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的乡试是怎样的?在乡试中发生过哪些趣事?

历史文化7年前 (2018-05-04)300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乡试则是古代科举考试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科举制从公元605年(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乡试作为初级人才的选拔,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期亦在八月。中式称为举人,之一名称解元,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的乡试是怎样的?在乡试中发生过哪些趣事?

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有很多轻松过了乡试,却始终无法再进一步,如“造反秀才”黄巢,屡次应试进士不中,一怒之下写下著名的反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还有“桃花庵主”唐伯虎,乡试之一,考中“解元”,却受泄题一案,遭受无妄之灾,削除仕籍,发县衙为小吏,唐寅耻不就吏,归家后夫妻反目,消极颓废。

乡试是定期举行的,考试的地方叫贡院。除非贡院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由中央委派并由当地的 *** 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考试后一日出场,这也是精神和体力的考验。

考棚又叫号房是一间一间的,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和吃饭、住宿的,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贡院里的搜查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号房内非常简陋,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炭火、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之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乡试是科举制在省区范围内的组成部分。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的乡试是怎样的?在乡试中发生过哪些趣事?

在中国古代的乡试中也发生了有趣的事情。

曾国藩参加了五次乡试,想要考取一个秀才的功名,结果都名落孙山。道光十二年,21岁的曾国藩再次参加乡试,自己觉得发挥很好,并且之前也着实下了苦功夫。结果发榜之日,却被学台悬牌,责其“文理太浅”,以佾生(半个秀才)注册。

在一般人看来,获得“佾生”资格也算是小有收获,值得祝贺。曾国藩却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悬牌批责视为奇耻大辱。回家后,他闭门不出,奋发图强。没想到这一次“悬牌批责”,居然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学了十六年也没有学通的曾国藩有如桶底脱落,豁然贯通,转过年来,第七次参加考试,终于中了秀才。这平生之一大辱居然成了曾国藩一生功名的开场锣,又一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的乡试是怎样的?在乡试中发生过哪些趣事?

康熙五十年的江南乡试,发榜以后,除部分苏州举子考中外,榜上也赫然出现许多扬州盐商子弟的名字,他们平日不学无术,全靠财神开道,买通某些考官,结果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举子挤出榜外。一时间激怒了苏州府的生员们,于是便在玄妙观门前 *** ,众人抬着财神的像一路来到府学门外,先将财神像锁入明伦堂,然后又用纸糊改府学大门外的匾额,将贡院二字改为“卖完”(按繁体的“贡”字改成繁体的“寅”字,略添数笔即可)。还有人挂出一副醒目的对联: 左丘明两目无珠; 赵子龙一身是胆。这又是一副妙语双关的对联。相传左丘明是春秋时代一位双目失明的学者,《左传》即其所著。上联用来借指正主考左必蕃,一是因为他也姓左,二是借以讽刺挖苦他有眼无珠,衡文不辨优劣,将狗屁不通的文章也取中了。这其中或许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指左必蕃作为正主考,对副主考赵晋等人的不法行为失于明察。下联则说这个赵晋公然受贿,胆大包天。想当年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赢得了“子龙一身都是胆”的赞誉,而把这个典故挪用到赵晋的贪财受贿、无所顾忌上,就显得无比辛辣,义愤填膺了。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的乡试是怎样的?在乡试中发生过哪些趣事?

