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自称朕 那么太上皇又自称什么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自称“朕”,那太上皇又自称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之后,一直到公元1912年溥仪颁发《清帝退位诏书》的这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直都是以皇帝为更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制。虽说在现在看来已经落后,但在那个时代也算是世界领先的制度了。
更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的母亲称“太后”,皇帝的父亲,自就是称“太上皇”了。而与此同时我们又知道,皇帝的自称是为“朕”,太后的自称是为“哀家”,那么太上皇的自称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太上皇自称为何一开始是要看太上皇本身的地位的。中国历史上首位在生前被正式尊为太上皇的人是东汉高祖皇帝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这位刘太公能够被尊为太上皇的原因只因他有一个自己打下了皇位的儿子,换句话说,纯粹是命好。
他是在自己的儿子刘邦称帝之后,还才尊为太上皇的。在这之前,刘太公就只是一个农夫罢了,于是即使他被尊为了太上皇,他的自称也仍旧是“我”。这个在《史记》也有记载,刘太公言:“柰何以我乱天下法”。
而在汉之后又有不少的太上皇出现,据历史记载约有17个。但这里出现的太上皇又分为两类,一类看似是和平内禅,但实际上却是迫于形式而被逼退位。如唐高宗李渊,他就是被李世民逼迫退位的,而退位之后他没有任何权利,相当于是被儿子软禁。
于是这时候他再称“朕”,便是犯了忌讳,所以他的自称为“吾”。但他的后代也许是吸取教训,唐睿宗李旦在公元712年禅位给自己在“神龙政变”中有功的儿子李隆基之时。就主动对太上皇和皇帝的称谓进行了制定,《旧唐书》中记载:
“八月庚子,帝传位于皇太子,自称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皇帝每日受朝于武德殿,自称曰予,三品已下除授及徒罪并令决之,其处分事称制、敕。”
这个时候,太上皇才可以自称为“朕”的。而皇帝仅仅只能够自称为“予”而已,且只能决定三品以下官员的司法政权。左不过是因为这时候,太上皇的权利压过了皇帝而已。只不过他儿子也不是吃素的,在先天二年(713),李隆基为夺回自己本属于皇帝的政权。
于是抢先发动了“先天政变”,击杀了太上皇身边的党羽,掌握了全部政权,又开始称“朕”。但太上皇称“朕”的权利也没有被剥夺,而是依旧以此号自称。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之后李隆基因着“安史之乱”被迫退位后,因着这时候他没有剥夺父亲称“朕”的权利。他自己成为太上皇之后,也是自称为“朕”的。
后来直至南宋,宋高宗,孝宗,光宗等帝王也都是在生前退位给了自己指定的继任者。成为了太上皇,其自称也基本上为朕,又因其历史原因,他们也自称为“官家”。但都是与皇帝相等。
只不过唯一的特例,就是宋徽宗因着靖康之乱,不愿做亡国之君。匆忙之下直接在公元1100年将皇位强硬的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钦宗,自己成了太上皇。因愧于祖先,也不敢再称朕,于是只好自称“老朽”。
但随后到了明清两代,除了明英宗朱祁镇被长期关押不知其自称为何。但乾隆帝上位之后,也是自称为朕的。但说起来,自唐睿宗后退位的太上皇。或许都的感谢一下唐睿宗当初,制定下来的规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