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01)140

还不知道:刘备伐吴赵云反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演义》之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在笔者看来,这句话用来形容蜀汉和东吴的关系,也是比较适合的。早在赤壁之战时,孙权联合刘备击败了曹操,促使孙刘两家成为盟友。不过,在刘备势力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孙刘联盟呈现出走向分离的趋势。特别是在襄樊之战时,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导致孙刘联盟彻底走向破裂。当然,在夷陵之战后,经过诸葛亮等人的努力,蜀吴联盟再次建立。

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不过,对于夷陵之战来说,依然给蜀汉和东吴的历史带来了比较深远的影响。就刘备来说,在这场讨伐东吴的战役中受到重创,不仅自己在夷陵之战的次年去世,也让蜀汉付出了数万兵马的代价。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决定讨伐东吴时,蜀汉的文臣武将基本上是没有明确反对的。那么,问题来了,刘备讨伐东吴时,只有赵云明确反对,为何其他人都保持沉默呢?

首先,和《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刘备伐吴并没有遭到多少反对的声音。其中,就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明确反对刘备伐吴,赵云给出的理由应该是先讨伐篡汉自立的曹丕。但是,愤怒的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由此,对于赵云来说,一个人的反对自然是孤掌难鸣。

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除了赵云,在《三国志》等正史中,丞相诸葛亮只是在夷陵之战后,才发出了如果法正还在的感慨,至于在夷陵之战前,则没有诸葛亮劝阻刘备的记载。此外,就黄权来说,在刘备决定讨伐东吴时,他主要是劝谏刘备不要御驾亲征,也即让刘备坐镇后方,而不是反对刘备伐吴。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夷陵之战前,蜀汉的文臣武将,几乎是都不反对刘备讨伐东吴的。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东吴背叛蜀吴联盟,偷袭荆州,又斩杀关羽,已经触碰了蜀汉的底线。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在这个时候,刘备还不还击的话,势必让蜀汉的将士寒心,乃至于削弱了蜀汉上下的凝聚力。打个比方,今天东吴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你刘备不去反击,下一次曹魏攻取汉中,除掉魏延,你刘备还可能无动于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怎么可能还有武将为蜀汉镇守一方,忠心耿耿呢。

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从这一点来看,刘备必须要讨伐东吴,因为不管夷陵之战的结果如何,都有助于增强蜀汉内部的团结。但是,假如没有夷陵之战的话,只会削弱刘备在蜀汉将士中的威望,这要比夷陵之战失败的危害更大。进一步来说,从刘备和关羽来看,夷陵之战的爆发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应该是蜀国文臣武将没有劝阻的重要原因。

《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早在东汉末年,关羽、张飞就开始跟随在刘备左右了,并且三人的关系可谓十分亲近,也即《三国志》中形容的“恩若兄弟”。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刘关张兄弟终于建立了可以抗衡曹魏、东吴的蜀汉。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关羽可以称之为蜀汉的联合创始人,而不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想要反对刘备为关羽报仇,显然需要相对应的资格。而在蜀汉的文臣武将中,自然只有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拥有这一资格。而在这几个人中,只有赵云明确反对讨伐东吴。当然,赵云的意思也不是不为关羽报仇,只是应该先讨伐曹魏,如果能消灭曹魏,那么东吴自然会臣服。

最后,另一方面,刘备伐吴时,之所以绝多数人都不反对,其实和刘备称帝存在直接的关系。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数个月后,刘备正式起兵,发起了夷陵之战。刘备称帝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为蜀汉的文臣武将加官进爵,比如诸葛亮被封为丞相,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由此,在笔者看来,刘备之所以先称帝,再讨伐东吴,原因就是称帝之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封赏手下,而在获得刘备的封赏之后,这些文臣武将自然不好反对刘备发起夷陵之战了。比如诸葛亮、张飞、马超、魏延等当时的大臣,都获得了汉昭烈帝刘备的封赏。

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换而言之,刘备称帝并分封手下,有助于在夷陵之战时获得蜀汉上下的支持,这不仅可以避免蜀国内部的反对声音,也在面对吴王孙权时,促使汉昭烈帝刘备能获得身份上的优势。总的来说,对于《三国志》等正史中记载的刘备伐吴,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是截然不同的。在蜀汉群臣基本上支持或者不反对的背景下,刘备得以在公元221年调集了5万大军,这已经是蜀国兵力的半壁江山了。因此,在笔者看来,能够迅速调集这么多的兵马,也说明刘备伐吴客观上获得了蜀汉上下的支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2/171257.html

“刘备伐吴其他人都保持沉默 为什么只有赵云一个人反对”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韩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其他亲人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 朱元璋是怎么对待其他亲人的

对朱元璋称帝后,是如何对待亲人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古代社会,哪怕是家里出个官员,那全家乃至全族的身份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如果出个皇亲国戚,那更是了不得了,封侯拜相那也是常有的事,更何况是出个皇帝呢?不过,由于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其亲...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第三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提起康熙的皇后,几乎所有人想起的都是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弥留之际生下的孩子,被康熙在幼年的时候,就封为了皇太子,被康熙抱在怀里长大。由此可见,皇太子是子凭母贵。更让所有人相信,康熙的...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为什么会变得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一位 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宋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赵构出生于都城东京汴梁大内,生母韦贤妃。同年八月丁丑日,赐名为赵构,授定武...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北伐都能从容退兵,减少损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我们在了解一下当时的形势吧。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就为了兴复汉室殚精竭虑,分析了天下的大势,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当时刘备倾国之力东征孙吴,最终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五虎上将折伤...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花蕊夫人费氏在历史上是一个名声很响,却又语焉不详的人物。说她名声很响,是因为她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述国亡诗》,大家都很熟悉。说她语焉不详,是因为这个人物究竟有没有,其实并不确定...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嗣本是唐末五代时的前晋名将,为李克用帐下十三太保之一,在帮助李克用及李存勖父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那李嗣本是如何为前晋效力的,为何又号称“威信可汗”呢一,跟随李克用李嗣本原本姓张,出身武将世家,为铜冶镇牙将张...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对于汉献帝来说 曹操的死是好事还是坏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献帝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虽然颇具才能,但在其父汉灵帝采纳宗室之狼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后。东汉的灭亡已经大势所趋,即使光武再世也难以挽回。因此汉献帝做了数十年的儿皇帝后,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东汉王朝至此灭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