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隋唐时期的科举形式那么多 进士科为何最受推崇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5-16)19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隋唐时期科举的形式很多,为何只有进士科最受推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科举制度史上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从字面理解倒也不难,但这里面涉及到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想要一两句话说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

隋唐时期的科举形式那么多 进士科为何最受推崇

科举制度创立以后,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曾出现过许许多多的科目。大体而言,考试科目主要分为常举(也称常科、贡举)和制举(也称制科、特科)。常举是指常年按制度举行的科目,相对于常举而言,制举是由皇帝下诏而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目的是选拔各类特殊人才。

唐代制举科目很多,大约有上百个,其中较为重要的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很多名臣多出其中,如裴度、杜牧、张九龄、颜真卿、白居易等。宋代的制科名目不多,取人亦不及唐。元、明不设制科。清代虽有制科之设,但在科举制度中已不重要。

隋唐时期的科举形式那么多 进士科为何最受推崇

科举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常举。常举科目,隋代有秀才、进士、俊士、明经四科。唐初多因隋制,唐太宗以后有较大的发展,增设了明法、明字、明算等科。俊士科在唐初即已废除,秀才科在唐高宗时被停废,至玄宗时又恢复,但无及第者,从天宝初年开始,“秀才”不再是常举科目,而作为“特荐”。

明法、明字、明算三科,旨在选拔明习法令、文字训诂及数学方面的专门人才,应试与及第者都不多,社会影响亦不大。在唐代的科目中,最主要的是明经与进士两科。

最初,明经只是指通两经者,其后又增加了五经、三经、学究一经等名目,至贞元年间,又创设了开元礼科、三礼科;长庆年间又创设了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科、三传(《春秋左传》《穀梁传》《公羊传》)科。

虽然明经所包括的科目最多,取士人数也最多,但远没有进士科受人尊重。每开科场,录取进士在二三十人,而录取明经则可达百人。五代时人王定保曾总结说: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及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者,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者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这里谈到了进士科的地位之高及登科之难,所谓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明经登科容易,30岁被录取已显老了,而进士科及第难,所以50岁进士及第也算是年轻的。

隋唐时期的科举形式那么多 进士科为何最受推崇

进士科在唐代备受尊崇,同时在社会上影响甚大,这是因为进士及第者,他日可望至公卿,故有“白衣公卿”之称。实际上,很对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是进士出身,如王勃、王维、颜真卿、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因此后人称进士科为“将相科”。

宋初承唐制,常举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诸科,其中诸科中又包括九经、三礼、三史、三传、学究、开宝通礼、明法等科。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改革科举,罢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其后,常举实际已成为只有进士一科了,这是科举史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科目的划一,反映了取士标准的划一,有利于实际操作。元、明、清相沿不改,因科举考试只有一科,故不再称进士科,而称“文科”,以区别于“武科”,其录取者仍沿旧习称“进士”。

隋唐时期的科举形式那么多 进士科为何最受推崇

在科举时代的1300多年中,只有进士科是贯穿始终的,而且在三分之二的时间内,其他常举科目皆废,只有进士一科取士。到了宋代以后,对所有读书人来说,科举最终就是要考取进士而已,登科已无难易之别,所有人都在同一起点,向着同一目标拼搏,那就是金榜题目,获得进士及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5/189149.html

“隋唐时期的科举形式那么多 进士科为何最受推崇” 的相关文章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真的比诸葛亮还要厉害吗

对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这个强项,竟是诸葛亮致命弱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人才辈出,谋士更是数之不尽,其中诸葛亮与郭嘉,分属于刘备与曹操两个对立的阵营,也都是重要谋士,因此常常被拿来比较,后世更有“国家部四,卧龙不出”之说,那么郭嘉真的比诸葛亮厉害吗?“郭嘉...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陆逊作为东吴第一名将 陆逊最后为何会晚节不保

陆逊作为东吴第一名将 陆逊最后为何会晚节不保

对东吴第一名将陆逊为何晚节不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蜀汉皇帝刘备为了报关羽之死以及荆州被夺之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老臣的反对,尽起蜀汉全国之力,准备攻打东吴。吴主孙权获悉此事后,当即派遣使者去往成都求和,但是刘备报仇心切,派人赶走了吴国使者后,挥军攻向...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慈禧太后在上厕所的时候 宫女为什么口含温水守在一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太后如厕时,为何要让宫女嘴含温水在旁等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慈禧太后作为清王朝最后的实际掌权者,她的一生可以说榨干了清朝最后的一滴血,不仅拿着国家税收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还造成了帝国主义的入侵,堪称民族罪人。慈禧的奢靡生活是民间热议的焦点...

张彦远留下了哪些作品?记载了哪些内容?

张彦远留下了哪些作品?记载了哪些内容?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关羽如果和张飞进行单挑的话 两人谁最后会获胜

关羽如果和张飞进行单挑的话 两人谁最后会获胜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关羽和张飞单挑,谁能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正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万人敌”,在演义中更是屈指可数的超一流猛将。如果关羽和张飞两人单挑,谁更厉害呢?有人嗤之以鼻,说关羽和张飞是结拜兄弟,与大哥刘备同吃同住同睡,两人好得和一个人似...

三国时期姜维与赵云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姜维与赵云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错用马谡,丢失街亭,遭到失败,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意外收获,就是收降了姜维。姜维在投降诸葛亮之前,曾和老年的赵云在战场上交过手,两个人谁更厉害一些呢?从结果来看,谁更占优势?姜维当时很年轻,可以说是少年英雄,因为在魏国不受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