基本都很惨

古代皇子原本可以衣食无忧的 刘邦的儿子为何下场基本都很惨

对刘邦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子本应高高在上、衣食无忧,为何刘邦八个儿子下场大多很惨?我们常以“含着金汤匙出生”来形容一个人出身好,而在古代皇权社会,皇帝的儿子们简直堪称“含着钻石汤匙出生”,一般情况下只要不犯有大错或错生时代,那么出生便决定了一生的衣食无忧...

面对古代王朝的经验和教训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分封

面对古代王朝的经验和教训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分封

还不了解:朱元璋分封制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但是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

潘安: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为何会被夷三族?

潘安: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他为何会被夷三族?

潘安,又称潘岳,字安仁,出生于今河南巩义,西晋著名文学家,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古代花样美男的代称,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等并为“金谷二十四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年时随父宦游多地。二十余岁入仕,供职权臣贾充幕府,后历任京官,因作赋颂扬晋武帝躬耕藉田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