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有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 期间不会产生混乱吗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24)330

对明朝都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朝设立两京制的目的何在?两个朝廷独立运营不会产生混乱吗?

明朝在历史上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它不仅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还有一个极其独特的制度——两京制。顾名思义,两京制指的便是一个国家设立两个首都,两者之间共同发展、相互效仿。

明朝的两个京都分别是北京和南京。其实两京制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朱元璋建国以前就对京都选址再三犹豫,还与手下的谋臣进行过探讨。

然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谋臣眼中最为合适的选址是金陵,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这一切却入不了朱元璋的眼,他对金陵并不满意。

洪武元年八月,朱元璋经过反复思索,最终决定实行两京一都的格局。将金陵改名为南京,将大梁改名为北京,而朱元璋的家乡临濠也被设立为中都。

后来崇祯十七年间,崇祯皇帝在煤山之后自缢。民间便传开了这样一句话: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虽然这句话流传甚广,但人们对其的理解仍有偏差。

实际上,明朝的国门有两个,便是北京京都和南京城。两个都城都有属于自己的政策体制,两者之间相互独立。那么明朝设立两个都城的原因何在呢?两个朝廷独立运营不会产生混乱吗?

明朝有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 期间不会产生混乱吗

一、两京制的确立和实施

1、朱元璋宣布两个“国门”

明朝成立以后,朱元璋便把京都定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但事实上,南京的地理位置与其他地区相比不算优越。

因为南京临近长江,与仍在犯上作乱的蒙元余孽所处之地相距甚远,大多数时候明朝不能及时出兵清除余孽。

明朝有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 期间不会产生混乱吗

这对于明朝对抗蒙元的军事部署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朱元璋一直有迁都的想法。在朱元璋心中比较心仪的都城是开封府。

洪武元年时,朱元璋将汴梁改名为开封,后又改名为北京,设为陪都。明朝的两京制在此时便有了大致方向。

2、朱棣设立的北京

“两京制”的正式确立在朱棣时期。朱棣篡位成功时,诛杀了建文帝的多名臣子、抄了他们的家。而且他还打赏了那些随他发动兵变的功臣们。

这一举动震慑了那些建文帝的跟随者,但也被南方士族所鄙视。南京地靠长江,而朱棣的全部势力都留在燕台。

另外,北平的地势位于北方,可以对北方的将士产生威慑,且北平的地势较好,三面环山、易守难攻。

所以,朱棣即位的第二年,就将被北平改为“北京”,而他本人不顾大臣阻拦执意选择常驻于北京。永乐十九年间,明朝正式迁都于北京。将南京称之为留京。

明朝有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 期间不会产生混乱吗

3、明英宗确立“两京制”

对于朱棣而言,他的余生都在北京度过。但是在明仁宗时期,北京只不过是皇帝率领百官临时驻扎之处,被人们叫做“行在”。

明仁宗此举是为了推行孝道,因为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所定下的首都,所以不可随意取消。另外,当时的明朝政治和经济中心已经逐渐南移,南京附近的都城也开始渐渐繁华起来,成为南方乃至全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发展中心。

所以南京的首都地位一直存在。但是之前已有中央 *** 迁往北京的举动,长此以往必定会产生劣性影响。

因此,公元1441年,明英宗正式下令将北京确立为首都,将南京确立为留都,明王朝的南北“两京制”正式成立。

二、明朝设立两京制的原因

1、解决建国初期遗留问题,提高自身的正统性

朱棣成功夺权后在南京称帝,但是南京的大臣势力均是建文帝的根基,而朱棣的根基却在北平,因此朱棣一心想要将首都迁往北平。后来在朱棣的苦心经营之下,南京的经济、军事和文化水平已经大有起色。

