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与佛教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相似之处
耆那教产生的时代是印度传统宗教中最早的,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但真正的奠基者24世祖师筏驮摩那(Vardhamana)与佛教创立者佛陀释迦牟尼是同时代人。耆那教在产生、发展和教义等方面与佛教有相似之处,但又有自己的特点。现通过耆那教与佛教的对比来研究耆那教的发展特点和对其现状进行分析。
一、耆那教与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对比
(一)耆那教的产生与发展
耆那教最初由勒舍婆创立,到24世祖师筏驮摩那真正建立,最初流传于恒河中下游,由于宣扬种族平等,反对吠陀权威的沙门思想,受到下层人民的欢迎和支持。24世祖师筏驮摩成道后被称为“大雄”,就是“无所畏惧的大英雄”,在他的带领下耆那教发展相当快。等他去世后,耆那教又得到了孔雀王朝几位国王的支持而发展得相当迅速,传播到了印度的各个地方。
由于内部分裂和 *** 教传入印度等原因,耆那教在13世纪时开始衰落。其内部分裂的主要教派有:
1。白衣派,又称尸吠坦婆罗派。信徒着白袍,重视苦行,提倡男女平等,一切宗教活动只能在耆那教庙宇进行。着白袍已经违背了大雄裸体行乞的戒律,不再严格执行原有的戒律。后又分成三个小派别。
2。空衣派,又称天衣派,或底甘婆罗派。严格遵守大雄裸体行乞的戒律,生活艰苦,一般生活在远离世俗的地方或寺庙,认为女人不能证得更高境界。
(二)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是由乔达摩·悉达多于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创立的,他被信徒尊称为“释迦牟尼”。由于他悟道成佛的经历所起的榜样作用,他的弟子组成的佛教僧团都遵从安贫、持戒、清净修身的誓约,以众生平等的思想招收弟子,有力地打击了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后不断发展到海外,成为全球性宗教,但在印度本国却因 *** 教的传入和印度教的兴起而衰落。
(三)耆那教与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对比
通过对耆那教与佛教的产生与发展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1。都反对吠陀的沙门思想,主张种族的平等。特别是吸收了大批下层人民,满足了他们通过修行来改变命运的愿望。这也是两个教派能够很快就在全印度风行的原因。
2。都因为 *** 教的传入而开始衰落。两个教派在印度国内发展的同时也传播到周边国家,但13世纪 *** 教的传入使得两个教派都受到打击,开始衰落。
但是这两个教派在印度的衰落和在海外的传播,情况亦大不相同,那就是佛教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都发展得很兴盛,而耆那教虽然在南亚次大陆广泛流传,但终没有像佛教那样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这可以说是它和佛教的更大不同。
二、耆那教与佛教教义的对比
(一)耆那教和佛教的经典
白衣派和空衣派自从从耆那教中分出这宾,就尊奉不同的经典。白衣派尊奉《十二支》,空衣派则尊奉用梵文写成的《吠陀》,主要阐述关于历史、宇宙、哲学和生活规则等方面。两派也有共同尊奉的经典《真理证得经》。
佛教在佛陀涅槃之后,经过弟子们的几次集结,把各种流传的佛陀的说教,及后人对教义的阐释分门别类按经、律、论总结起来,称为《大藏经》。现在流传最广的要数汉文、藏文、巴利文等语言的版本。
(二)耆那教与佛教教义的对比
耆那教和佛教的教义主要反映在他们的经典中:
1。耆那教的教义
(1)七谛说
耆那教的七谛说,包括:命、非命、漏入、系缚、制御、寂静、和解脱。命就是灵魂,又分为受物质束缚的人、动物、植物等动的命和受物质束缚的存在于地、水、风、火中的命,和不受物质束缚的永恒的命(这是耆那教修行的更高目标);非命就是非灵魂,分定形和不定形两种;漏入就是业对人在修行解脱中的干扰和障碍;系缚就是前世的业因对后世的报应;制御包括持三宝和五戒,是抑制情欲的一种;寂静就是清除前世的业(系缚),不造新业;解脱就是要成为不受物质束缚的永恒的命,成为觉者。
(2)七支论法
耆那教在反对婆罗门教的基础上提出“七支论法”,也就是认识论上的或然论,即对每一论断加一个可能的前提。
(3)业报轮回
耆那教认为有生命的都受到业报,会在三界(欲界、 *** 、无 *** )和六道(地狱、饿鬼、畜生、战场、人、天)轮回,所以就要持三宝和五戒,求得灵魂的解脱。
2。佛教的教义
佛教的教义融合了印度其他教的教义而不断发展,内容也不断丰富和理论化,佛教徒称其为佛法或法。
(1)四圣谛
谛就是佛陀教育人们的根本道理,也就是真理。包括:苦、集、灭、道。苦谛认为世界本性中充满着“苦”,具体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八种。集谛指一切造成人痛苦的原因,其中业是导致痛苦的正因,而业又是人平时的行为造成的,也就是人的欲望导致的。欲望又有五种:色、声、香、味、触;烦恼是导致痛苦的助因。灭谛指消灭痛苦,求得解脱,也就是佛教修行的更高境界——涅槃。集谛指达到灭谛的途径,也就是修成涅槃境界的 *** ,有八种,即八正道。
(2)八正道
佛教的这八种 *** 也被概括为:戒、定、慧。戒包括:正语,就是平时说话要严格按照佛陀的教导去做;正业,就是行为也要按佛陀的教导去做;正命,生活中要符合佛教的戒律。定包括:正定,就是修行佛教的禅定;正念,就是树立正确的佛教四圣谛的观念。慧包括:正见,就是对佛教四圣谛有正确的认识;正思维,就是对佛教四圣谛有正确的思考;正精进,就是在修行时努力,还要注意正确的 *** 。
(3)十二因缘
佛教人生都是由“三世二重因果”构成,这与十二因缘有很大的关系。三世二重因果包括: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四者分别包括了十二因缘的一部分,过去因包括:无明、行;现在果包括: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因包括:爱、取、有;未来果包括:生、老死。十二因缘依次因果关系,在佛教教义中形成了三世流转、六道轮回。
