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01)140

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唐军扫灭群雄,包举宇内,先后消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辅公袥、梁师都,平定东突厥和西域诸国,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天可汗”政治联盟。

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

在李世民的治下,唐朝达到了之前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李世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唐军之所以如此强大,其实得感谢府兵制度。

府兵制并非李世民首创,它酝酿于北魏、创建于北周、成熟于隋朝、兴盛于唐朝。

可以说,李世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起了府兵制。然而,府兵制虽能统一天下,却不能长盛不衰,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即走到末路,成了不得不舍弃的鸡肋。

曾经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

公元749年,“折冲诸府无兵可交”,府兵制宣告结束。那么,存在了将近两百年的府兵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灭亡的呢?

一、唐朝之前

公元543年,西魏、东魏爆发邙山之战。

此战,西魏大败,六万精兵毁于一旦。战败后的大将军宇文泰痛定思痛,开始改革军队,“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从而拉开了创建府兵制的大幕。

公元550年,宇文泰模仿北魏的八部落制度建立府兵制。

最初的府兵制是一个金字塔式系统,更高军事领导层是八大柱国:宇文泰、元欣、于谨、赵贵、李弼、李虎、独孤信、侯莫陈崇。宇文泰是八大柱国领袖,总揽全局,元欣是西魏宗室,没有实权,因此真正领兵的是后六人。

曾经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

其中,六柱国、十二将军、二十四开府是府兵制的核心,而底下的兵员则来源于地方武装势力。

邙山之败后,原先鲜卑主兵、 *** 务农的社会架构被打破,宇文泰不得不从民间吸取兵源,化民为兵。

刚开始,征兵的对象是富农,三丁抽一,士兵可以免去相应的赋税、徭役。后来兵源紧张,甚至发生武帝灭佛,把佛寺里的僧众和土地释放出来,以扩充兵源和财政。

可以说,西魏—北周的府兵制是在强大的东魏—北齐的压力下,不得已而催生的。

值得注意的是,府兵的装备如弓、刀是自备的,甲、槊等武器则由 *** 提供,这也是为什么征兵对象是富农的原因,也才会出现花木兰替父从军时要逛一圈街的情况:“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曾经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

隋朝时期,杨坚对府兵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兵农合一。

最初的府兵是职业军人,兵农分籍;到了隋朝的和平时期,杨坚把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起来,“垦田籍帐,一与民同”。

从此,府兵结束了战乱时期居无定所的状态,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兵”。

不过,从府兵制和均田制结合的那一刻开始,府兵制衰败的隐患也被埋下了。

二、大唐盛世

贞观时期,李世民再次改革府兵制,改军府为折冲府,折冲府设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各一人以及长史、兵曹、别将各一人,全国总共设置634个折冲府。

其中光是关中就有260多个,这是出于唐朝廷“据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战略考量。

唐朝府兵的职责主要是宿卫京城和轮戍边防,前者主要来自离长安较近的折冲府,包括著名的十六卫,后者来自于全国各地。

征兵对象仍然是较为富裕的农民,“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材力又均,先取多丁”;调兵需要皇帝的敕书和兵部的虎符,统兵则由临时任命的将领担任。

唐 *** 为了避免将领拥兵自重而采用的模式,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各回各家。

曾经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

府兵制在李世民治下达到了顶峰,李世民曾经骄傲的说“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这是府兵制带给李世民气吞山河、威震四方的底气。

但高宗、武则天时期,随着战争的减少,“府兵之法浸坏”,出现了士兵逃亡隐匿现象;

高宗、睿宗统治的奢靡腐朽时代,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就日渐衰微了;

到了玄宗时代,府兵制终于走到了穷途末路,“折冲诸府无兵可交”。

此后,府兵制被募兵制取代,而据守一方的藩镇势力则在掌握了财政、行政大权的基础上一手掌握募兵制,造就了藩镇割据时代。

在唐朝,府兵制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制度下的士兵也经历了由尊崇到卑贱的地位转换。

唐初,府兵制下的士兵地位很高,某些重要职位只有世家子弟才有资格入选,甚至发展到“柱国子有白首不得进者”。

曾经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

同时,士兵还可以获得勋田和勋官,免除一部分租庸调,是帝国的宠儿。但此后,府兵制逐渐衰微乃至土崩瓦解。

从西魏、北周、隋、唐,府兵制存在了将近两百年,它曾经帮助北周灭北齐,帮助大唐建立基业、开疆扩土,一度是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助推器。

可惜的是府兵制和均田制相伴相生,均田制破坏后,府兵制也就崩溃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3/176044.html

“征服天下的府兵制,为何在盛唐反成了鸡肋?” 的相关文章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爱权如命,却为何早早让位给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首先,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把大清王朝带上了巅峰。同时,乾隆对于权利过度痴迷,做了那么多年的统治者,甚至不愿意离开政治舞台。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便...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对论领兵打仗的本事,樊哙远不如刘邦,为何敢在鸿门宴朝项羽瞪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知名度很高,鸿门宴上朝项羽吹胡子瞪眼,是樊哙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实际上,樊哙领兵打仗的本事,在汉初名将中,并不突出,且不说完全没法跟淮阴侯韩信比,也没法跟英布、彭越、卢绾、刘贾等...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还不知道: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会指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辅佐新皇帝顺利登基,那些辅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称为托孤大臣。古代的托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托孤...

夷陵之战刘备被围困时,关兴和张苞为何没有冲杀出去?

夷陵之战刘备被围困时,关兴和张苞为何没有冲杀出去?

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刘备伐吴,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结果被孙权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彻底击败,刘备全军覆没,狼狈败走。关兴、张苞和傅彤保护刘备,被陆逊大军团团围住,死死困在马鞍山,关兴、张苞突围,被乱箭射回,都受了重伤,根本冲不出去。危机时刻,赵云率军...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蜀汉灭亡后刘禅作为亡国之君 司马昭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为什么司马昭要优待刘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灭亡后,司马昭之所以优待刘禅,不杀他,也是从当时的形势考虑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刘禅主动开城投降。当邓艾从七百里阴平崎岖小道,偷偷深入蜀汉后方,其三万之军,也不过两万来人,再经绵竹之战,曹军...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廖化是如何得到司马懿的金盔的?发生了什么?

廖化是如何得到司马懿的金盔的?发生了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用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司马懿模仿诸葛亮,也照样仿造,比葫芦画瓢,现学现卖,结果,被诸葛亮用计夺了粮草。司马懿听说之后,率兵来救,在半路上被张翼和廖化截住杀败,司马懿单人独骑逃走,廖化追杀司马懿,司马懿丢下头盔,用金蝉脱壳之计逃走,廖化缴获了司...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