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文字狱发生的一些事件中 大多数都是和皇帝的私人恩怨有关
作为中华大地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后世所诟病,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屈辱经历,让一些民族情绪高昂的激进分子对清朝采取一种敌视的态度,进而影响了整体的历史观念,对满清几百年的统治进行了全盘否定。即使,在近代的屈辱历史中,满清统治者占有很大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中华民族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落后必然挨打。
明清统治相比较于前代来说,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封建化的程度走到了极点,也就代表了它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最终必然会消失于历史之流,明清的历史为后世历史学习者所吸引,自然就是这两个王朝的吸引性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明显问题,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转型的近代时期,明清的历史就自然是时代大变革中反面的最突出代表。
明清时期加强统治的措施可谓是千奇百怪,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各有千秋。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下,对文化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透过明清时期的一些“文字狱”的案件,就能够发现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有一个东印度的外国人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做买卖,因为是外来户的关系,不免受到当地 *** 的一些剥削,自然对地方上的敲诈勒索感到不满,就去乾隆爷那里去告御状。乾隆皇帝对于他统治下的社会可是十分满意的,把自己称为“千古之一帝”,自然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统治社会的不满,当时的清朝本土人乾隆爷都是大肆惩罚的态度,更不用说一个外国人了,也就决定了他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听到他告御状的消息,乾隆皇帝大为不满,就给他定了一个“擅自学习汉语罪”,原告竟然成了被告,还被判了三年牢狱之灾。一个外国人学习汉语,怎么是可以饶恕的呢?可悲的外国人!
更严重的文字狱就是透过一些文章、诗词等来揣测原作者的心意,受这个苦的人可是不少。康熙年间,一位叫“黄培”的明代遗臣,在家闲聊时说了一句“一自蕉符纷海上,更无日月照山东”,不幸传到了朝廷的讯息中,造成了十四人入狱处了斩,但是在后期的发现中,这个人确实有着反清复明的倾向,也是不冤。还有一个人,背景很是强大,他是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徐乾学”的儿子,顾炎武的外孙子,叫做徐骏,后台可是硬的很。但是,就是在他上书奏章里把“陛下”错写成了“狴下”,雍正马上就将这个人革了职,派人到他家中还有一句诗集叫做“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里面很明显的明清对比,可是犯了雍正的忌讳,下令:诽谤,大不敬,斩立决。也就一命呜呼了。
当时的罪犯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可不像现在的社会,对于精神病有着一定的宽容。当时有个平头百姓叫做刘三元,疯疯癫癫的,按现在的话叫做精神病,一日喝了烧酒咧咧说到:我乃汉室后裔,众官扶持。当时的社会哪里有精神病一说,被人告发后也是丢了脑袋,成了文字狱下的冤魂。
当然,也有一些皇帝牵强的事件。雍正时期,有个著名的事件就是“维民所止”,雍正皇帝的理解就是雍正剃头,也就是要看皇帝的头,当然最后这个人免不了被杀的命运。乾隆爷统治时期,有个诗词是“举头望明月”,也就是李白的著名诗篇,但是,乾隆皇帝认为这是说明朝的月亮,是说“反清复明”吗,也就在全国禁止了。还有个名字叫“王福明”的人,这不是明显的和朝廷对着干嘛,还要复明,真的是不要命了。等等,此类事件多的很,也就是文字狱的残酷表现出来的很小一部分。即使是,明朝时期的正德皇帝,因为自己属猪,也就下令全国禁止吃猪肉,可谓是惨无人道。
透过这些事例来分析,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很大程度上有着一部分的皇上个人的主观情绪性,为了保证自己统治的至高无上性以及自己权威的不容置疑性,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洗牌,而有些人又喜欢“顶风作案“,也就自然而然免不了接受皇帝的怒火,成为刀下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