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清军能在京城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14)180

山海关大战是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的重要战役。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大军进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殉国。

历史上清军能在京城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四月三十日,李自成又退出北京城,经山西逃回陕西,他一共在北京城只待了四十二天。

随后,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进入北京城,从此后就再也没有离开,开始了清朝对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李自成这么快就退出北京,把这座极具政治意义的城市拱手让出,看似是因为在山海关一片石大战中的惨败。

可北京城的防御体系完整,李自成在山海关下的大战也非全军覆没,清军又不善于攻城,如果想要守住北京,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应该并不困难。

但李自成就是毫无保留地退出了,而清军却在接替了李自成后,牢牢地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李自成的退出是因为政治上的失败,失去了民心,导致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成了无根之源,他守不住北京。

清朝统治者却比李自成聪明得多,他们没有犯李自成在北京城犯下的错误。

那么,李自成在北京城都做了些什么?清朝又做了些什么?

下面做个简单的比较,就能知道,本已经抢占了先手的李自成,为何给清朝做了嫁衣。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政治上的作为是一塌糊涂,从史料中的记载中看,主要有三点让其大失民心:

1、李自成只肯任用前明四品以下的官员,四品以上的统统拒绝他们为新朝效力。

2、任由麾下大将刘宗敏等对前明官员、勋贵“拷饷”,用残酷的手段逼迫他们交出财产。

历史上清军能在京城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命令底层百姓每五家供养一名顺军士兵,并任由士兵“淫掠”,逼死百姓无数。

仅以上三点作为,就让李自成得罪了北京城中从勋贵到士子,再到百姓所有的阶层。

没有对手的话,还能凭借武力强压,但有了清军的逼迫,他在北京城内积攒的怨恨,就成了更大的软肋。

因此,李自成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完全无法落脚,除了自己从陕西带来的军队可以信任,他得不到任何帮助。

再来看清朝,其实际执政者多尔衮在率领大军进入北京城后,政治上的作为就高明太多。

以相对李自成所做的三点来比较的话,清朝的多尔衮是这么干的:

1、在北京城内的所有官员,不管是前明的官员,或是曾为李自成效力的大顺朝官员,统统予以原官承认或不降级任用。

2、承认前明官员、士子、勋贵等拥有的私人财产,还把他们被李自成部下抢夺的田产等全部归还。

3、禁止清军士兵骚扰百姓,“令诸将士乘城,厮养人等毋入民家,百姓安堵如故。”

显然,清朝当时的掌权人多尔衮,远比李自成懂得如何收买人心。

两相一比较,北京城内及周边地区的士绅、勋贵和百姓,即使心中或许有华夷之分,可从实际利益上看,谁都愿意选择顺从清朝。

当然,清朝的恩赐也只是暂时的,等他们彻底在北方站稳了后,态度就会变一变。

比如,清朝在占据北京的半年后,就颁布了“圈地令”,并在八年内一共颁布三次,允许旗人圈占百姓的土地。

再比如,清朝在占据北京一年后,颁布“剃发令”,开始强制所有百姓“剃发易服”。

进入北京后,大顺朝李自成的选择是先抢了再说,流贼习性不变,清朝多尔衮的选择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奔着坐稳江山万里而来,李自成败得不冤。

实际上,清朝在政治上的决策,基本上都是汉族官员建议的。

历史上清军能在京城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自成本也能如此,而且,即使李自成称帝时,是认得党项人李继迁为先祖,但前明士绅、勋贵和百姓对他的认同感,依旧远远超过清朝,认为他是本族政权。

可他却因为进入北京城后,政治决策上的乱来,没能得到有识之士(他自己麾下的谋臣档次都太低)给予的合理的建议、策略,以至于功败垂成。

如果李自成能得到北京城内绝大部分阶层人士的认可,哪怕兵败山海关,以残兵加北京城内的万众一心,未必就守不住北京。

能守住北京,山海关一时之败,不会让李自成的政权迅速垮掉,这座城市的政治意义太大,基本可以代表着民心所向。

综上,清朝能快速获得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民心,全是因为李自成,否则,被视为异族的清朝政权哪能那么快就被认可?

要知道,在崇祯朝时期,清军也曾五次入关,北京城及周边地区都被祸害得不轻。

这些地方的士绅、勋贵、百姓对清朝从痛恨迅速转变为顺从,全靠李自成衬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5/188866.html

“历史上清军能在京城站稳脚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那么着急 诸葛亮真相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那么着急 诸葛亮真相的目的是什么

还不知道:诸葛亮北伐为何如此猴急,点灯看似在续命,实际是为迷惑司马懿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在写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便火急火燎的开启北伐大业,很多人都曾好奇,一生聪慧且多谋的诸葛亮,为何要多次北伐,过度消耗蜀国国力,难道真是北伐之地危及蜀国安全?要...

马超背叛张鲁投靠了刘备,为何却不得重用?

马超背叛张鲁投靠了刘备,为何却不得重用?

马超背叛张鲁投靠了刘备,为何却不得重用?即使他后来成为了蜀汉的骠骑将军,但是,马超却没有掌握什么兵权,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其中原因,给大家一个参考。一首先,在古代历史上,存在 “金吕布,银马超”的说法,对于勇猛无敌的马超,经常被人们拿来和吕布这位将领相提并论。众所周知,吕布被称之为...

郭子仪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郭子仪的一生都有哪些贡献?他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郭子仪,唐代中兴名将,为唐王朝平定了安史之乱。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后,授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收复两京有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二年(759年),承担相州兵败之责,失去兵...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袁绍为何失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熟悉三国的人应该知道的是,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场生死之战,这次战役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成为了当时第一大诸侯,而这场发生在建安五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受到了后世的吹捧,袁绍毫无疑问...

张俭是什么人?辽圣宗为何会为他打开国库?

张俭是什么人?辽圣宗为何会为他打开国库?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近3000年的封建历史中,不乏有弄权的宰相,这些人位极人臣,或仗着皇帝的宠信干预朝政,或利用手中的大权谋取私利。不过,除了这些让人诟病的奸臣之外,还有一些宰相清心寡欲,披肝沥胆,为国家和人民殚精竭虑,流芳后世。在古代,有一位...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如果在殿试中考了第一名,就称之为“状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自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以来,无数人为了中科举当官而前赴后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非死不可吗

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 魏延非死不可吗

还不知道:连解释机会都不给,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战长沙”,是关羽难得给别人做了一回配角,谁呢?正是老将黄忠。虽一开始关羽就气场满满,气势逼人。诸葛亮好心提醒,千万别小看了黄忠:“虽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云长...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演义中徐庶和庞统二人最后是什么结局?

《三国演义》描述了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徐庶和庞统都曾为刘备麾下赫赫有名的谋士,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结果却一息志一身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空落了一身智谋,无限遗憾。庞统逝于落凤坡,功名未就,令人唏嘘。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