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西域三十六国国力如何 他们的排行如何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4-30)321

丁等小国(6国:人口不足一千)

第36名,单桓国,现新疆玛纳斯东北,户二十七,口百九十四,胜兵四十五人。单桓国人口为当时西域诸国最少,实为有记载以来,中国历史上最小的国家。

第35名,乌贪訾国,现新疆玛纳斯北和昌吉附近,户四十一,口二百三十一,胜兵五十七人。

第34名,狐胡国,现新疆吐鲁番以北,户五十五,口二百六十四,胜兵四十五人。

第33名,车师尉都国, 现新疆吐鲁番东南,户百五十四,口三百三十三,胜兵八十四人。

第32名,劫国,现新疆呼图壁东北。户九十九,口五百,胜兵百一十五人。

第31名,车师后城国 ,现新疆奇台周围,户百五十四,口九百六十、胜兵二百六十人。

丙等小国(10国:人口一千到两千)

第30名,蒲类后国,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户一百,口千七十,胜兵三百三十人。

第29名,卑陆后国,现新疆阜康县东,户四百六十二,口一千一百三十七,胜兵四百二十二人。

第28名,卑陆国,现新疆阜康县一带,户二百二十七,口千三百三十七,胜兵四百四十二人。

第27名,渠犁国,现新疆库尔勒至尉犁一带,户百三十,口千四百八十,胜兵百五十人。

第26名,小宛国,现新疆且末县西南,车尔臣河南,户百五十,口千五百,胜兵二百。

第25名,戎卢国,现新疆于田县南,口一千六百,胜兵三百。

第24名,且末国,现新疆且末县西南,户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胜兵三百二十人,现有周围二十里古城兀立,墙垣断续。唐玄奘取经,在此停留过。

第23名,若羌国,现新疆若羌东南,罗布泊西北,离古阳关最近,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胜兵者五百人。

第22名,西且弥国,现新疆乌苏县东南,户三百三十二,口千九百二十六,胜兵七百三十八人。

第21名,东且弥国,现新疆昌吉县以西,户百九十一,口千九百四十八,胜兵五百七十二人。

乙等小国(6国:人口两千到五千)

第20名:蒲类国,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户三百二十五,口二千三十二,胜兵七百九十九人。

第19名,尉头国,现新疆南疆乌什、巴楚地,户三百,口二千三百,胜兵八百人。

第18名,渠勒国,现新疆策勒县南,户三百一十,口二千三百一十,胜兵三百人。

第17名,皮山国,现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附近,尚有汉皮山国城墟,当地人叫破城子,户五百,口三千五,胜兵五百。

第16名,西夜国,现新疆皮山西南,户三百五十,口四千,胜兵千人。

第15名,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方,户五百九十五,口四千七百七十四,胜兵千八百九十人。

西域三十六国国力如何 他们的排行如何

甲等小国(5国:人口五千到一万)

第14名,山国,现新疆南疆尉犁县东,户四百四十,口五千,胜兵千人。

第13名,蒲犁国,现新疆叶城东一带地方,户六百五十,口五千,胜兵二千人。

第12名,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交河城,户七百,口六千五十,胜兵千八百六十五人。

第11名,温宿国,现新疆阿克苏和温宿一带,户二千二百,口八千四百,胜兵千五百。

第10名,尉犁国,现新疆库尔勒、尉犁地方,后被焉耆吞并,户千二百,口九千六百。

西域三十六国国力如何 他们的排行如何

西域强国(9国:人口一万到三万)

第9名,楼兰古国,现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旁沙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现存有楼兰遗迹,户千七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第8名,莎车国,现南疆莎车县,后被于阗国吞并,户二千三百三十,口万六千三百七十三人,胜兵三千七十九人。

第7名,疏勒国,现新疆喀什市和疏勒县一带,户千五百一十,口万八千六百四十七,胜兵二千人。

第6名,于阗国,现新疆和田一带,为西域南道中,国势最强的国家之一,户三千三百,口万九千三百,胜兵二千四百人。

第5名,弥国,现新疆南疆策勒县东,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万四千,胜兵三千五百四十人。