《聊斋志异》里有个故事讲的是河南淮阳有个姓叶的秀才,他的文章词赋,在当时首屈一指,但是命运不济,始终未能考中举人。恰巧有个姓丁的县令。他见到叶生的文章,认为不同寻常,便召叶生来谈话,结果非常高兴,便让叶生在官府读书,并资助他学习费用;还时常拿钱粮救济他家。到了开科考试的时候,丁公在学使面前称赞叶生,使他得了科试之一名。丁公对叶生的前途寄予极大的希望。乡试考完,丁公要叶生的文稿来阅读,拍案叫好。没料想时运限人,文章虽好命不佳,发榜后,叶生仍旧名落孙山。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感到辜负了丁公的期望,很惭愧,身形消瘦,呆如木偶。丁公听说,召他来劝慰了一番,叶生泪落不止。丁公很同情他,约好等自己三年任满进京,带着他一起北上。叶生非常感激。辞别丁公回家,从此闭门不出。没过多久,叶生病倒在床上。丁公经常送东西慰问他;可是叶生服用了一百多副药,根本不见效。丁公正巧因冒犯上司被免了官职,将要离任回乡。他给叶生写了封信,大致意思说:我东归的日期已经定了,所以迟迟不走的原因,是为了等待您。您若早晨来到,我晚上就可以上路了。信被送到了病床上,叶生看着信哭得非常伤心,他让送信人捎话给丁公说:我的病很重,很难立即痊愈,请先动身吧。送信人回去如实说了。丁公不忍心就走,仍慢慢等着他。过了几天,看门的人忽然通报说叶生来了。丁公大喜,迎上前来慰问他。叶生说:因为小人的病,有劳先生您久等,心里怎么也不安宁。今天有幸可以跟随在您身边了。丁公于是整理行装赶早上路。丁公回到家,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并让好好伺候,早晚都和他住在一起。丁公子名叫再昌,当时十六岁,还不能写文章。但是却特别聪慧,文章看上两三遍,就不会再忘记。过了一年,公子便能落笔成文。加上丁公的力量,于是他进了县学成为秀才,叶生把自己过去考举人的范文习作,全部抄下来教公子诵读。结果乡试出的七个题目,都在准备的习作中,无一脱漏,公子考了个第二名。一天,丁公对叶生说:您拿出自己学问的剩余部分,就使我的儿子成了名。然而您这贤才却被长期埋没,有什么办法呢!叶生说:这恐怕是命中注定的吧。不过能托您家的福为文章吐口气,让天下人知道我半生的沦落,不是因为文章低劣,我的心愿也就足了。况且读书之人能得一知己,也没什么遗憾了。何必非要穿上官服,抛掉秀才衣裳,才说是发迹走运呢!丁公认为叶生长期客居外省,怕他耽误了参加岁试,便劝他回家。叶生听说后脸上现出了凄惨不乐的神色。丁公不忍心强让他走,就叮嘱公子到京城参加会试时,一定要为叶生稍纳个监生。丁公子考中了进士,被授部中主政。上任时带着叶生,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与他早晚在一起。过了一年,叶生参加顺天府乡试,终于考中了举人。正遇上丁公子奉派主管南河公务,他就对叶生说:此去离您的家乡不远。先生已经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该何等令人高兴。叶生也很喜悦。他们择定吉日上路。到了淮阳县界,丁公子派仆人用马车护送叶生回了家。叶生到家下车,看见自己的门户很萧条,心里非常难过。他慢慢地走到院子里。妻子正好拿着簸箕从屋里出来,猛然看到叶生,吓得扔了簸箕就走。叶生凄惨地说:我现 在已经中了举人了。才三四年不见,怎么竟不认识我了?妻子站在远处对他说:您死了已经很久了,怎么又说显贵了呢?之所以一直停放着您的棺木没有埋葬,是因为家里贫穷和儿子太小的缘故。如今儿子阿大已经成人,正要选择墓地为您安葬。请不要作怪来惊吓活人。叶生听完这些话,显得非常伤感和懊恼。他慢慢进了屋,见自已的棺材还停放在那里,便一下扑到地上没了踪影。妻子惊恐地看了看,只见叶生的衣帽鞋袜脱落在地上。她悲痛极了,抱起地上的衣服伤心地大哭起来。儿子从学堂中回来,看见门前拴着马车。他问明赶车人的来历,吓得急忙跑去告诉母亲。母亲便流着眼泪把见到的情景告诉了儿子。娘俩又仔细询问了护送叶生的仆人,才得知事情的始末。仆人返回,如实报告了主人。丁公子听说,泪水浸湿了胸前的衣服。他立即乘着马车哭奔到叶生的灵堂祭拜;出钱修墓办理丧事,用举人的葬礼安葬了叶生。又送了很多钱财给叶生的儿子,并为他请了老师教读。后来丁公子向学使推荐,使叶生的儿子第二年入县学成了秀才。

纵观古今,因为考试发生很多有趣的,可笑,可叹的故事,让人努力发奋,也有的让人唏嘘,无论怎样大家也要放轻松,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自己生命中每一场考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7096.html

“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的乡试是怎样的?在乡试中发生过哪些趣事?” 的相关文章

刘禅和诸葛亮真实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权力之争还是主义之争

刘禅和诸葛亮真实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权力之争还是主义之争

对刘禅和诸葛亮的真实关系,是君臣,师生,还是彼此争斗的政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权力之争还是主义之争呢?我们都知道刘备非常重视诸葛亮,生前便委身“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临终时更是将自己的儿子刘禅叫到跟前,...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权德舆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在政治与文学方面,权德舆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唐朝宰相、文学家,前秦司徒权翼之后,起居舍人权皋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权德舆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驰名,曾受地方节度使杜佑、裴胄的征辟。唐德宗听闻其才学,特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

历史上真实的徐荣是什么样的人?他的能力怎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徐荣是什么样的人?他的能力怎么样?

所谓乱世出英雄。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操带水而走。比及天明,又走三十余里,土冈下少歇。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操正慌急间,只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大喝:“徐荣无伤吾主!”徐荣便奔夏侯惇,惇挺枪来迎。交马数合,惇刺徐荣于马下,杀散...

钟繇:曹魏重臣、书法家,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钟繇:曹魏重臣、书法家,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锺繇(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省长葛市)人。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锺繇出身颍川钟氏。东汉时期,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封东武亭侯。后得到掌权的丞相曹操的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

韩信真的是被竹签刺死的吗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韩信真的是被竹签刺死的吗 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韩信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到底怎么死的,被女人用竹签扎死的?汉十一年,汉高后掌握了韩信谋反的证据,于是跟丞相萧何商议,如何智擒韩信,商议以定,萧何到韩信府上诓骗韩信,“皇帝凯旋,群臣都已到皇宫中表示祝贺,你淮阴侯虽然病了,但也应当前去祝贺一下。”韩信狐疑,...

慕容皝:前燕开国君主,雄毅多权略,崇尚汉文化

慕容皝:前燕开国君主,雄毅多权略,崇尚汉文化

慕容皝(297年~348年),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君主,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慕容皝勇武刚毅,颇有谋略,崇尚经学,熟悉天文,被立为辽东公世子。建武初年,拜冠军将军、左贤王、望平侯。太宁末年,...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古代王朝和亲的基本都是假公主 清朝为什么用真公主

对古代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和亲大多都用假公主,为何唯独清代用真的?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和亲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邦交方式,古代女子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用一个女子换来两国之间的和平,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也就出现了很多公主被和亲远嫁的事情。和亲最为频繁的要数清代了,为了维...

貂蝉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貂蝉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提起三国美女,很多人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乱世,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不热闹!有“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的小霸王孙策,有“长坂坡喝退百万曹兵”的燕人张翼德,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二爷,还有“虎痴”许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