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科举史上之一冤案:状元被杀,考官流放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4-07)230

高考公平与否,一直是中国人热切关注的一个问题。

历来,边远地区加分、不同省份高考难度不同,一直是考生和家长的心病。“为什么不能全国一张卷子,统一排名?”

尤其是山东、河南、江苏这些大省的学生,更是觉得冤屈:凭什么我们必须在高考中面临“地狱模式”?

太阳底下无新事。在六百多年前,有一桩“中国科举之一冤案”,已经道尽了缘由。

在那场冤案中,才华冠世的状元被车裂,公正严明的考官被直接处死,其余高中皇榜的考生也全部被剥夺功名。

而一手制造这场冤案的,正是身为天子的朱元璋。

他为什么要把帝国更优秀的士子踢出皇榜,而选定了另一批才华远远逊色于他们的人?

巨大的不公背后,隐藏着一个无奈的真相。

清白正直的读书天才,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取状元,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落得了身首异处的下场……

满身的才华,引来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杀身之祸。

有人说,陈安阝(fǔ)是历史上最倒霉的状元。

陈安阝,字安仲,福建长乐人。和同时代的读书人相比,陈安仲绝对称得上是令人称羡的“别人家的孩子”。

他5岁开始读书,天资聪慧,自幼就被称为“神童”。

少年时代的他,已经博览群书,几乎过目不忘,成为“闽南十才子”之一。

如果是在现代社会,陈安仲这样的天才可能会有很多出路:科学家、商业精英、知名学者……但是在当时,他只有一条路:通过科举去做官。

“学而优则仕”,是那个时代所有读书人的梦想。科举对于当时的士子,就相当于高考对于现在中国学生一样重要。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二月,陈安仲和众多的士子一起参加了大明帝国的科举考试。

这场考试的主考官是刘三吾,向来以清白坦荡而闻名于世,是深受明太祖信任的文臣。

刘三吾秉承着为国家选拔英才的决心,以才学为唯一标准,录取了51名士子为新科进士。

放榜之后,才华横溢的陈安仲高居榜首,成为了人人艳羡的状元郎。

其余的50名士子,也都是万里挑一的人。

然而,面对这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结果,明太祖朱元璋却勃然大怒。

科举史上第一冤案:状元被杀,考官流放

作为君主,自然希望“天下英才入吾彀中”。朱元璋反常的雷霆之怒,是因为有人告诉他,这场考试根本就不公平,存在舞弊现象。

理由很简单,这次录取的51名士子,全部都是南方人。

北方士子,无一例外,全部名落孙山。

“难道北方更优秀的士子,也比不上南方士子中的第51名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北方的读书人都十分不满,聚集在街头巷尾议论此事,并去礼部衙门大闹,事情很快传入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耳中。

朱元璋马上下令彻查此事。

他派出了以张信为首的12名文官,对参加考试的所有试卷进行复审,把真相调查清楚。

谁知张信等人在仔细审阅试卷之后,给出了一个令朱元璋瞠目结舌的答案:刘三吾是公平公正的,北方士子的文采确实很差,比不上南方士子。

南方士子的第51名,水平要远远高于北方士子的之一名。

张信把北方士子的很多试卷都呈送到宫里,朱元璋看了之后,发现很多北方的读书人不仅文章写得差,还不知道避讳,屡有犯禁之语。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本该尘埃落定,但是朱元璋却做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

他非但没有怪罪北方士子造谣、犯禁的行为,反而下令处死秉公办事的考官张信等人,把主考官刘三吾流放边疆。

朱元璋大笔一挥,把这次高中皇榜的南方士子全部革除功名,状元陈安仲则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最终被杀。

之后,朱元璋亲自出题并阅卷,重新主持了考试。

这次的新科进士名单由朱元璋亲自圈定,所有中榜的士子都来自于北方。具有真才实学的南方士子,面对皇帝公然的偏心,只能打掉牙和血吞。

皇帝的这种偏心,打破了“择优录取”的原则,而是让“北方人优先”成为了潜规则。

同样是大明王朝的读书人,仅仅因为地域的不同,就要遭遇如此天上地下的不同待遇,这让人情何以堪?

到了朱元璋的孙子明仁宗在位时期,这种对北方士子的偏袒甚至成为了一种制度

仁宗皇帝规定,分地区选取新科进士。南方地区选60名,北方地区选40名。

表面上看,南方士子沾光,多了20个名额,其实不然。

如果全国一张卷不分地区的话,南方人至少能凭借自己的才学占据80%左右的名额。

明朝皇帝为什么要制定如此不公的考试制度?

这是很多人共同的疑惑。

明太祖朱元璋自称是“淮右布衣”,算得上是南方人,他发迹、定都也都是在南方,为何却对当时不争气的北方士子如此偏爱?

