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黄承彦为什么要救困在八阵图中的陆逊?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24)9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黄承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如果要论三国最神奇的人物,当属无所不能的诸葛亮,而如果要论三国最神秘的人物,当属黄承彦。

揭秘:黄承彦为什么要救困在八阵图中的陆逊?

黄承彦是沔南名士,他有三大特点:一是才学高。他从小敏而好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和庞德公、司马徽等名流交情匪浅,在荆州一带是位很牛逼的大人物。

二是后台硬。黄承彦的政治背后非同一般,荆州高层管理人员刘表和他是亲戚关系,刘表的妻子和黄承彦的妻子是亲姐妹,而荆州水军统领蔡瑁,也是黄承彦的大舅哥,也正是因为有这样铁的关系网,黄承彦在荆州一带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三是眼光好。因为司马徽是诸葛亮的师傅,而庞统的叔父庞德公也对诸葛亮器重有加,在司马徽和庞德公的推介下,诸葛亮有幸认识了黄承彦。

相传黄承彦很早就听说诸葛亮人小志气大,机敏聪颖又才华出众,他便有心将他的学识传授给诸葛亮,而且自己的女儿与诸葛亮年龄相当,他就暗定诸葛亮为自己的乘龙快婿。可是他并没有见过诸葛亮,所以想找机会考察一下诸葛亮的才智。

听说诸葛亮随他的叔父到了襄阳,他就装扮成一个算命先生,在襄阳南门城楼下摆了一个卦摊,给路人算命看相。这天诸葛亮放学经过南门的时候,看见很多人围着个侃侃而谈的老人,都是一副全神贯注的模样。诸葛亮很好奇,便上前去看。黄承彦看到诸葛亮,便要给他算上一卦,诸葛亮却想故意刁难一下这个算命的老头。于是转身到护城河边去捉了只青蛙,握在手中问:“你说这青蛙是活的还是死的?”黄承彦大吃一惊,如果他说青蛙是活的,诸葛亮就可以用手捏死它;如果他说青蛙是死的,诸葛亮一放手,青蛙就又活蹦乱跳了黄承彦看诸葛亮小小年纪就开始掌生死之权,很是佩服。后来,他不仅将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还主动提出把女儿许配给了诸葛亮。

当然,相传当时有这么一句顺口溜,“莫做孔明择妇,只得阿承丑女”,意思就是说不要学诸葛亮一样娶丑女为媳妇。

黄承彦的女儿相貌到底有多丑?史书对其记载说了4个字一语道破玄机:黄发黑肤。的确,头发发黄,皮肤黝黑,按中国人审美传统,肯定是丑女无疑。

而且黄承彦向诸葛亮提亲时,也直接说自己的女儿相貌丑陋,而诸葛亮之所以毫无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原因很简单:一方面,诸葛亮看中了黄家所有的强大政治背景和关系网,这对他的仕途有相当大的帮忙。另一方面,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虽然长得不敢恭维主,但却是位不折不扣的才女。

因此,村民们嘲笑诸葛亮娶到了丑女,但诸葛亮却坦然对待。而事实证明,诸葛亮的决定是正确的。首先,诸葛亮和黄月英婚后的生活非常和幸福。黄月英相夫教子,是个好的贤内助。同时,她还发明了木狗、木虎等机器,后来诸葛亮受到妻子的启发,才发现了为蜀国运送粮草的木牛流马和诸葛连弩、卧龙丹等作战的工具和利器。

可以说丑妻黄月英是诸葛亮日后政治上求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有利支撑。

其次,黄承彦在诸葛亮的成长道路上果然扮演了“铺路石”的角色。司马徽为诸葛亮和庞统两大弟子打出的惊世骇俗的推广语:伏龙、凤雏,得一能安天下。其之所以流传甚广,童孺皆知,显然离不开黄承彦的大力支持和极力宣传。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和后来的三分天下。总之一句话,可以说黄承彦间接促成了蜀国的建立。

更令人称奇的是,黄承彦还做了一件令人惊叹的事:放走陆逊。

话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在川蜀之地建立蜀国后,骄傲自大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惨死,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举全国之兵伐吴,结果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大败,仓皇而逃。

陆逊在追逐刘备的过程中误入诸葛亮曾经于此摆下的八阵图,阵中飞沙走石,黑云漫天,就在陆逊仓皇不得出的时候,忽见一老者立于马前,笑曰:“将军欲出此阵乎?”这位老者,正是诸葛亮岳父黄承彦。

后来,在黄承彦的帮助下,陆逊才得以出了八阵图,逃得性命。后人对此颇有不解,认为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为什么要帮助诸葛亮的死敌陆逊逃脱八阵图?