第4名,姑墨,现新疆南疆拜城一带,户三千五百,口二万四千五百,胜兵五千四百人。

西域强国前三甲(人口三万到十万)

第3名,焉耆国,现新疆焉耆 *** 自治县一带,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

第2名,龟兹国,现新疆库车、拜城一带,口八万一千三百一十七,胜兵二万一千七十六人,除乌孙外,在西域城郭诸国中最为强大。

西域超级大国(人口十万以上)

第1名,乌孙国,现新疆伊宁市附近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部分地区,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是西域诸国中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国。

此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属于西域的国家,现都不在我国新疆境内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4/186424.html

“西域三十六国国力如何 他们的排行如何” 的相关文章

唐玄宗将杨玉环纳入后宫时,满朝大臣是什么反应?

唐玄宗将杨玉环纳入后宫时,满朝大臣是什么反应?

自古皇帝都是多情的,而多情的唐玄宗却痴情了绝色美人杨玉环。“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中国古代是一个礼治社会,对礼仪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人伦关系”又是礼治社会的核心内容。既然如此,为什么唐玄宗还能占有自己的儿媳妇呢?这个显然是违背人伦关系的呀。还有,我们知道,皇...

清朝火器发展落后是因为康熙吗 康熙是那个千古罪人吗

清朝火器发展落后是因为康熙吗 康熙是那个千古罪人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是不是导致清朝火器发展水平落后的“千古罪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不是,这与历史真相不符合。说康熙抑制清朝火器发展水平落后,是一种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真实的历史真相恰恰相反,康熙不仅仅对清朝火器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而且他对火器的研发和使用非...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国风云人物 三人在世时有见过面吗

曹操孙权刘备作为三国风云人物 三人在世时有见过面吗

还不知道:曹操、刘备、孙权、一代豪杰,开创三国时代,他们有没有见过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孙权、刘备三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三个国家的开创或者奠基人。很多人好奇,他们活着的时候有没有见过面。毕竟,这几个人差不多同一个时代,又都是一时豪杰。其中曹操年...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对关羽兵败被困时,刘备为何不派人支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最大,吴国经济最繁荣,而蜀国综合国力最弱。其实刘备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期,只是关羽丢掉了荆州,后来张飞又死了,接着刘备又在夷陵大败,蜀国这才损失惨重,蜀整体实力才严重下滑了。换句话说,关...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黄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今掌起镇黄家村人。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屡遭挫折,均坚贞不屈...

李陵作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李陵为何会站在汉朝对立面

李陵作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李陵为何会站在汉朝对立面

还不知道:飞将军的后人李陵,为什么站在了汉朝的对立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陵所在的李家世代为将,祖上是秦国名将李信,他的爷爷也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李陵无论脾气,或者心性,简直就是李广的克隆版。李广射箭天下无双,李陵亦是射箭高手,这是其一。李广浑身是胆,天不...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历史上关羽和张辽二人的实力怎么样?有过交集吗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关羽和张辽作为汉末三国名将,武艺高强,正史中,关羽被称为万人敌,解白马之围,在万马军中斩杀猛将颜良,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些自然不用细说,而张辽也不差,正史记载张辽武力过人,逍遥津之战,以七千人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了孙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出生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国家时,却积极讨伐明朝,对大清建立新制建议献策。万历二十五年(1597),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据《清史稿》记载:“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担任兵部...

评论列表

雨露
雨露
2个月前 (09-11)

阅读了上述关于西域三十六国历史地位和人口、兵力的描述,我深感历史的博大精深,这些国家在历史长河中各自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史记等史书详细记载了他们的兴衰历程和与中原的交流互动关系紧密程度不一的各国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国力差异和文化特色多样性丰富从乌孙国的超级大国到单桓这样的小小国度都反映了古代中国周边地区的繁荣景象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现象作为学者我们应尊重并研究这段丰富的历史文化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明遗产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保护和研究边疆地区的历史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对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文明的探索与研究永无止境值得我们继续深入下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