为避免前朝臣子有谋反之心,朱棣将南京 *** 的权利不停削减,将大的权利转移至北平。永乐年间,朱棣将北平改为北京,并且正式迁都。

尽管后来朝廷有南迁的动向,但北京作为明朝首都,是大势所趋、无法逆转,但是南京的地位也不可忽视。因此,正统年间,将北京封为都城时,南京的留京地位并没有动摇。

2、南京便于管辖东南地区,北京有利抵抗外敌

南京的地理位置虽然无法兼顾全国,但仍有其价值。南京周围的隶属地区非常众多,兵部的安全防范也十分出色。

而且南北两地都城独自负责官员升迁调动有利于维护片区稳定,南京的官员可以帮助北京 *** 处理事务、分担政事,也可以随时支援北京。

3、南京是贬谪官员、养老官员以及勋臣的好去处

南京的许多部门都只是虚有其表。皇帝们出于对朱元璋的敬重没有废除南京的朝廷机构,但是大臣手中并没有实权。

对于皇帝而言,可以将不喜欢的官员赶到南京,一些在朝廷中养老的官员也可以送到南京安置。因此,南京就逐渐成为皇帝的贬谪之所。

明朝的“两京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各个皇帝推动的结果。两京制是明朝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选择。

明朝有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 期间不会产生混乱吗

这一规制一方面保护了明成祖朱棣的利益,又表达了对明太祖朱元璋的充分尊重。南北两京都相互制衡、相互帮助。

可以更好的维护国家的稳定,也可以给贬谪官员安排一个好的去处。两京制的实行确实为明朝解决了许多麻烦,是较为成功的决定。

参考文献:《明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90626.html

“明朝有北京和南京两个都城 期间不会产生混乱吗” 的相关文章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颍川人,王浑之妻。生卒年不详,约魏末晋初间前后在世。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父亲钟徽。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的妻子钟琰,是颍川人,她平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因此几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她聪慧弘雅,善于啸咏,她的礼仪法度,为中表所推崇,她写有文集五卷。人物...

汉武帝知道刘据是冤死的 汉武帝为何不立其后人做储君

汉武帝知道刘据是冤死的 汉武帝为何不立其后人做储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临终之前,知道刘据含冤而死,为何不立刘据的孙子为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知道’刘病已的存在,或者说汉武帝把刘病已推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公元前87年,也就是汉武帝病重的时候了。当时汉武帝病重,朝中有大臣懂所谓的‘望气术’,这个人告诉汉...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长坂坡之战时刘备于逃亡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刘禅及甘夫人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跳河自尽是不是真的

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跳河自尽是不是真的

对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历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孙尚香与刘备的爱情故事吧。很多人对孙尚香的死感到惋惜。下面,就来讲述一下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吧。孙尚香是自己跳入河中而去世的。孙尚香跳河是为了刘备,当时,孙尚香已经是刘备的夫人了,孙尚...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对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先杀老爹的心腹

雍正上位后都没有对兄弟下手 雍正为什么先杀老爹的心腹

对雍正皇帝登基,没有着急处理夺位的皇子,却把康熙的心腹给杀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最勤勉,当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恐怕除了康熙大帝之外没有人能胜过他的了,就连影视剧和小说传奇故事也特别热衷这段历史。尤其是关于康熙皇帝的继承人问题,更是带有很多谜团,至今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曹睿作为曹魏第二个皇帝 曹睿为什么会断子绝孙

曹睿作为曹魏第二个皇帝 曹睿为什么会断子绝孙

对曹睿究竟为何会断子绝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睿字仲元,既魏明帝,是魏文帝曹丕与文昭甄皇后的长子,曹魏第二位皇帝,黄初三年,曹睿被封为平原侯。226年,文帝病重,立曹睿为太子,并立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为辅政大臣,曹睿在位期间,攘外安内,发展生产,颇有建树。但...

有哪些与丁谓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丁谓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丁谓(966年~1037年),字谓之,后来改字为公言,苏州长洲人。北宋初年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丁谓中进士甲科,任大理评事、饶州通判。淳化四年,任直史馆,以太子中允衔任福建路采访使。回朝后,任转运使,升三司户部判官。后任峡州路转运使,多次升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