其实黄承彦放走陆逊并非心血来潮,也并非心性善良,毕竟黄承彦对陆逊曾说了这样一句话:“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将军陷没于此,故特自生门引出也。”

这当然是表义说词,事实上黄承彦放走陆逊是在帮助诸葛亮。要知道,当诸葛亮闻知陆逊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时,当时就发出6字长叹:汉朝气数尽矣!

而诸葛亮这6字感叹也道破黄承彦放走陆逊的玄机所在。足智多谋的黄承彦显然早已洞察天下局势,东吴如果举兵深入蜀国境地,曹魏大军显然会趁机轻袭东吴,如果是这样东吴将危在旦夕,如果一旦东吴灭亡,蜀国灭亡也就是时间问题了。这就是诸葛亮深感末日来临,长叹一声“汉朝气数尽矣”的根本原因。为了保全吴蜀两国,不至于吴国和蜀国被曹魏个个击破和吞并,黄承彦才忍不住从归隐的山林中跳将出来,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了这样逆天之举,放走了陆逊。

而黄承彦之举也感动了陆逊,他事后发誓永不侵犯。而事实果不出黄承彦所料,由于陆逊及时回师,遏制住了曹魏吞并东吴的如意算盘,也间接为诸葛亮励精图治赢得了时间,这才有了后来的诸葛亮穷兵黩武、伐魏兴汉之举!

揭秘:黄承彦为什么要救困在八阵图中的陆逊?

总之,黄承彦在三国中是位神龙不见首尾的牛人,作为当地豪绅与名士,他一生没有异地出仕做官的记载,可见其淡泊名利,但他在关键时刻所做的举动,又证明他高人一等的眼界和智谋。他在细微处改变了整个三国的走势,可谓三国之一神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2/175128.html

“揭秘:黄承彦为什么要救困在八阵图中的陆逊?” 的相关文章

都是刘备麾下的谋士,那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关系如何?

都是刘备麾下的谋士,那诸葛亮与法正之间的关系如何?

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落魄人,通过乱世成长为一国之君,离不开其身边的谋臣和武将的贡献。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先主传》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颠沛多年终于占有了益州和荆州两地,算是...

诸葛恪是什么人?他身死族灭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诸葛恪是什么人?他身死族灭的下场是如何造成的?

诸葛恪出身琅琊诸葛氏,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之子,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诸葛家族,为汉末三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迹。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深受孙权信任;诸葛诞在曹魏官至征东将军,镇守淮南。今天我们来聊聊,诸葛家二代的代表人...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刘备入川后就没有再见过关羽 正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入川后是不是再也没有见过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演义中刘备入川之后,确实再也没见过关羽。而历史上,两人是见过面的。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曹操也很快就打下了汉中。曹操打汉中表面看起来虽然艰难,但实际上他并没有什么战力损失,因为张鲁最后是选择投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曹操明明是最爱惜人才的人 曹操为什么没有去请诸葛亮出山

曹操明明是最爱惜人才的人 曹操为什么没有去请诸葛亮出山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不去请诸葛亮出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每次提起三国,就不得不让人想起诸葛亮,这个能掐会算的卧龙先生硬生生为资质平庸的刘备指明了方向,还帮他建立了蜀国,甚至在他死之后还稳住了朝堂。而让人不解的是,曹操明明最为惜才,怎么会放过这样的人才反而让刘备捡...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189年-217年或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统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在逍遥津之战,他拼死保护孙权逃生,自己则是最后一个逃生的将领。官至偏将军。凌...

康熙临死前点名让一个大臣陪葬 此人到底是谁

康熙临死前点名让一个大臣陪葬 此人到底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临终前点名要一位大臣陪葬,此人是谁?康熙此举有何用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清朝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康熙为整个清朝所作出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帝王。除去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之外,还让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系,逐渐完善。也正是因为他为国家发展,...

刘封封地就在关羽附近 关羽被杀前刘封为何按兵不动

刘封封地就在关羽附近 关羽被杀前刘封为何按兵不动

对刘封的上庸就在襄樊近旁,为何他却始终按兵不动,不去援助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在战场上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夺取汉中后,刘备派他与孟达一起夺取上庸,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可就是这样一个与刘备如此亲近的人,在关羽覆亡的过程中袖手旁观,最终被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