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的富商大多下场不是很好呢?
商业的起源要追溯到商周时期,中国历史上虽然长期处于落后的农业社会,并比西方国家进入商业社会玩了数个世纪,但中国商业早在商代和西周便已经产生,只不过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小。在古代,商人的地位相对较低,小农经济体制下的商人并不受待见,《管子·小匡》概括了古代四种民众,分别是“士、农、工、商”,历代统治者为了稳定发展,大多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甚至对商人进行打压,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许多有名的商人和商业群体比如,范蠡、吕不韦、沈万三、胡雪岩,他们都是古代商人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可惜大部分人最后都难以善终,但有一人最为明智。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的商人、政治家、秦国的丞相,他早年间经商于阳翟,后来他通过经商积累起千金的家产。成语“奇货可居”便是源自吕不韦经商的故事,可最后吕不韦却踩了一个雷区,便是“权”。商人做得好好的,但他对权力却极其渴望,在成为大秦相国后,他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权力,并试图与秦王对抗,最终落得全家流放,吕不韦在途中饮鸩自尽。
元末明初时期的沈万三可谓是经商天才,他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累积巨大的财富,他也成为了“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之一富豪,以富可敌国来形容沈万三再合适不过。
根据《明史》记载,沈万三帮助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后来又出资犒劳朱元璋的军队,没想到沈万三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朱元璋对此非常气愤,说:“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是乱民,该杀!”,但他同时也忌惮,毕竟不能随随便便就将沈万三处死。沈万三有如此家财,对于“草根皇帝”朱元璋来说的确是很大的隐患,从江南巨富到家破人亡,都发生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三次打压沈万三,最终只剩一丝悲凉,即便是富可敌国,也难与至高无上的皇权做斗争。
近代红顶商人胡雪岩从穷困走到富裕,离不开官府的支持,在庚申之变时,胡雪岩甚至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这也离不开清朝官员王有龄的支持。王有龄去世后,左宗棠又成为了胡雪岩的靠山,他也因此走上了官商之路。太平军被消灭之后,胡雪岩趁势将产业做大,成为当时的“首富”。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胡雪岩最终也因官而倒。
历史上最为明智的商人当属范蠡,他被后世尊称为“商圣”。范蠡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最终用头脑经商,成为巨富,可他深知一个道理:君王可共患难,却不可同富贵。在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便隐居而去,他曾三次经商成为巨富,但也三次散尽家财,以此来寻求自保。范蠡懂得急流勇退,他在拥有无数财富后,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看清前路如何,散尽家财也是明智之举,急流勇退也是大智慧。
在古代,凡是靠经商发家致富的人,皆不可与官场挂钩,否则难以长久,再就是不可太过富裕,如沈万三,由于太过于富有,以至于对朝廷产生威胁,古代帝王也不会将如此隐患留下。经商者不能被财富迷了眼,所以范蠡散尽家财,得以善终,不由想起一句话“我对钱没有兴趣”,懂得急流勇退,才是最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