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在战国后期短暂中兴:救赵国,退秦军,灭鲁国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楚国进入到鼎盛时期。不过,在楚怀王在位时,楚国在和秦国、齐国的较量中屡战屡败。比如在垂沙之战、丹阳之战、蓝田之战、鄢郢之战等战役中,楚国就遭到了重创了,因此走向了衰落。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楚考烈王在位时,也即战国后期,楚国一度复兴,也即救赵国,退秦军,灭鲁国!
一
首先,楚考烈王(前290年-前238年),名完,芈姓,熊氏,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前262年-前238年在位,共25年。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楚考烈王年少的时候曾在秦国作人质。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在黄歇的帮助,楚考烈王得以回到楚国继承王位。在此基础上,楚考烈王即位后,以黄歇担任令尹,将淮北十二县封给他,号春申君。在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和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并称为“战国四君子”。对于楚国在战国后期的中兴,春申君黄歇可谓功不可没。
二
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在和秦国的长平之战中,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结果导致赵国的大败,40多万兵士被秦国坑杀。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军又包围了赵国都城。对此,赵国可以说是非常危险了。在此背景下,楚考烈王权衡利弊后,派遣春申君领兵救援赵国。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信陵君魏无忌救援赵国。在楚国和魏国两路大军的进攻下,加上赵国的绝地反击,终于打退了围困邯郸的秦国大军。经此一战,秦国损失了数十万大军,可谓元气大伤。
三
对于楚考烈王来说,因为解除了邯郸之围,也即击败秦军,救了赵国,所以在战国七雄中威名大震。到了公元前242年,各诸侯国担忧秦国吞并中原的势头不能遏制,于是互相订立盟约,联合起来讨伐秦国。对于山东六国来说,在合纵攻秦上一致推举楚考烈王作为纵约长,以此指挥诸侯国的大军来进攻秦国。当然,楚考烈王显然不会亲自出征,于是让春申君黄歇带领山东六国的联军攻打秦国。在战国末期,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境内),秦国倾全国之兵出关应战。因为综合实力上的差距,加上山东六国各自利益上的不同,所以六国联军这一次合纵攻秦也以失败而告终。
四
最后,除了救援赵国,击退秦军,楚国还消灭了鲁国。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61年,楚国进攻鲁国,夺取了徐州之地。公元前256年,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楚考烈王派遣大军彻底消灭了鲁国。在此基础上,楚国将疆域扩张到今山东省一带,并且还夺取了齐国的部分疆域。由此,虽然西边的疆域遭到了秦国的步步蚕食,但是,楚国通过向东边扩张,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自身的实力。不过,在秦国在邯郸之战中恢复过来后,加上楚考烈王去世后,楚国因为王位争夺而带来的消耗,自然再次陷入到衰落中。换而言之,和赵国一样,楚国在战国后期的中兴,也是非常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