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选择自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刘邦临死前才理解
人们常说,历史成王败寇,事实上也并非如此,人们记住了功亏一篑的项羽,也记住了五次北伐而全部失败的诸葛亮。项羽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正是他率领义军,东征西讨,并且在巨鹿之战,率领区区数万民兵,击退了横扫六国的秦国20万主力,从而破灭了秦始皇企图传承千百年的梦想,然而遗憾的事情是,项羽虽然是一名军事天才,却并不擅长治理国家。
在楚汉相争当中,他几次三番放过刘邦,给了他迅速做大的机会,从而导致了自己在军事上的失败。项羽的死,是十分悲壮的,他一路撤退到了乌江边,亭长劝他回到江东,可以图谋东山再起,然而项羽以无言见江东父老的理由拒绝,最终自刎而亡。
很多人并不理解项羽的这个选择,亭长为他描绘了重新组织势力的美好蓝图:“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然而项羽却拒绝了这样的要求,因此有读者说,项羽选择了自刎,如果是有着一副无赖性格的刘邦到了乌江边,绝对逃得比兔子还快。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刘邦的一生,比起项羽更要励志几分,他47岁开始起兵,而当皇帝的时候,已经是54岁,在古人当中算得上是很高的年纪,而在刘邦闭眼前,也才真正明白,为何为何项羽宁可自刎,也绝不渡江逃走。
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隐患依然没有消除,各个异姓诸侯王虎视眈眈,在打压下,众多异姓王,比如韩王信、张敖、臧荼先后被废杀,因此到了公元前196年,英布谋反。
已经是60岁的刘邦,原本打算派遣大将征讨叛乱,然而放心不下的他还是亲自出征,在195年,虽然刘邦带着士兵得胜归来,自己却也是受到了箭伤,身体逐渐沉重,晚年的刘邦,日子并不好过,他的猜忌心越来越大,逼迫昔日的臣子萧何自污声名以绎帝之疑,就连忠心耿耿的樊哙,也受到猜忌,因为陈平的保护才躲过一劫。
等到了195年,大臣们各自站队,开始谋划刘邦的身后之事,刘邦一直想要立小儿子刘如意当皇帝,同样也被吕后派过来的人所劝阻。
重重打击下,刘邦的病情不能得到好转,已经成为了可想而知的事情,史记记载,当名医来到病床前,为他看病的时候,刘邦询问病情,医生的口气犹犹豫豫,刘邦一下就听出,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时间,但是倒也没有绝望,却是破口大骂:“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我的命数在天,就算扁鹊来,又有什么效果呢?说完便赐给医生五十金,让他离开了。
刘邦的选择,带着最后的豁达,他将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在人间也无多留恋,就算苟延残喘也是虚度光阴,临终前的刘邦,想来和项羽,也是一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