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男人进宫做太监之后 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6-02)220

还不知道:古代太监上厕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监被 *** 后,是如何排尿的?

喜欢看古装影视剧,还有武侠小说的同学应该会了解,一般皇宫内武功更高的并非大内侍卫,反倒平日里扭扭捏捏,半男半女的太监,才是了不起的世外高人。

比如金庸先生经典名著《笑傲江湖》中,令武林中人闻风丧胆的《葵花宝典》,就是由一位宫中太监所创,《鹿鼎记》里的海大富,武功也是同样高深莫测。

回归到现实中,且不讨论太监是否会武功以及他们对于皇权统治影响。单从生理角度分析,被 *** 之后的太监,是如何排尿的?

古代男人进宫做太监之后 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清代之前的太监虽经过“净身之礼”,可行刑之人,只会将太监们的睾丸切除,保留下 *** 。而清朝时期的太监,睾丸与 *** 会被全部切除,毫无保留。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这么一段话:“魏虽腐余,势未尽,又挟房中之术以媚,得客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魏忠贤虽然早早的就净身入宫,但由于其 *** 得以保留,平日里能照常勃起,以房中秘术,满足后宫长期得不到鱼水之欢的妃子们。

公元1644年,明朝正式覆灭,太监这个“特殊群体”也被保留了下来。或许是因为明朝中后期,诸如魏忠贤、刘瑾、王振这些宦官过多干预朝政,导致整个国家的政权受到颠覆。

清顺治皇帝入关后,效仿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政令。

与此同时,清朝统治者挑选宦官时也有了硬性规定,净身时必须要把 *** 、睾丸一同切除,方能入宫。

有一本名为《宫女谈往录》的书,明确写道了太监是如何净身以及净身后排尿情况。

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为讨口饭吃,多方寻找关系,找到代代相传的“净身师”。通过与净身师签订合约,并拜其为师后,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净身之礼”。

净身更好选在春末夏初,这个时节气温不高不低,也没有苍蝇、蚊子等害虫。净身那天,被净身者需要与师傅签订生死文书,还要送上一些礼物,大多是酒肉或者大米。待到净身师将一切应用之物准备妥当,便开始进行 *** 手术。

手术前,先要让净身者喝下一大碗麻汤,等到净身者沉沉昏睡,没有知觉时,师傅先将阴囊切开,还需要净身者配合,将睾丸从阴囊内挤出。挤出后,立马用苦猪胆敷在伤口上。睾丸切除了,再将 *** 从根部切除。

切除 *** 时,就非常考验净身师傅的手艺如何,切的短了,达不到效果,还需要再来一刀。切得深了,导致伤口面积过大,影响净身者日后的生活。

总之一切手术做完,净身者还需要三个月休养期,方能行动自如。

书中说到, *** 切除后,净身师傅会用一根削得非常光滑的大麦杆(或白蜡杆) *** 伤口内。净身者从手术台上下来,双手双脚包括头颅被绑在大门板上。

直到三天三夜后,再由人搀扶遛遛弯。同时,那个插在伤口上麦秆也会被拿掉。

古代男人进宫做太监之后 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拿掉之后如果尿液能够排出,表示手术成功,被 *** 者可以顺利排尿。如果拿下麦秆,尿液无法顺利排出,则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目的就是要把伤口内的残余软血管组织或其他肌肉组织全部切除,才能顺利排尿。

如果家里有瘫痪的老人,应该就会知道,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排尿时,都会需要导尿管,导尿管往往要插入 *** 内。

同学们可以这么理解,古代的 *** 手术,就是将 *** 、睾丸切除,再将麦杆插入伤口内充当临时导尿管。等到伤口渐渐复原,麦秆拔除,尿液顺着裆部排出,便视为成功。

可这个时候,被 *** 者只要感觉有尿意,尿液很快便会顺着 *** 缓缓流出,自己也无法控制力度。

所以,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 *** 手术过程以及其他一些细节,则更能方便了解古代的太监们如何排尿。

古代男人进宫做太监之后 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清朝 *** 太监用的专业工具

总而言之,手术成功,再经过一段时间康复治疗,这些被 *** 者基本上无任何大碍,可以正常行走。只是排尿时,会像女子一样蹲在地上解决。

最让人尴尬的是,没有了睾丸、 *** ,就连阴囊也只是简单缝合。如果有了尿意,这些人需要赶紧解决。有的时候太监们手中有活,又或在主子面前当差,无法及时解决,他们就会直接尿在裤裆里。

