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贩卖私盐抓到会坐牢 为何卖咸鱼却没有事情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私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盐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一种调味品,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盐,盐的价钱也不贵,一块钱就能买到一大包了,而且质量都很不错。除了让饭菜更加美味之外,盐也为我们人体提供相应的营养物质,如果没有盐,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不健康。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买盐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古时候的盐相当于现代社会的石油,是高价值的东西,被朝廷严格控制着,如果有人贩卖私盐就是重罪,要坐牢的,严重的甚至要株连九族。
我国制盐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说文》一书中曾说道:“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可见古时候的盐是“煮”出来的。此外,福建曾经就出土过一套制盐设备,根据专家鉴定,这套设备的历史已经长达5000年了,这说明5000年前的炎黄时期,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从海水里提炼盐巴的 *** 。
如果身体摄入的盐太少,身体就会出现毛病,时间一长就会感觉全身乏力,十分虚弱,这是因为身体的水循环被破坏了。而古时候的食用盐制造量太少,因此朝廷对盐巴是严格控制的。
古时候的盐是一种奢侈品,价格昂贵,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吃得起的,就算是家境殷实的人,对盐也十分爱惜,自己做饭菜的时候也不敢放多。而如果有人上门做客,拿出盐巴来招待,一方面是彰显自己有钱,另一方面也能表达对客人的重视。
但是盐的价格居高不上,渔民腌制咸鱼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总不能为了腌制咸鱼还得花重金买盐吧,这不得亏死。此外,古时候的物流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想要将鱼送到其他地方,为了避免发臭,只能腌制成咸鱼。
中国制盐历史数千年,盐巴的价钱也昂贵了数千年。元朝时期,朝廷甚至禁止百姓私自用盐腌制食物,否则也按走私官盐处罚,直到清朝的时候,朝廷才将盐巴根据用途进行了分类。
为了解决咸鱼的问题,朝廷想出了一个办法,将腌制咸鱼的盐和食用盐分开了,食用盐的颜色是偏向白色的,而腌制咸鱼的盐叫渔盐,颜色偏向红色,纯度也没有食用盐那么高,不能直接食用,价格也比食用盐便宜很多。
但是在盐巴匮乏的时代,渔盐的价格也不便宜,因此有些渔民会谎报捕鱼量,以此来购买到更多渔盐,随后转手卖出去挣钱。
很多人从中谋取了巨大的利益,而历史上最有名的盐贩子就是清朝的黄巢,他通过贩卖私盐富甲一方,甚至贿赂了官员替他打掩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 *** 又想出一个政策,那就是渔民出海捕鱼回来之后,要将自己捕鱼的数量如实上报,随后朝廷再根据捕鱼的数量下发渔盐,这样就能避免渔民故意将捕鱼量往上报。这个规矩定下来之后,果然对很多盐贩子造成严重的打击。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的政策也是需要人来实施的,一些大的盐贩子就通过贿赂官员,来让自己的贩卖私盐事业得以继续发展,甚至有人一步步做大,到最后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武装势力,黄巢就是其中一个有名的例子。
直到晚清的时候,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盐巴的价钱也慢慢降下来,而到了现代社会,盐巴的纯度不仅提高了很多倍,价钱也十分低廉,每家每户都能用得起,所以生活在现在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