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西晋亡国的八王之乱的人是谁 分别是哪几个呢
还不知道:八王之乱是哪八个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他分封宗亲和士族,把司马家族都扶持为特权阶层。尤其是镇外藩王享有高度自治的军政大权,为司马家族的内斗奠定了军事基础。
八王之乱指的是,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弟弟司马孚的孙子),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孙子),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四儿子),赵王司马伦(司马懿九儿子),齐王司马冏(司马懿重孙子,司马攸儿子),楚王司马玮(司马懿重孙,晋武帝五儿子),长沙王司马乂(司马懿重孙,武帝六儿子),成都王司马颖(司马懿重孙,晋武帝第十六儿子)。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长子司马衷继位,成为西晋第二位皇帝晋惠帝。惠帝司马衷不仅没有才能,而且还是一个智障人士,可武帝还是坚定的立他为储君。司马衷继承大宝后,朝廷大权都集中在辅政大臣杨峻手中,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出一计谋,借楚王司马玮之手杀掉了外戚杨峻。
杨峻死后,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成为惠帝的辅政大臣,贾氏还是没能捞到权力。她假传惠帝密旨让司马玮派兵把司马亮还有卫瓘都给宰了,接着再下旨诛杀流泪满面的司马玮(死的憋屈)。
掌握实权后的皇后贾氏觉得惠帝的儿子是个威胁,就想尽办法把皇太子司马遹给做掉了。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的贾氏,没想到很快就东窗事发,赵王司马伦利用此事诛灭贾皇后三族,成为中央政权实际控制者。
司马伦,本事不大,野心不小。他先干掉和自己敌对的淮南王司马允,再逼迫惠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由于司马伦胡作非为,亲小人,远贤臣,各地拥兵自重的藩王对他多有不满。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联合起兵讨伐司马伦。
几场硬仗打下来,司马伦寡不敌众,乖乖的退下帝位,再次把惠帝拥上大宝,他自己则跑到金墉城老神在在的盘着。不久,在梁王力谏下,赵王司马伦被朝廷砍了脑袋。
司马冏讨逆有功,成为朝中仅次于惠帝的实权派,关键是司马冏容易得意忘形,没有把惠帝放在眼里。司马冏沉迷美色,行事嚣张,这又给了其他不安分的藩王,找他茬的机会。
河间王司马颙接到密诏,于是兴兵讨伐洛阳的司马冏。作为内应的长沙王司马乂以奉诏讨贼为由,率军和司马冏短兵相接,干掉了齐王司马冏。司马乂诛杀了齐王的党羽,接着掌握了朝廷大权。
司马颙自己没捞到好处,却见长沙王司马乂独揽独揽,心中气不过,于是他几次派杀手行刺司马乂,可是都没有成功。之后司马颙干脆再次联合成都王司马颖,举兵攻打洛阳,在司马乂的强力抵抗下,一直没能拿下洛阳城。
两军相持到第二年,洛阳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秘密联络守军骨干,偷偷把长沙王给绑了,连夜送给了司马颙,司马乂被他一把火给烧烤了。占领洛阳之后,司马颖加官进爵,官至丞相,他不满于此,强迫惠帝废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弟,作为龙位下一任继承人。
对于司马颖的专权,东海王看不下去了,纠结十万大军准备讨伐司马颖。两军在荡阴交战,司马越兵败逃走,惠帝被司马颖控制住。
得知大哥败北,司马越弟弟司马腾联合乌丸等异族攻打司马颖。司马颖在众多势力打击下大败,他带着惠帝从邺城逃回洛阳,此时的洛阳已经是河间王司马颙的地盘。司马颙废除司马颖的“皇太弟”名头,把他赶走了(回了封地),自己独揽朝政。
司马颙让惠帝下旨招远在东海的司马越来中央当大官,官职为太傅,司马越坚持不受。不久,司马越率领大军征讨司马颙,一番较量后,司马颙不是对手,从长安城出,逃往太白山去了。
司马越率领各路人马以及鲜卑诸将进占长安城,然后带上惠帝,一路“护送”回洛阳。惠帝到了洛阳后,下令追杀司马颖。封司马越为太傅,从此司马越把持了朝政大权,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到公元307年,惠帝驾崩,司马衷弟弟司马炽继位(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下诏河间王司马颙来中央效力,司马颙不疑有他,于是就奉诏而来。谁能想到,半路上被人伏击,连同他三个儿子在内都 *** 掉了(绝了后)。
八王争权十几年,相互之间杀来杀去,把司马懿父子打下的底子挥霍完了。西晋王朝,百业凋敝,民不聊生,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已经力不从心了,把一个原本欣欣向荣的王朝推向濒临毁灭的边缘。
西晋内部的长期战乱,使得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不断壮大,对西晋王朝构成严重者威胁。公元311年,辅政的东海王司马越病死,匈奴尽起大军来攻洛阳,各地拥兵自重只是象征性的勤王,导致洛阳被匈奴攻陷,晋怀帝被俘虏。
两年后,怀帝被毒杀,西晋灭亡。
从此,天下战乱再次开启,匈奴、鲜卑、羯、氐、羌各族在整个北方建立了几十个国家!五胡乱华,伏尸百万,最黑暗的动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