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26)251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次子,生母是太穆皇后窦氏,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开创了唐朝之一个盛世“贞观之治”,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世民一生戎马,亲手缔造了大唐江山,实现了全国统一,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在其治下,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力空前强盛,一直为后世所称道,毫无疑问,他是中国历史上更好的皇帝。

然而,在太子李承乾的教育上,李世民却是一位极其失败的父亲。李承乾从早期一个非常贤能的皇太子逐渐变成一个叛逆的“问题青年”,甚至有了弑君篡位的图谋,太子李承乾的一步步堕落,乃至最终覆灭,李世民难辞其咎。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李世民更大的错误就是给李承乾的太高的期望,他以自己为样板来打造李承乾,希望太子将来同他一样能够肩负起治理国家的能力。

李世民是独一无二的,他自己太优秀了,既能马上打天下,又能马下治天下,几千年才能出的一位千年圣君,像李世民这样的人才不是靠培养就能出现的,因为有些天才是天生的。

如果在一颗小树苗的枝杆上挂上太多的重物,那它也会被压弯。人也如此,李承乾身上承载着太多的东西,他无法承受,只能产生叛逆,最后滑向了深渊。

早期的李承乾其实是一位优秀的皇太子。八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按史书的记载,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按理说,早期的李承乾应该是一个好苗子。

李承乾12岁的时候,李世民就让他“听讼”,而太子颇能断决,13岁李世民就让他监国,14岁就能写出三页纸的治国策略,内容很有价值,太宗看了后高度评价:“先论刑狱为重,深得经邦之要”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如果按照这样趋势发展下去,李承乾一定能够顺利接班,成为继李世民之后大唐又一位明君。可是事物的发展往往会偏离轨道。随着李承乾年龄的增长,他开始变坏了。

他沉溺于声色犬马,变得越来越不像话,毛病也越来越多。每当他干了坏事,因为怕父皇指责,会当装出两面人。上朝理政时,讲得头头是道,退朝后,又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混在一起胡作非为。

东宫的师傅看不惯他的放纵,劝他要好自为之。结果李承乾故作姿态,装出一副很虚心的样子。只要有人指出他的不对,他也不发火,在师傅面前痛痛快快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这种阳奉阴违,善于伪装的样子确实蒙蔽了不少人,朝中还有不少大臣为他说好话呢。

虽然李承乾善于伪装,他真实的劣迹却是藏不住的。当时,太子李承乾迷上了一个十多岁的女乐手,昵称她为“称心”,李承乾开始沉溺于女色,“与同卧起”,不习正事。

李世民知道后,十分生气,就将无辜少女“称心”杀了,哪知李承乾仍然对“称心”恋恋不忘,在东宫为她修建灵堂,树了一块石碑,每天早晚都去祭奠,每次痛哭流涕,十分伤心。

自从将“称心”埋在东宫后,李承乾假称有病,连着几个月不上朝,也不拜见父皇。为了打发时间,他又在东宫搞出新花样。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他让东宫一百多名奴仆组织在一起,让他们一个个打扮成北方胡人的模样,把头发盘得很高,然后穿上奇装异服,敲锣打鼓,每天从早到晚,疯狂地歌舞不停。

有一天,李承乾玩高兴了,他又装扮成突厥可汗死了的样子,让大家吊唁。装死一阵子,李承乾又突然活过来,对大家说,一旦我有了天下,就带上人马到突厥那里去,和他们一起玩。

成天这样疯玩,李承乾仍然觉得不过瘾,又和叔叔汉王李元昌一道,披上用毡做成的铠甲,手中拿着竹子做成的矟,将人马分成两拨,相互攻打,竟然在游戏中打死了人。

他还对人说,如果我当了帝王,明天就到后苑置万人营,与汉王分别为将,以观他们战斗。我要是当上天子,谁要敢上谏,我一定要将他杀了,杀他五百人。

李承乾又特意让人专门制造了一只“八尺铜炉,六大鼎”,然后让那些流浪的无赖去偷老百姓的牛马送到东宫。李承乾玩累了,就亲自在大锅里煮牛马肉,煮熟后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承乾天天这么胡闹,难道头脑清醒的李世民就一点不知道?事实并非如此,李世民为了挽救李承乾,可以说操碎了心,先后为他聘请了李百药、杜正伦、张玄素、于志宁等几位师傅来辅导他,希望他重新做人。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哪知,这几位师傅都无法教好他,李百药辞职不干了,杜正伦被李承乾“抗表闻奏”给轰走了,张玄素差点被李承乾派人给打死了,于志宁差点被李承乾被刺客给暗杀了。

最后毫无办法的李世民只得请魏征当他的老师,魏征见前几位老师都教不好,推托“有疾”不愿去。李世民说,没关系,你就躺在他身边看着教也行,最后魏征也没教好。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教育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请来那么多有名的师傅教授他各种知识,却从未有一个师傅培养他如何做人,这是他最终一步步滑向深渊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为何太子李承乾小时候很聪明,看上去是一位合格的接班人,长大了却如此冥顽不化呢?很显然,李世民对太子的教育出了问题。

