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东晋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机会和实力都不是问题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27)130

还不知道:东晋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为了躲避战火,大量北方士族、士大夫及平民百姓都背井离乡逃往南方,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衣冠南渡”。

公元316年,匈奴贵族刘曜率军攻破长安,西晋灭亡。次年,已提前“南渡”到建邺(今南京)的原西晋琅琊王司马睿宣布登基称帝,改元建武。历史上将这个由司马睿在南方建立的政权称之为东晋。

揭秘东晋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机会和实力都不是问题

东晋国祚共延续了一百零三年,与其处于同一时代的则是占据中原地区的十六国政权。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十六国相比,东晋政权较为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分裂。然而令人颇感不解的是,尽管中原地区的诸多政权相互厮杀,乱成了“一锅粥”,可是东晋统治者却并没有把握好机会收复中原故土,期间虽然组织过几次北伐,但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么问题来了,东晋为什么无法统一全国呢?

东晋立国之初的统治阶层多数都是从北方“南渡”而来,在南方的大家族眼中,包括皇帝司马睿在内的这些北方人都是不怀好意的“入侵者”,因此统治阶层在当时的南方受到敌意是可想而知的。最终,丞相王导代表北方移民集团以高官和爵位作为条件,成功说服了大多数有影响力的南方家族支持新政权。在这些根基深厚的大家族带动下,其他南方精英也随之迎合,东晋政权这才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然而,对东晋统治者而言,与南方大家族和解只是千难万险中的之一关。公元322年,控制着长江中游地区的王敦(王导堂兄)发动叛乱,并率军进入都城,掌控了朝廷。两年后,王敦病死,司马家族这才重掌皇权。

公元327年,负责防卫淮河一线的东晋将领苏峻起兵反叛,并一度占领都城,控制朝廷。后来在名将陶侃的讨伐下,苏峻兵败被杀。陶侃因在平叛中的卓越表现而位极人臣,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的实际控制人。

公元347年,军事家族出身的桓温率军溯江而上攻灭了占据蜀地的成汉政权,这场胜利给桓温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声望。在此后二十多年时间里,桓温掌控了南方的政治。

从上面这几起事件中可以看出,司马家族虽然在名义上是东晋的更高统治者,但军事集团将领却在朝廷中拥有非常强势的话语权,皇帝在很多时候反而成了弱势的一方。

揭秘东晋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机会和实力都不是问题

桓温掌权后,东晋进入了相对的稳定时期,此时朝廷内部开始有人提议收复北方中原故土。然而,这项提议却引起了很大争论。首先,原来从北方“衣冠南渡”的世家大族都已经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他们生活在南方舒适的庄园里,并在朝廷中担任清闲的要职。对于这些“官二代”、“官三代”而言,所谓的中原故土只是一个书本上的概念,并不存在什么乡土情结,因此是否要以举国之力开展北伐是一件需要商榷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支持北伐必然要授予以桓温为首的军事集团将领们更大权力,一旦北伐成功,桓温等人的威望就要凌驾于皇权之上,重新统一全国对现在的朝廷来说意味着灾难。而即便北伐失败,掌握着“刀把子”的将领们也存在发动叛乱建立军事王朝的隐患。因此,从皇帝到朝廷上的绝大多数文官,都是北伐收复中原这项提议的强烈反对者。

事实上,大家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桓温在执掌大权后,便对北伐之事表现地过分热情。以他当时的名望、地位,如果再加上一场定鼎乾坤的大胜,恐怕就没人可以阻挡他的称霸之路了。朝廷知道桓温的心思,但也不敢强加阻挠,于是就采取了拖延的态度。

后来,桓温还是以自己的权势力排众议,先后发动了三次北伐战争。然而由于东晋内部没有形成共识,因此北伐军队的实力大打折扣,三次北伐皆未达到预期目的,桓温的声望也因此受损,其夺取帝位的野心终究没能实现。

从桓温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在北方十六国大乱斗期间,东晋统一全国并非是没机会、也不是没实力,而是朝廷中除了军事集团之外,没人愿意北伐,也没人支持北伐。如果收复中原故土的代价是江山易主,那对东晋统治阶层而言,统一全国又有什么意义呢?

参考文献:《晋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2/175631.html

“揭秘东晋为什么没有能统一天下 机会和实力都不是问题” 的相关文章

关羽在败走麦城的时候 刘备为何会视而不见

关羽在败走麦城的时候 刘备为何会视而不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败退麦城,为何刘备视而不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三国演义》里,关羽与刘备是结义好兄弟。结果,关羽失守荆州却孤立无援。为何刘备却视而不见?究其原因真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都知道桃园三结义里,刘备、张飞和关羽三兄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美好誓言。而...

历史上秦日纲与石达开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秦日纲与石达开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在太平天国诸多名将中,石达开是最具有传奇色彩。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1847年,石达开和秦日纲先后受洪秀全相邀,同谋起事。巧的是,石达开和秦日纲还都是贵县人。要知道,在太平天国将领中,多数还是来自紫荆山根据地一带。照理说,石达开和秦日纲这两个老乡,应该抱团取暖才对。可是,让人万万...

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雍正时期贪腐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 雍正时期贪腐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对雍正给大臣发的养廉银是工资的几十上百倍,为何贪腐之风愈演愈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在民间野史中,他是一个残暴不仁、凶狠暴戾的魔头,设立“血滴子”残害忠良,还曾伪造遗诏,弑兄杀弟,逼死生母。史学家早已证实,这些传言大都是毫...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灭掉赵国会怎样?

历史上,白起曾经提出一股作气灭赵的建议,当时秦王未采纳。那么白起当年要是“不受君命”,直接在长平之战后灭掉赵国会怎样?历史会改写吗?秦国攻击韩国野王,使得上党郡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为了破财免灾,向秦国请求割地求和,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但是上党郡郡守冯亭不尊王命,主动献城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

程秉: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儒学家,孙权对其极为礼待

程秉: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儒学家,孙权对其极为礼待

程秉(生卒年不详),字德枢,汝南南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儒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起初跟随郑玄,后来北方荒乱而到交州避难,期间与刘熙考究五经大义,因此通绕五经。后来交趾太守士燮任命程秉为长史。吴大帝孙权听闻程秉的名声,于是以礼征召他,程秉到后,被任命为太子太傅。黄武...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对西汉齐国: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七国之乱时为何毫无存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3年,刘邦在垓下之战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后世人都说,项羽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都是因为他当初开历史倒车,搞了分封制。现在,同样的问题摆在了刘邦的桌案前。现在有这么一大帮脑袋...

历史上常遇春死后,他的后人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上常遇春死后,他的后人都是什么下场?

常遇春,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其中,最顶级的公爵封了六位(死后追封的不计)。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常遇春长子)。其实,这...

李世民为什么会立李治作为太子 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

李世民为什么会立李治作为太子 李世民出于什么考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为啥立年幼的李治为皇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有十四子,李世民的第九子是李治,贞观十七年四月初七,李治成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初,李治登基为“唐高宗”。众所周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还有李世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