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他们有哪些特权?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28)140

明清时期,乡试中试之人被称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有1200多年的历史,很多有抱负的读书人都期待通过科举这条道路开启自己的仕途。有一则非常讽刺的故事《范进中举》,就描写了他中举前与中举后周围人对他态度的改变,读书人成为举人以后,连当地的知县都要来恭贺他, 前后的差异也让范进喜极而“疯”。

知县简而言之就是管理一个县份的人,与现代的县长类似。但古代知县的实权其实是更大一些的,县内大到决策,小到诉讼案件,都是他们的权利范围,如果地方偏远,那知县几乎可以一手遮天了。那么有权势的知县,为何不敢得罪无官的举人?举人究竟有何特殊,他们都有什么特权,你看看便知道了。

对于状元、探花之类的称呼大家可能更加熟悉,而对于举人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举人”概念远早于科举制度出现,在不同的时期这个词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三种解释。举人的意思是推举、挑选,之一个意思就是举荐人才,也可以指被举荐的人。这一含义主要用于汉朝,当时科举制度没有产生,所以朝廷中的人才都是通过举荐而来的。

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他们有哪些特权?

在隋朝末、唐宋时期,出现了进士科的考试科目,但是参加考试的资格是需要地方来推荐的,在当时举人也就是被举荐到京城考试的人。如今常常提到的举人其实是指第三种含义,就是明清时期,在乡试中考中名次的举人,范进中举也就是指这样的含义了。

从表面意义上看,举人也就是在乡试中获取名次的人,后续还有多次考试也不一定能够通过,那么知县为何不敢得罪举人,甚至还有一点讨好对方的意思?其实非常好理解。乡试作为科举考试的分界线,考生一旦中举以后就有了入朝的资格,他们的仕途一定比其他人更加顺畅,而其他没有中举的人自然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通过会试的举人,那最差也是进士,一般的安排都是先外派再根据政绩来逐步提升,如果表现好一些被一些高官青睐推举,就能担任更高的官职。知县本身官阶不高,举人是很有可能很快就和自己官阶相同,甚至还可能成为自己的上司。知县会对举人另眼相待,就是害怕未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人之常情。

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他们有哪些特权?

若举人不能通过会试,也只是晋升途径会曲折一点,可是这样的举人同样具有入朝为官的资格。官场本身就复杂难测,每个人的官运也各不相同,万一这样的人以后还成为高官了,自然得恭敬对待,不要轻易产生过节。这样一分析,知县的行为自然就不奇怪了。

知县不敢怠慢举人除了上述害怕举人未来成为高官的可能性外,还因为举人有“特权”。因七品知县为最小的地方官,故有“芝麻七品”之说。知县下还有一些人,简单来说就是知县的助手,这些人并不属于官员。一个县想让知县一个人管理是不太妥当的,毕竟人数众多,那么这时候知县需要当地乡绅的帮助。

乡绅其实就是一群有文化有钱财的人组成的,大部分都是举人或者秀才。但举人和秀才有巨大的身份差异,秀才相当于有文化的人,而举人则已经步入了士族阶层,不再属于平民范畴。二者跨越了一个社会 阶层,虽然都有知识文化,但是权力地位是大不相同的。平民可以嘲笑秀才,但是没有一个平民敢对举人不敬。

特别是在古代封建制度中,阶级划分明显,士族阶层有自己的特权。例如举人家属的田地可以免除徭役,举人自己的田地还能免除赋税,这属于非常优越的条件了。举人一般都能够成为当地的地主,有极高的社会身份,知县想和举人打好关系也不令人奇怪,不过就是想让自己的工作进行更顺利一点。

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他们有哪些特权?

乡试就是科举考试的分界线,一旦考过成为举人就能够让自己和家庭跨越一个社会阶层。明、清两代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虽然这能够让寒门学子有机会在朝堂上一展抱负,但同样也让社会的阶级划分更加明显,形成一种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氛围。

科举制的好处和弊端都非常明显,回顾历史,寒窗苦读几十年,中举的人始终寥寥无几,但仍有很多人想着追名逐利,奔着科举考试改变自身的命运。每个人的出身不同,未来的方向不同,只有脚踏实地,务实进取,方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5/191280.html

“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他们有哪些特权?” 的相关文章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

尉迟炽繁(北史为尉迟繁炽)(566年-595年),京兆郡长安县人,周宣帝宇文赟皇后,蜀国公尉迟迥孙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嫁给西阳郡公宇文温。得到周宣帝宇文赟垂青,召为长贵妃。大象二年,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北周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法号华首。隋朝开皇十五年,逝世,时年...

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崔浩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崔浩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

带着刘盈去看人彘戚夫人,吕后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带着刘盈去看人彘戚夫人,吕后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吕后,刘邦的结发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权独揽的女人。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吕后对戚夫人有刻骨的仇恨,以致最后用非常残忍的手段来残杀戚夫人,把她做成了“人彘”。吕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以后,做了一件让后世大惑不解的事情。这就是她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盈前去参观。刘...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朱祁镇复辟成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了于谦,为何这样?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宣宗长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坚决支持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还不知道:为什么清朝统治200多年没有出现宦官乱局的现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宦官,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才全由阉人担任。宦官作为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又称太监。因为可以长期接...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曹操宁负天下人都不负自己 曹操为何没有不负蔡文姬

还不知道:枭雄曹操,宁可负天下人,为何却唯独不负蔡文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一年,枭雄曹操正在府中宴请宾客,就在众人喝得正尽兴之际,侍从慌慌忙忙地来到曹操的身边嘀咕了几句,曹操就放下酒杯对在座的宾客说道:“蔡中郎”蔡邕之女蔡文姬现在就在屋外,我给大家今天引...

武则天临死前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武则天传给自家人不行吗

武则天临死前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武则天传给自家人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为何最终把王位传给了李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想必大多数人都看过《武媚娘传奇》这部影视剧,剧中描绘了武媚娘一生的故事,她本是并州人士,唐太宗选才女充盈后宫时选入后宫,而后成为了唐高宗的妃子。唐高宗和武则天感情日笃,这遭到了宫中其他妃子的妒忌...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下落成谜 建文帝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朱棣篡位后建文帝下落成谜 建文帝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还不知道:朱棣推翻建文帝,朱棣篡位下落成谜,是削发为僧?还是逃亡出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明朝历史上,一个最大的悬案就是所谓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靖难之役,四年苦战,朱棣终于冲入了南京城,夺取了原本属于侄儿的皇位。当时南京城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喊杀声不断,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