有一个词叫“因材施教“,或许李承乾压根就不适合做太子,也不适合做皇帝,这一切都是李世民强行把他推到这个位置造成的。

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适合做将军,有的人适合做谋士,有的人适合做一个士兵,而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做皇帝。正因为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才有了社会分工,才有了这个世界的多样化。一个人若没找准自己的定位,坐到了错误的位置上,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李承乾就是这样一位被放错了位置的人,当父皇的压力、大臣的指责、师傅的批评一起向他袭来,他无法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大树遭受狂风暴雨尚且会被摧断,何况一个人。因此,他只能躲藏于东宫和他的那帮孤朋狗友干尽荒唐事,以此逃避现实的压力。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可是李世民没有看出其中的门道,仍然试图“挽救”太子,还请了无数师傅来“纠正”太子的种顽劣行径,最终都没有把对脉,所有的师傅落荒而逃。

那太子还有救吗?当然有,李世民当初就应该打破太子“立嫡不立贤”的陋习,他早就应该在众多儿子当中选择一个贤能的人来代替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让合适的人来继承天下,这是他避免东宫之争的更好办法。

李世民最后终于醒悟了,在太子谋反之案东窗事发之后,几经犹豫,改立自己的第九子李治为太子,避免了大唐再次发生“玄武门之变”2.0版。

然而太子谋反事件的代价是巨大的,太子李承乾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魏王李泰因参与太子之争被幽闭,汉王李元昌被赐自尽,兵部尚书侯君集伏诛,还有无数人头落地,这个代价是血淋淋的。

作为一个王朝的更高的统治者,李世民家天下的意识根深蒂固,正是这种意识,使得李世民在选择接班人人时,跳不出立嫡不立贤的框架。李世民的不幸,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一个时代的不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5/190890.html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名好皇帝却不是一位好父亲?” 的相关文章

婉贵妃一生无儿无女,为何最后还能得以善终?

婉贵妃一生无儿无女,为何最后还能得以善终?

婉贵妃,陈氏,陈延璋之女,乾隆帝妃嫔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有别于白月光的富察皇后,嚣张跋扈的高贵妃,心思歹毒的娴妃还有嫉恶如仇的魏璎珞,婉贵妃则属于知进退、懂格局、识大体的女子。婉贵妃一生不争不抢,一生无儿无女,在那个母凭子贵的封建社会,尤其是置身皇宫大院,有子嗣跟无子嗣则是自...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还不知道:刘邦病重之时,为何派人诛杀大将樊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是一手建立西汉政权的汉高祖,而在建立西汉的过程当中同乡樊哙对他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最终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封樊哙当汉朝的大将军。但是到后来刘邦年老病重的时候却派人去斩杀樊哙,主要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南宋时期学者,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黄震生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字东发,人称於越先生,今掌起镇黄家村人。他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正气浩然,屡遭挫折,均坚贞不屈...

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有万夫不当之勇?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有万夫不当之勇?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蜀汉建兴七年四月,诸葛亮率兵驻扎在祁山,分作三寨,等待魏兵。司马懿率兵到长安,命令郃为先锋,戴陵为副将,率十万大军到祁山,于渭水之南下寨。两军对阵,战事激烈,诸葛亮虽然取得胜利,但是张苞在这期间因追魏将跌入山谷,受了重伤。诸葛亮将...

三国蜀汉政权中,有能力活抓孟获的认是谁?

三国蜀汉政权中,有能力活抓孟获的认是谁?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首领,被诸葛亮擒拿后赦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南王孟获造反,诸葛亮率兵征讨,赵云、魏延、马岱、王平、张翼等大将都一起参战,诸葛亮先后七次擒获孟获而不杀,七擒七纵,最终孟获心服口服。在征讨孟获的时候,赵云、魏延、马岱谁有能力活捉孟获?虽然正史没有记载诸葛亮...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荀彧作为汉朝最后一位忠臣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荀彧

荀彧作为汉朝最后一位忠臣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荀彧

对荀彧是汉朝最后1位忠臣,曹操为什么要杀害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次早朝上,曹操提出:要晋爵魏王。群臣一片沉默,献帝看向鸦雀无声的朝堂,内心一片冰凉。荀彧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出来,面向同僚骂道:“衮衮诸公,汉臣,一片枯木败草,无一骨节矣!”当着文武百官,荀彧反对...

评论列表

夕阳
夕阳
19分钟前

李世民作为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开创了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然而在教育太子李承乾方面却犯下错误:期望过高、强行打造未来帝王形象而忽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未能及时更换不合适人选以避免更大的危机发生等缺点暴露无遗。家天下的意识根深蒂固,导致他跳不出立嫡不立的框架而选择错误的接班人选最终引发一系列问题并付出沉重代价令人扼腕叹息!因此可以说他是好父亲也是一位伟大的君王但并非完美无缺仍需反思自身不足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为后世留下宝贵经验教训和启示意义深远悠长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