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时候的打仗并没有像电视剧的那样 他们都是怎么打的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18)130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战争,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现在的古代电视剧因为其娱乐性质的局限、导演剧组的不专业,通常都是这样拍摄战争戏的,将领喊了声冲锋,后面的士兵就嗷嗷的冲上去了,然后各自为战,互相乱砍,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根本就不是。

其实我想说的是,古时候打仗,即便双方军服完全一样,也照样可以打!而所造成的误伤并不会比现代战争多,甚至更少!

古时候的打仗并没有像电视剧的那样 他们都是怎么打的

原因有以下几点:

结阵与熟脸。

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古时候打仗是要结阵列方的。

我对具体的列阵人数并不清楚,但可以举个例子。

打个比方,有个千夫长,假设其手下是1000个人。那么这1000人还应该再选出10个百夫长,百夫长下面再分,最小单位为10人或者5人。

那么平时训练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来进行训练的。

我没当过兵,但当过兵的应该知道,5人或者10人长期在一起训练,时间一久相互之前就会有一种认可和被认可感,说简单点,即便感情不怎么样,至少10人都混了个脸熟。这10个人,长时间在一起,对相互的不管是声音、还是体型都会逐渐的熟悉起来,很多时候,你只需要听声音就可以区别谁是谁。时间再长点,在100个人的队伍里,你即便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叫出名字,但经常打着照面,100人之间,大家也会慢慢脸熟。偶尔你还会认识别的百人队伍里面的一些人和他们的小圈子。这些大家都应该可以理解。

这最基础的5人或者10人最后组成百人方阵,百人方阵再和其他的百人方阵共同组成1000人方阵。因为最下面的10人或者5人因为长时间在一起训练、吃喝、睡觉,毕竟会产生战友之情,这种战友之情成为一种纽带紧紧的维系着10人的关系,哪个小弟被别的队的人打了,其他人都会替身而出去帮忙,当过兵的应该都深有体会。

打仗的时候,这5人或者10人按照军队统一下来的方阵制度和另外9个队伍结成密集型方阵,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10人士官会随时和自己相邻的10人队伍领队进行协调沟通,随时根据上级下达的命令和战场情况,对所属10人下达作战指令,即便自己所属的百人方阵被冲散,5人队、10人队由一个人带领,大家仍然要保持团结,谁摔倒了、谁掉队跑不动了,其他人都要拉一把,不行的还活着的就背着也行,除非特殊情况,反正不丢下,5人生死同心。如果方阵被冲散了,士官会指挥次级小方阵尽快归队,重新结成方阵,不行就和其他10人队伍结成临时小阵型。而这些在平时的时候应该都会模拟训练。

而在打仗或者训练的时候,百人方队通常都有统一的长期或者短期口号,用以鼓舞士气,如:“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之类。和敌人相遇的时候,敌人的方阵也在喊着其鼓舞士气的口号。

而打仗的时候,是不会出现电视剧里面互相杀成一团,各自为战,互相乱砍的情况的,如果真的出现哪一边单兵各自为战的情况,那不好意思,说明这边的战阵已经被冲散或者溃散了,这边已经败了。试想,如果和你结队的其他人万一都被冲散了或者战死了,就你一个人身在没有照应的在乱军中,你会慌么?没有人看着你的后背,你还有什么勇气在如此混乱的局面里面杀敌,真出现这种情况,落单的士兵早就跑了!

举几个古代打仗结阵的列子:

打仗之前为什么要说,退后者斩?就是怕一人逃跑带动其所在的5人队伍也跟着跑,然后再蝴蝶效应导致整个方阵溃散。

打仗的时候为什么要求出奇兵?而不是简单的正面刚一下就完事?就是为了力求奇兵的突然出现打乱敌方战阵,从而产生较大的波浪效应,使敌方整个战阵全盘崩溃。古代时候出现很多以多对少的局面,但往往人多的一边更小心,不随便贸然进攻,就是因为自己人多,结阵也多,稍微有点错误,就会导致 *** 。中国古代不少以少胜多的战役或者战斗就靠的这个。

结阵能力也是将领能力的表现,刘邦和韩信说,我只能带10万人,你能带多少?韩信说多多益善,这里能带多少其实就是指将领的结阵能力。这里可见古时打仗,结阵是多么重要,而指挥结阵也不是你张三或者李四来就可以做好的,古时为将也不是你鞭子一指,小兵们冲就完事的。

为什么有些兵家不求兵多而求兵精,一个原因,就是“人多了,指挥结阵麻烦!”

