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听信方士的妖言,处死32名李姓族人,李渊用一招成功保命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频繁更替的时期,当时时局动荡不安,军阀连年混战,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成千上万的百姓苦不堪言!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之后,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位继秦始皇之后又实现了统一大业的皇帝,即隋文帝杨坚。但令人不解的是,他并没有像历代开国皇帝那样名垂千古,即使他功业煌煌,却也是名不见经传,那么他被人们遗忘,也是情有可原的。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隋文帝)被人们遗忘与隋朝迅速灭亡有密切的关系。隋炀帝杨广继位不久后,隋朝的政权迅速被瓦解,政权更替,隋朝灭亡。隋朝的迅速瓦解夸张地说,都是拜隋炀帝杨广所赐。隋炀帝继位之后,他不是去考虑怎么去治理国政,如何让黎民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而是去“问鬼神”,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信仰“封建迷信”。
身为一国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听信方士安伽陀的妖言。现在说来,真是可笑至极,可恨至极啊!《隋书》记载,隋炀帝继位之后,对江湖术士深信不疑。因此,安伽陀趁机而入,深得皇帝的喜爱。安伽陀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经常跟隋炀帝说一些捕风捉影,子虚乌有的事。有一次,他跟隋炀帝说,根据天象推测得出一条神秘的预言:“当有李氏应为天子”,并给隋炀帝出了一个计策,即 “尽诛海内凡姓李者”。隋炀帝虽然迷信鬼神,但认为安伽陀的话有点夸大其词,只是有点半信半疑。但隋炀帝害怕自己的皇权受到威胁,动摇自己的根基,所以他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此,隋炀帝对李氏之臣加以戒备,后来导致了李氏三十多人士无辜枉死,这也是历史上的一大奇冤。
但值得庆幸的是,李渊靠“纵酒”、“纳贿”四个字幸免于难,这才成为了唐朝的开国皇帝。此时还得从李氏的李浑开始说起。李浑,字金才,隋朝左武卫将军,此人是官宦弟子,是隋朝太师李穆其中的一个儿子。太师李穆达官显贵,生前获得了申国公的封号。李浑想世袭申国公的这个爵位,但申国公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呀,所以他想获得世袭爵位的资格,必须得战胜他的其他兄弟。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计谋,想让他的大舅宇文述给他促成此事,并对宇文述承诺,若是他日继承了申国公的爵位,愿意把国公府每年的收入和宇文述平分。宇文述位高权重,果然轻而易举地说服了皇帝,李浑最终成功继承了申国公的爵位,李浑从此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久就被任命为左武卫将军,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得势之后,李浑过河拆桥,并没有兑现承诺,早已经把对宇文述的承诺抛之脑后了。但位高权重的宇文述发现被李浑利用了,岂能善罢甘休!后来,宇文述得知了安伽陀向隋炀帝进献预言的事,此时一个关于暗算李浑的阴谋也呼之欲出了。宇文述对隋炀帝说,李浑与李敏早已沆瀣一气,日夜兼程,密谋造反。隋炀帝正为“当有李氏应为天子”的预言寝食难安,却不知以何种罪名处置李氏,正下李浑是撞到刀口上了,他也只有死路一条了。隋炀帝立即把李浑、李敏等人全部抓入牢中,通过严刑拷打,最后全部屈打成招。最终隋炀帝处死32名李姓族人,李浑、李敏等李氏家族等32人被斩杀,其余发配岭南,隋炀帝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下了。
从此以后,隋朝李氏朝臣中,就数李渊的官职更高了,李渊身兼数职,并掌管陇右地区的兵权,这又是一个能够威胁到皇权的李氏人士。《旧唐书》记载,隋炀帝道听途说,认为李渊广交豪杰,威望极高,并欲除之而后快。后来李渊从他外甥那里得知了皇帝的心思,便想出了一个“韬光养晦”的办法,只用一招成功保命。《旧唐书》记载,李渊从此“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靠“纵酒”、“纳贿”四个字,来自毁形象,把自己武装成一个胸无大志的庸才。隋炀帝听说之后,信以为真,认为这样的庸才威胁不到自己的皇权,李渊这才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