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狱到底有多厉害 四件事情足以证明出来
文字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历史教科书上也曾讲到过,用比较术语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中国许多朝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但是这一现象在清朝时最为严重,清朝时期最为严重的又属乾隆年间,当时的文字狱的规模以及残害程度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文字狱的发展都是伴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都是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产物。文字狱的存在却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扭曲变形。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国家所传承下来的文化书籍数不胜数,优秀的思想文化也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这就让现代的我们有了学习的机会,阅读体会古代文言文所带来的魅力。清朝之前的文字狱可以说如同九牛一毛,到了清朝的文字狱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今天小编来列举四件事,让大家来体会一下文字狱的形象之大、危害程度之深。
郑板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高水平的画家,他一生只画兰、竹、石,是扬州八怪之一。除了画画他也是自己写书印书,文字狱时期他每次印书画之后,都要立即毁掉刻版。当时刻印的画作多数采用刻版印刷,每次印刷时都会仔细检查书本,生怕出现违禁的字或者词语。当时的刻板可以随意更改,他为了防止别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添加违禁文字而毁坏印版。而且惩罚很可能危及到子孙后代的安危,只要随便添加文字,郑板桥都可能面临被鞭尸的悲惨下场。
除了皇帝,其他无论是什么人都惧怕文字狱,就算贵为太子也都心有余悸不敢肆意妄为,当时朝廷中有一个皇子名为弘武,当时他听旁人说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十分的吸引人,他十分想看一看,但是却始终没有看到,原因就是怕里面有文字是禁忌,因为没有皇帝的允许,其他人都不敢随意阅读浏览。由此可见,除了皇帝,再无第二个人敢对文字随意的当做玩笑。
在明史中我们是总没有见到过这么一个词,那就是“千钧一发”或“一发千钧”,这个词的本意是形容非常紧急的时刻。为什么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语却不敢在明史中出现呢?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实行了剃发令,人人留着一根辫子,就像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一样。因为一发千钧字面的意思是一根头发有千斤重。这让统治者很不满意,认为用这个词的是对剃头令的反对和污蔑。因此在当时各种书籍中都不允许出现这个词语。
在清朝时还有一件事是非常忌讳的,那就是谈论 *** 满人的差别,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皇帝是满人,但是普通的农民百姓却鲜有人知,同样这也是朝廷所希望的,至少不会引起天下的舆论。清末年间钱穆上学堂时,老师讲到皇帝是满洲人而我们是 *** 。这句话让学堂的人大吃一惊,知道的人甚少,了解此事的人多数是文人,人们不敢提及,当时处于康熙乾隆时期文字狱盛行的时候,因此更没人敢说出这件事了。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字狱”比较盛行,但是制度和程度却大相径庭,但是实行文字狱的目的却都是一样的,就是他们都热衷于皇权专制,加强巩固皇帝的权力和地位。清代的皇帝们对触犯文字禁忌的人实行残酷暴虐的刑罚,为了用文字狱来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虽然树立了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了中央专制集权,但是却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