为什么遭遇战上步兵这么难打骑兵?就是因为步兵结阵后保持阵型移动缓慢,骑兵可以发挥机动性来促成更多的战机,而步兵方阵很难跟上骑兵的节奏进行移动,只能被动防守,但骑兵很少会跟结成密集阵型的步兵方阵来打硬的,只需要到处游走,跟你打游击,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什么的,步兵由此往往顾此失彼,最终暴露出你的弱点,一瞬间的击打就让你整个方阵 *** ,最后全盘击杀。

所以,因为范围脸熟的连环纽带和密集结阵的原因,敌我双方都被很明显的划分开了。

口令和旗帜

看三国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张飞手下有人举着“张”的大旗,关羽手下就是“关”的大旗,还有其他的如“曹”“刘”等等。

这些大旗一是向敌人和友军自报门号,一是凝聚自己手下士兵。

不同阵营的大旗颜色或者款式通常会有较大的区别,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手下兵将们“跟着走”,另一个目的也是在列阵对敌的时候,告诉友军或者上级,“我们还活着”。

旗子可能会每100个人一根百人旗,然后1000人又一跟旗。这个旗子也是他们百人队或者千人队的标识,试想在战场上,大家身高差不多,如果都不配备旗帜的话,总指挥就难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敌我在战场犬牙交错的形势,做出正确指挥。

因此,打仗的时候,大旗必须拼死保护,如果旗手战死,那么就由其他活着的人继续抗,直到最后一个人,这样才代表你这个方阵被消灭了。而如果你的方阵人没死光,旗子先没了,那么自己的友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都会默认你这个方阵已经灭了,其队员和指挥心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从而动摇全军军心。

而每个方阵除了旗子,通常都会被冠名,如:龙虎、山鹰之类等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3/178929.html

“古时候的打仗并没有像电视剧的那样 他们都是怎么打的” 的相关文章

赵姬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赵姬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帝太后赵姬,战国时期秦庄襄王王后、秦始皇生母。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赵姬是战国末期的一位传奇女性,她既是庄襄王时期的秦国王后,也是秦王政时期的秦国太后。但关于赵姬的出身来历,却一直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她是战国贵族家的千金小姐,也有人说她是沦落风尘的歌姬,那么赵姬到底是什么出身...

李世民敢逼李渊退位 朱棣为何不敢学习李世民

李世民敢逼李渊退位 朱棣为何不敢学习李世民

对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逼朱元璋让出皇位,架空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虽说都是夺嫡上位,但这玩意不能简单类比,朱四羡慕李二的“容易”,李二还羡慕朱四的“快意”呢。二人的地位不一样,李二是“二皇帝”,朱四是“边将”李渊举兵的时候已经51岁了,那年李建成27岁,李世...

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前一天 崇祯皇帝又在做什么

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前一天 崇祯皇帝又在做什么

还不知道: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祯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李自成攻入紫禁城时,绝望的崇祯皇帝挥剑砍杀了儿女及后宫妃嫔,并在煤山之上,歇斯底里地大声户号: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随后便在一颗歪脖子树下,自缢而死,留在他身边随他一同自尽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不过...

诸葛亮双腿不是很健康吗 诸葛亮打仗为何总坐轮椅

诸葛亮双腿不是很健康吗 诸葛亮打仗为何总坐轮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双腿健全,为何出征时总要坐“轮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堪称“智多星”一般的人物,但若说到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位那便非诸葛亮莫属了,宋代项安世曾在《伏龙山诸葛祠堂》一诗中写道:“羽扇白纶巾,堂堂六尺身。 我评秦汉下,...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胡皇后在朱瞻基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后来因无子被废后。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胡善祥,她被明宣宗朱瞻基废黜后,就受到了张太后的同情。此后宫中但凡要举行宴会活动,张太后就会把胡善祥引到孙皇后的上首去坐。这也是对明宣宗无声的抗议。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上...

刘永: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刘禅为何逐渐疏远他?

刘永: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刘禅为何逐渐疏远他?

刘永,字公寿,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之弟。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章武元年(221年)六月,封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甘陵王。咸熙元年(264年),蜀汉灭亡,刘永被迁往洛阳,被任命为奉车都尉,...

曹操把对貂蝉送给关羽 貂蝉为何第二天就死了

曹操把对貂蝉送给关羽 貂蝉为何第二天就死了

你真的了解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没想到第二天她却死在关羽府上的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99年,斩杀吕布后,曹操将貂蝉送给了关羽,貂蝉满心敬畏,终于有了依靠。当晚,貂蝉入府,关羽正秉烛夜读,见状,貂蝉翩翩起舞,关羽突然站了起来,拿起青龙偃月刀,手起刀落……199年,曹操联合刘备,讨 伐...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有个大姐叫金俗,是汉武帝母亲王娡和金王孙的孩子。虽说金王孙是个农民,但他勤劳肯干事,因此一家三口过得还算安逸。不曾想金俗的外婆臧儿跑去卜卦,听算命的说,王娡的命贵不可言。贪慕荣华富贵的她自然信以为真,便强行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