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拥有大量的火器 为什么最后会将火器冷落一边呢
可以说,清朝初期的火器是明朝叛将传过去的,再加上,明朝这个对手还没有被消灭,满清初期对待火器的态度还算积极,明朝一灭,满清将火器冷落一边,又重回弓马时代了。。。。。。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我们都不愿提及的黑暗岁月,在清 *** 无能的统治下,人民饱受侵略压迫之苦。清军战力低下,枪法极其差劲,举枪射击甚至不如拉弓射箭,这也间接成为清朝被侵略者压制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著名的甲午战争中,我们的历史教材通常会提到海战,对于陆战部分通常都是简略带过。其原因就是因为海战至少是北洋水师拼命激战之后才失败,战争中多少会存在些许亮点,至少可称得上是壮烈,可陆战简直让人就是不忍直视。
1894年甲午战争日军投入七万余人参战,清军兵力六百营,理论上讲兵力达到三十万人以上,除去零头还多过日本侵略者三倍有余。而且,作为防守一方,本该有战略优势,奈何,两军一路从朝鲜打到东北,再到山东半岛登陆战,清军在陆战方面未尝一胜,惨不忍睹。
这是为何?
在当时有不少随军的国外记者,他们的一致看法为:“清朝部队除了聂士成部外,其他皆缺乏军事素质,鲜有训练,所以,清军使用枪械大炮极少能瞄准,甚至,枪炮发出声音就能让士兵满意,洋洋自得。”
1898年,英国海军少将贝斯夫访问中国部队,他的评价为:“按照西方国家部队标准,北洋 *** 军队缺乏纪律、训练较少,部分装备为此失去装备精良的优势,除袁世凯的部队以外,大多数军队极少,甚至,没有射击方面的训练。”
军事素养的缺失,让中国落后时期的近代部队闹出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1917年张勋和段祺瑞的军阀之战中,几百名段祺瑞的士兵朝着张勋公馆开炮射击,隆隆声持续了大半天,约莫消耗了十几万发子弹。结果呢?战斗结束后,张勋公馆的外墙上没留下一个弹孔!讨逆军的射击准头着实让人笑掉大牙。
英国记者莫里逊直言:“中国士兵今后应该使用弓箭等冷兵器,放弃使用西式先进武器,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战斗力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军备支出。”
自古以来,我国冷兵器发展就一直位于世界前沿,火器相对于其他国家也出现甚早,那么,为什么偏偏这个时间段的军队射击技巧低下,丢人丢到了国外了呢?
清人不善于用火器,也不重视火器,他们只重视骑射,所以,八旗中只有象征性的火器部队。而他们又不放心 *** 掌握火器,所以,绿营中也只有象征性的火器部队,所以,这也导致中国的火器在清时大大的落后了。。。。。。
归根结底,原因有三:
其一,军费不足,清军和北洋 *** 军, *** 完全担不起国家军队进行实弹射击训练的费用。袁世凯仅训练六镇新军,每年的开支就达到九百万两白银!
清朝 *** 为了实行军事现代化,压榨了几乎所有地方税务收益,计划效仿袁世凯部的军事配置,奈何,这个计划才刚刚进行一半,清朝 *** 就走向了末路。
其二,民众文化素质太低,“文盲”士兵太难学会枪械的使用。当时的社会,国民普遍文化素质低下,且封建迷信,“义和团”刀枪不入的谎言都能蒙蔽大多数百姓,生活常识的缺乏可见一斑。
其三,固守自封,火器使用照比其他国家落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我国发明火药之后,本来是最早拥有火器的国家,奈何,当时部分统治者视火器为妖邪不予重用。清 *** 闭关锁国,火器的先进技术又落后其他国家一大截。最终,也使得士兵接触新兴武器之后接受程度低,难以操作自如。
这三个理由让人觉得这一事实并非荒谬,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只是对历史上的清 *** 感到无奈罢了。实际上,事到如今,仍然有国家军队存在这样的现状。
在非洲的许多地方,以及世界上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现代科学的普及度低,火器仍然是神秘的。迷信和无知让他们的想法中生成了许多奇形谬论:火器之所以能杀人是源于“黑魔法”或是某种高度先进的巫术,甚至,是以某种形式喷出巫毒来击杀受害人,还有枪口的火焰与热量才是杀死目标的根本力量。
如今我们可以从书籍、影视、游戏甚至日常生活中了解到许许多多关于机械和枪支的相关知识。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我们明白,抛开风向、空气湿度、距离不谈,精准射击就是基于物理光学以我们的眼睛借助枪械瞄具打击目标形成“三点一线”。
可以说,这原理浅显的连中学生都了若指掌,然而,百年前大多数士兵却没有像我们一样有学习知识的环境与条件,若同他们讲撞针击锤枪管简直是天方夜谭。由此可见,当年的大部分士兵使用枪械准头奇差在所难免。
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在历史的事实面前,这段羞于提及的黑暗印证了科技强军这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