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蜀汉和东吴之间发生了什么 蜀汉灭亡前东吴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20)180

对东吴不救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在三国之中,蜀汉和东吴虽然因为荆州的归属问题而兵戎相见,爆发了激烈的夷陵之战。但是,在夷陵之战后,蜀汉和东吴的联盟再次恢复,这无疑是为了对抗强大的曹魏。

蜀汉和东吴之间发生了什么 蜀汉灭亡前东吴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在此基础上,当曹魏进攻蜀吴其中的一方时,另一方自然负有派兵救援的义务。并且,从唇亡齿寒的角度来看,蜀汉和东吴,都不愿意看到对方被曹魏消灭,这将会打破三国之间的势力平衡。不过,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在魏灭蜀之战中,虽然姜维等人全力抵抗,却还是没能阻挡蜀汉灭亡的结果。而在蜀汉灭亡之际,并没有东吴大军的身影。那么,问题来了,蜀汉灭亡之际,东吴在干什么,为何不派兵救援呢?

首先,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魏灭蜀之战中,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击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调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蜀汉和东吴之间发生了什么 蜀汉灭亡前东吴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于是,到了公元263年11月,因为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蜀汉正式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结束的序幕。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汉灭亡之际,东吴原本没有打算“见死不救”,但是,因为蜀汉灭亡的时间太快了,加上东吴出兵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导致后主刘禅放弃抵抗的时候,依然没能见到吴国的援军。魏灭蜀之战爆发时,东吴在位的君主为孙休。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区)人,孙权之子,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

永安六年(263年),交阯郡吏吕兴等谋反,杀太守孙谞。也即在魏灭蜀之战爆发的前几个月,东吴的后方,也即交阯郡一带正好爆发了叛乱。到了公元263年冬十月,蜀国因为魏国要对其征伐来使告知吴国,也即在后主刘禅投降的前一个月,东吴才收到了蜀国求援的消息。在古代历史上,信息的传递,显然是比较缓慢的,比如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益州几乎是在关羽败亡之后,这才获得了相关的信息。

蜀汉和东吴之间发生了什么 蜀汉灭亡前东吴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同样的道理,对于曹魏进攻蜀汉的情况,东吴在获得信息上,也是非常滞后的,这成为东吴援军没能赶到蜀国的重要原因。永安六年(263年)冬十月二十一日,建业石头小城失火,烧毁西南部一百八十丈内的建筑物。二十二日,吴景帝孙休这位皇帝,正式派遣大将军丁奉督率各军向魏国寿春挺进。对此,在笔者看来,寿春是魏国的重镇,之所以进攻魏国寿春,显然是效仿孙膑的“围魏救赵”战术,也即通过进攻魏国重镇,迫使曹魏从蜀汉撤军。

另一方面,对于东吴来说,将军留平另到南郡见施绩,商讨进兵方向,命将军丁封、孙异前赴沔中,救援蜀国。除了进攻曹魏重镇寿春,东吴还派遣一支兵马前往蜀地,以此救援蜀汉。但是,到了公元263年11月,因为邓艾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就放弃了抵抗。对于东吴大军来说,在半路上得知了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魏国的消息,于是就停止了救援的行动。

蜀汉和东吴之间发生了什么 蜀汉灭亡前东吴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因为在蜀汉放弃抵抗之后,单凭东吴的力量,自然无法改变蜀汉灭亡的结果,也即无法帮助蜀汉复国。再加上交阯郡一带的叛乱,促使东吴需要优先平定自己后方的叛乱。在此基础上,蜀汉灭亡之际,显然无法看到东吴大军的身影了。不过,到了公元264年,东吴将士似乎不愿意坐以待毙,选择进攻已经投降曹魏的蜀汉。永安七年(264年)二月,镇军将军陆抗、抚军将军步协、征西将军留平、建平太守盛曼,率领军队围困蜀国巴东守将罗宪。

最后,从出兵的阵容上来看,东吴无疑是想攻占蜀汉的疆域,甚至和曹魏一较高下的。对此,在笔者看来,因为后主刘禅已经放弃了抵抗,三国鼎立的格局,正式变成了曹魏和东吴分庭抗礼的形势。所以,从东吴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趁火打劫,而是削弱曹魏的实力。如果坐视曹魏顺利消化新攻占的疆域,只会扩大曹魏和东吴之间的差距,这对于东吴来说,是极为不利的结果。于是,东吴选择在公元264年发起进攻,就是希望趁着曹魏在巴蜀之地立足未稳的机会,从而达到浑水摸鱼的效果。

蜀汉和东吴之间发生了什么 蜀汉灭亡前东吴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不过,让东吴比较失望的是,在永安一带,东吴大军虽然数量上占据优势,却遭到了罗宪这位武将的全力抵抗。与此同时,为了帮助罗宪缓解压力,魏国派将军胡烈率领步、骑兵二万进攻东吴的重镇西陵,面对魏国的“围魏救赵”战术,东吴陆抗等人无奈选择从永安一带撤军。也即不管是蜀汉灭亡之际,还是其灭亡之后,东吴实际上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更没有获得什么利益。而这,一定程度上也为东吴的灭亡埋下伏笔。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这意味着曹魏的正式灭亡,也即历史正式进入了晋朝时代。到了公元280年,晋灭东吴,一统天下,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2/174425.html

“蜀汉和东吴之间发生了什么 蜀汉灭亡前东吴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的相关文章

从取缔门阀到大力推广科举 武则天为什么会这么做

从取缔门阀到大力推广科举 武则天为什么会这么做

武则天为何取缔门阀?为何又大力推广科举制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则天之前的封建王朝,基本上是皇帝轮流做,士族永不倒。不管王朝如何变化,这士族家族总是能够拥有绝对的资源。他们虽然不一定会走上政治巅峰,却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武则天消灭门阀家族,是功...

徐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徐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末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四方群雄逐鹿中原争霸天下。各个地方都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比如颍川的谋士集团,曹操老家的谯沛武将集团,来自幽州的刘备、张飞、程普、韩当等等。琅琊莒人,避乱江东徐盛,字文向,琅邪莒ju县(今山...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帝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上台以后,对天下宣布,他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办法,将采用“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以后,就把他的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圣旨上,接着把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从而完成了他所说的程序。但实际上,雍正自己首先违反...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后来为何不帮韩信,反而为吕后谋划除掉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早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说明,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因为萧何而青史留名,成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同时,韩信的被杀也和萧何有直接的关系。...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初任大司马(桓温)主簿,深得桓温敬重,累迁琅邪王友、中军(桓冲)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傅谢安当政,授秘书监。以...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东晋时期大臣,权重遭忌,后举兵反叛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秦末时期刘邦担任的亭长是什么样的官职?

亭这个机构设立于战国,位置都是在各国边疆,担任防御职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有历史记载的亭长,恐怕也就只有刘邦一人。刘邦这个亭长是干什么的?究竟是多大的官呢?历史上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有人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也有的说,刘邦的亭长相当于派出所所长。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分析...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