太祖皇帝不是昏君,他不会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做出一个看似昏了头的决定。

他知道,那些被他革除功名的南方士子是冤枉的;

他知道,北方士子确实水平低、普遍比不上南方士子;

他知道,被他处以极刑的考官张信等人是秉公阅卷的;

他知道,无辜死去的状元陈安仲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才子;

但是即使他知道所有的真相,他还是不会改变自己的决定。

因为,他是天下之主,要考虑的绝对不是一场考试是否做到了绝对公平,而是要考虑整个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当时的主考官刘三吾在向太祖皇帝辩白的时候,曾经说过,北方地区多年战乱,所以士子们无心专注于读书。而南方地区繁荣富庶,因此文化昌盛,士子们文章普遍写得好。

殊不知,刘三吾的这番辩解,触动了朱元璋的心事。

朱元璋出身寒微,在乱世中身经百战才登上天子之位。他太清楚北方的境况了。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北方贫穷,老百姓在战乱中连吃饱饭活下去都是种奢望,怎么可能拥有南方人那种得天独厚的读书环境呢?

全国范围内不分地区、统一出卷统一排名,这种看上去最公平的录取方式,其实对于北方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因为,起跑线不一样,怎么可能跑得过南方人呢?

如果北方士子长期无人能够通过科举进入庙堂,那么久而久之,北方人必然会对大明帝国感到心寒和失望,认同感越来越差。

要知道,当时的明朝虽然把元朝皇帝赶到了蒙古,但是元朝的皇帝并没有彻底死心,蒙古铁骑随时准备伺机攻打大明,重新主宰中原。

而北方地区,由于曾经长期是元朝统治的腹地,人心不定,很多百姓对元朝依然有着归属感和认同感。

朱元璋必须得到北方人的拥护。

如若不然,整个国家很可能会再次陷入动乱之中。

洪武三十年的这场科举冤案,并非是朱元璋对南方人冷酷无情,而是出于为整个帝国考虑的无奈之举。

巨型国家治理更加困难,区域差异导致考生的素质肯定存在差别。

如果仅从选材的角度来看,考试公平无疑是最可取的,分数高,蕴含着能力强的意味,所以,谁分高就应该谁上。

但考试从来不是仅仅是一个考试问题。一是,对国家来说,考试有促进教化,增强落后、边疆地区向心力的功效,必须保持一定的区域公平。二是,对家庭来说,教育还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

所以,考试公平、区域公平之间一直存在冲突。

被处死的张信,被流放的刘三吾,他们都是满腹经纶的儒者,懂文章,却没有看透这一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4/182461.html

“科举史上之一冤案:状元被杀,考官流放” 的相关文章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刘备入主蜀汉地区本就美女无数 刘备为何还要娶一个寡妇

还不知道:刘备拿下成都后,坐拥美女无数,为何偏偏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吴氏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经过大半辈子的努力,终于在公元214年5月占领成都,取代刘璋成为了新的益州之主。我们在看《三国志蜀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成都美女如云,刘备为何娶了一个死了丈夫的...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江东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对江东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汉室宗亲为何只有他成就大业

刘备身份为什么遭受到怀疑 汉室宗亲为何只有他成就大业

为何刘备的出身至今遭到怀疑?汉室宗亲数十万,唯独他成就了大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人只知道刘备是汉室宗亲,其实刘备所在的楼桑村全村村民,基本都是汉室宗亲!不光楼桑村,在东汉末年,类似楼桑村这种以刘姓子孙为主体的村子里的村民,基本也都是汉室宗...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安世,西汉大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安世是汉初著名酷吏张汤之子,因擅长书法被安排到尚书台供职。他“精力于职”,经常主动放弃朝廷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点,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学习上。天道酬勤,凭着勤勉努力和超群记忆力,张安世得以脱颖而出:汉武帝巡幸河东时,随身携带的书箱不慎遗失三个...

襄阳公主:唐顺宗李诵之女,她为何被驸马告发?

襄阳公主:唐顺宗李诵之女,她为何被驸马告发?

襄阳公主,唐顺宗女,母不详。下嫁义武军节度使张茂昭之子张克礼,又与薛枢、薛浑、李元本私通,遭丈夫告发后,被侄子唐穆宗软禁于宫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襄阳公主,唐顺宗女,母不详。公主嫁张克礼。唐顺宗只做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他有十一个女儿,大都没有故事。只...

赵允初: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虽风雨不废

赵允初: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虽风雨不废

博平郡王赵允初,北宋宗室,宋太宗之孙,周恭肃王赵元俨之子。勤于朝会,官至宁国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天圣二年二月,赐名允宗,授右千牛卫将军。明道元年十一月,改左领军卫。二年十月,领光州刺史。景祐元年三月,改和州。二年十月,进汝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