(4)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印证是否真正的佛教义理的三则标准,具体指:诸行无常,世界万有皆变化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现象皆为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涅槃寂静,信徒要断尽烦恼,即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三法印概括了早期佛教的教义,以后加上“一切诸行苦”,就为“四法印”,再加上“一切法空”(一切现象虚幻不实),就成为“五法印”。
3。耆那教与佛教的教义对比
(1)轮回说
耆那教认为有生命的都受到业报,会在三界和六道轮回;佛教也讲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会让人落入轮回。轮回观念形成于古印度早期宗教信仰,在两教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被吸收进来,逐渐成为各自主要的教义思想。耆那教的主要修行 *** 就是持三宝和五戒,求得灵魂的解脱。佛教则更注重遵守佛陀的教化,严格遵循出家的规则,制定了戒律更为严格的八正道等,静心修炼以求达到涅槃寂静的境界,超脱生死轮回。有的人习惯于将轮回看作是一种“迷信”而完全否认其思想价值,其实轮回是佛教思想,包括佛教伦理思想不可分割的基础理论,要理解佛教伦理的内在逻辑,就不能回避对轮回的探讨。我国有学者认为轮回表示了人生的不完善状态,被视为苦的表现,超越轮回而解脱成佛则是佛教伦理追求的目标。在佛教伦理的体系中,轮回具有警世和希望的意义,佛教基于人们欣上厌下的心理,以三恶道之苦警示人们如何避免落入其中,以三善道告诉人们趋向善的 *** ,以超越六道的四圣道向人们提供更高的追求目标。基于轮回的佛教伦理学,既是现世的伦理学,也是希望的伦理学。
(2)不杀生
耆那教认为万物(包括植物、动物和无生物)都有灵魂,所以禁止伤害一切生灵,为避免意外造成生灵的伤害,耆那教信徒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很小心:信徒要面戴薄纱,以免蚊虫飞入口中致死。行路要手执掸子或扫帚,边走边扫路面,口唱“去去去”,以免误踏虫蚁。认为耕稼必伤虫蚁,故教徒不以农业为业;而经商不伤生命,故以商贾为生计者甚众。
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受到保护,佛教就此提出慈悲为怀,善待一切生命的观念。并以此作为伦理道德的善恶标准,评判和制定众生在来世轮回果报的标准:之一善业就是不杀生,凡行善积德者上天堂,入善道;杀生则是十恶不赦的之一条,凡行恶作孽者下地狱成饿鬼。《华严经》有云:于中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总之,不杀生是佛教全部戒条的首戒。佛教是用一种平等的视角和心态去护持一切有生命的物种,即一切众生,这使得佛教没有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在对待其他生命物种时的傲慢与偏见。
三、耆那教与佛教的现状的对比
耆那教与佛教在印度已经形成了千年,但经过长期的发展,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通过对二者现状的对比,来认识其发展的特点。
(一)耆那教的现状
耆那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十余个国家,以亚洲信徒最多,又多分布于印度。在印度由一些财团支持,耆那教成立了“耆那教传播会”等,成为印度社会中有重要影响的宗教。到19世纪,耆那教开始传播到其他亚非国家,20世纪开始传播到欧美国家,并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宗教会议和学术讨论,使全世界重新认识这一古老的宗教。
(二)佛教的现状
中世纪后,佛教在印度衰落,近代以来有所复兴,但仍没有达到像在其他国家那样的地位。佛教在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国都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被尊为国教。在全球来看,佛教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信众人数达三亿多,并在对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喇嘛密宗佛教等,对现在世界宗教和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耆那教与佛教的对比,区别了两教在产生、发展和教义等方面的不同,也揭示了两教的相似之处。可见二教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到印度古代宗教和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因此二教在教义、教理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因为二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广泛吸引民众的加入和信赖,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和修持 *** ,从而导致他们在印度受到迫害流亡国外时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
总之,一个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耆那教与佛教的对比,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对宗教学者来说,今后对宗教的历史、理论的认识和研究要更加深入和理性;对佛教徒来说,通过比较才能更好地理解佛教的历史发展,才能不断从信仰的层面对现世佛教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