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翱与端砚玉带生砚,避缉捕独与玉带生结伴
谢翱与端砚“玉带生砚
玉带生砚。资料图片
谢翱(1249~1295),字皋羽,号晞发,谥乐耕,原籍长溪(今福建福安),宋末爱国诗人,揭阳等地谢氏开基祖,有《晞发集》等诗文集传世。玉带生,古砚名,原为宋末爱国诗人刘辰翁赠予右丞相信国公文天祥(号文山)所藏端砚,后文丞相赠与谢翱,谢翱传世诗文多以玉带生而出。
凭玉带生砚墨写就悼文相名篇
景炎元年(1276)五月,宋端宗在福安登基,时义士云集,勤王之师为文天祥信国公等所辖,谢翱激于义、倾家资、率义兵,仗策文相门下,署咨议参军,随之转战闽、赣、粤。据元代杨维祯《玉带生传》载:“玉带生者,宋文丞相家藏研也。后传于其客冬青谢先生翱,翱殁,幸归于予。”文丞相“提刑浙西,器而聘之,呼以玉带生而不名。”清代徐沁《谢皋羽年谱》载:“初,文公有端砚一方……后赠先生(注:指谢翱)。”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文学家朱彝尊《玉带生歌》有“玉带生,文信国所遗砚也……当年文墨宾,代汝一一数:参军谁?谢皋羽……”砚背上镌有文丞相亲赋篆文砚铭:“紫之衣兮绵绵,玉之带兮卷卷。中之藏兮囷囷,外之泽兮日宣。于呼!磨尔心之坚兮,寿吾文之传兮。庐陵文天祥造”共44字,铭文对端砚玉带生的外表、质地、用途等极尽赞美之词。清代于敏中《西清砚谱》卷九载玉带生:“砚高5寸许,宽1寸7分,厚如之。形长而圆,旧端溪子石也。下砚面3分许,周界石脉一道,莹白如带。”“文山既相适罹国难,征兵岭海间,仓黄相失。闽谢翱,文山客也。间道携生往来桐庐山中。”(杨维祯《玉带生传》)
谢翱受赠玉带生后,一直随身珍藏,未曾离弃。他在《文房四友叹》诗中则称玉带生为“石君”,如“昆吾莫邪轻毛锥,平生故人皆引去。郯溪之皙绛邑黔,独与石君作一处。”1282年12月文丞相死节,谢翱闻讯,悲不能禁,写下了《哭所知》《西台寄所思》《书文山卷后》《登西台恸哭记》等多篇怀念文丞相的有名诗文。这些声情悲切诗文,多是用玉带生所研之墨写就。“或云西台上,晞发一叟涕连洏,手击玉如意,生时亦相随。”(朱彝尊《玉带生歌序》,“竹如意”见《登西台恸哭记》)谢翱“生时亦相随”玉带生,揽物而思人,思人而悼故国。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1310~1381)在其《谢翱传》说谢翱:“徒以被天祥之知,麻衣绳履,章皇山泽间,若无所容其身……翱不负天祥,肯负国哉?翱盖天下之士也。”张丁《西台恸哭记注》说:“若其恸西台,则恸丞相也;恸丞相,则恸宋之三百年也。”指出谢翱对文天祥的感情,实质上是对宋室乃至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和丧亡之痛。清代江苏常州举人周仪暐(1777~1846)《忆谢皋羽》诗:“谢公三尺竹如意,老伴端溪玉带生。一片浮峦一拳石,怎教风雨不凄凉?”对文丞相的知遇之恩和赵宋的亡国之痛,是谢翱至死不易、刻骨铭心的两种情感。
避缉捕独与玉带生“结伴”
景炎三年(1278)11月五坡岭兵败后,谢翱为避元兵缉捕,将妻儿(毌氏及怀壶)留置潮阳海门,独与玉带生“结伴”远行,自粤辗转至闽,后寓于浙之杭,隐名埋姓,结交志士,继续抗元护宋。如《书文山卷后》:“无处堪挥泪,吾今变姓名。”《广惜往日》诗序中则自称“粤人”,《元旦立春》诗有“闲庭忆粤乡”句。元贞元元年(1295)谢翱卒于杭州,挚友按其遗嘱表墓碑为“粤谢翱墓”。谢翱为避元网离粤远行时,结伴相随的仅是玉带生,他留置在潮阳海门的妻儿,也成为他难以忘怀的思念。据载,宋景炎二年(1278)4月13日,谢翱之妻毌氏在潮阳海门舟中产下一子(怀壶),在其诗《废居行》(“经年废屋无居人,孕妇夜向船中产。”)《商人妇》(“抱儿来拜月,去日尔初生。已自满三岁,无人问五行。”)均有所流露。这些思念远在粤的亲人的诗篇,难道没有谢翱随身所携的“石友”——玉带生襄助之作?毌氏母子先立籍潮阳海门,后迁揭阳玉滘村(今榕城),子孙再迁创翔龙、桃山等地,瓜瓞绵长,人才辈出。1995年揭阳建市之初,为弘扬谢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招商引资,促进揭阳经济的发展,在黄岐山麓岐泽湖北侧建造了“谢翱纪念堂”,成为揭阳市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翱对于玉带生,不但“生时亦相随”,去世后也随葬于墓地(一说收藏于谢翱在杭讲学的月泉书院)。元至正年间(1341~1368)转归杨维祯(铁崖)(其门生张宪受命作《玉带生歌序》),明代则乏载,清时为乾隆帝所得并于砚底镌铭,现代则几经辗转而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谢翱所传《晞发集》等诗文遗篇多是他自潮阳海门返闽至浙寓居时之作,清代《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其时玉带生长伴相随,可以说“见证”了谢翱一篇篇情真意切的爱国诗文的问世。正是:
念动无时思信国,恩施有自肇潮阳。
文山气节汗青照,晞发诗文玉带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