《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用了几个片段,介绍了清朝太监们排尿的情况。他们都会在自己的裤裆里垫上一层布,类似于现在婴儿使用的纸尿裤。

位高权重的老太监有专人服侍,排完尿之后,及时把污秽衣物脱下来,换上干净的新裤子,还可以用名贵的香料掩盖难闻的味道。地位不高的太监,只能任由衣物阴干。

不管是《我的前半生》,还是《宫女谈往录》,这些有关清宫的回忆录都不约而同地记载到,太监身上总是会有一股令人难以言表的味道。

这味道既不等同于骚味,也不是香味,是太监这个群体的“专属味”。若细细想来,这些味道很有可能就是太监没有及时排尿,残留的尿液骚味,混合其它香料以及身上的体味,散发出一种让人难以言说的怪味。

古代男人进宫做太监之后 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端康与太监合影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应该已经了解,被 *** 的太监们,到底是如何排尿的。

还有一点,哪怕顺利入宫当了太监的人,也并非高枕无忧。每年有个固定的时间,宫廷,包括王府里的太监,都会到黄化门进行身体检查,所谓身体检查,就是太监们一年一度的“验身”。

验身是由“敬事房”主导,主要就是观察在这一年中,被 *** 的太监们 *** 是否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如果伤口长出新肉,那还得重新再来一刀。

有身份的老太监,因为验过几十次便可以免去验身。如此说来,若不是真的活不下去,哪有人愿意受这么多苦难,受 *** 之痛,进宫当个太监?

从太监这个群体也能看出,封建时期的社会制度不公,极其病态的时代缩影。

参考资料:《明朝那些事儿》《我的前半生》《宫女谈往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6/192126.html

“古代男人进宫做太监之后 古人是怎么上厕所的” 的相关文章

富弼:北宋名相、文学家,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富弼:北宋名相、文学家,使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人,北宋名相、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天圣八年(1030)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历知县﹑签书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判官厅公事﹑通判绛州(今山西新绛)﹑郓州(今山东东平),召为开封府推官、知谏院,知制诰、枢密副使、知郓州、青...

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与潘金莲是什么形象?

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与潘金莲是什么形象?

武大郎与潘金莲的事情可谓是家喻户晓,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武大郎,你一定会想起《水浒传》里那个“身高不满五尺,面貌丑陋,头脑可笑,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三分像人,七分似鬼”的形象。不得不说,作者施耐庵将这个人物塑造得十分成功,而影视剧里的武大形象,也被刻画得个性鲜明。同样,在小说里,...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朱棣不削藩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自己是藩王造反成功,那么朱棣为什么要造反呢?他的理由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这一点,那就很容易理解,他为何还要延续藩王制度了。当时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手段太过于狠毒,甚至还逼死了自己的亲叔叔。所以朱棣是借着这个名义,认为朝中有奸佞小人,...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皇帝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吗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皇帝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吗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皇帝的自律有多可怕?来看看古代皇帝的一天怎么过?做皇帝有多累?跟着清代的皇帝,了解古代皇帝的生活很多时候看古装宫廷剧,都会觉得当皇帝的一天天好像还挺自在,走到哪里都有人跟着,从早到晚想做什么,只要一张口,别人立马按照吩咐实行...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在古代,宣读圣旨的人是谁?真的是太监吗

圣旨是皇权的代表,所以古代时的圣旨都制造的极为精美,并且还划分了等级。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相信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便是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总是会看到一个太监那些皇帝的圣旨,去需要通报命令的地方宣读。但是,对此很多人就会有疑问了?太监的文化水平很高吗?对于太监这个身份,有很多...

张居正和李太后之间是什么关系 民间传位是真的吗

张居正和李太后之间是什么关系 民间传位是真的吗

还不了解:张居正和李太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50岁的张居正和李太后有什么关系?导语: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在民间被称为李彩凤。她出生于公元1546年,而张居正出生于公元1525年。也就是说张居正比李太后大了21岁。公元1572年,10岁的万历皇帝登基,这个...

历史上真实的杨牡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上真实的杨牡丹是个什么样的人?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倘若说起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女性的话,人们都会想到武则天,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与武则天有着莫大的联系,她便是武则天的母亲杨牡丹。纵观杨牡丹的一生,也是非常神奇的,她到了44岁的时候才嫁人,并且还生下了千古一帝武则...

明明识破了空城计却下令退军,司马懿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明明识破了空城计却下令退军,司马懿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第95回写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闻空城计人赞孔明“其智近乎妖”,司...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