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没钱是到底怎么办 皇帝是怎么挣钱的呢
还不知道:国库没钱皇帝是怎么挣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以前是平民出身,没有什么学问,但是非常看重教育这一方面,元至正二十五年的时候,国家还没有统一,他就在应天府的集庆路附近的地方,办了历史上之一所公立的重点大学,名字叫做国子学,洪武三年的时候,他又很快的恢复了断了很多年的乡试,洪武十三年的时候,国子学就改名为国子监,在朱棣夺走皇位之后,就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于是,明朝就有了两所公立的重点大学。
国子监是一个广出贤人的地方,按理说,招生的指标是不应该成为销售的商品,随着国家的经济实力下降,国库严重的亏空,而且朝廷很急于弄到钱财,于是就开始乱收费,只要一想到在国子监读书的人,不论成绩多么优秀,也不管家庭是什么出身,只要肯出钱,就给发录取通知书,不过有趣的是,那个朝代收取的赞助费不要现金,只收一些当时短缺的粮食以及马匹等等。
官位到了,自然什么也没了,在那个时候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像这样的招生指标,可以说是在国家历史上开了大学的风气,这里的学生,本来就因为出身和入学的方式不同,因此叫法就更为不同,比如举监,贡监,恩生等等,并且,自从招生的招标可以作为买卖之后,叫法又增加了一种,即为例监,这也是通过指标入学对学生专门的称呼。
那个时候的招生新政策出现在1450年,主张这件事的居然是明代宗朱祁钰,一场土木堡政变之后,他就成为了 *** 皇帝,但是那个时候边境的战事一直没有结束,军费上的开支非常大,上面的收入确是入不敷出,弄到钱就理所当然成为了朱祁钰的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大臣们给他出的主意是让国家多上缴一些粮食,这样才能获得进入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这个任务一出来,就连新上任的朱祁镇在内,几乎所有的皇帝都这样干过,只要国库一缺钱了,或者说粮食短缺,地方闹饥荒,都会采取这种办法,在行将的前一年,朝廷上出现过卖招生指标这种情况,而提出这一建议的,是一个叫陈龙正的人,他的建议得到了崇祯的夸奖。,后来,塌边干脆让陈龙正做了国子监的校长,就像是买官一样,古代的时候几乎都有这种卖入学名额的情况,到了清朝的时候,这种情况就成为了一种制度,但是这种乱收费的现象居然比明朝还要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