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盲妓到底是什么 古代有钱人为何流行这个

历史文化7年前 (2018-06-06)381

还不知道:古代盲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什么是“盲妓”?古代富二代中的潮流,为满足特殊嗜好而“打造”。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诗经》

这几句话出自于诗经,意思为劝诫古代的女子不要为一个男子耽误太多的时间,以免自己人老珠黄到老没人要。这其实也是古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不像我们现在女子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不必在依附于别人。

古代盲妓到底是什么 古代有钱人为何流行这个

其实在古代社会来说,这些还不算什么。因为女子地位的底下,甚至还会有盲妓的存在。我们也不由得疑问,“盲妓”是什么呢?其这是古代富二代中的潮流,也是为了满足特殊嗜好而“打造”的,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01

其实早在明清以前的青楼女子,她们大多都是才华横溢,因此都是卖艺不卖身的。甚至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们挥洒万金只为与她们见一面。而那个时期也流传了许多在青楼中所做的著名诗句。

而且那个时期人们提到青楼女子也并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想法,多是向往为多。但是到了明清的时候,因为连年的战火,朝代的更换,许多人连肚子都吃不饱了,哪里还来的心思舞文弄墨。

也因此青楼里的女子就算是再有才华,也是没有用的。而这个时候她们也不得不被迫卖身,以此来挣得钱财。这下也吸引了许多人,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走夫贩卒,皆来青楼寻欢作乐。

古代盲妓到底是什么 古代有钱人为何流行这个

而这时候的青楼女子也是分为上中下三等的,如一些公子哥们可以花重金来找一些头牌共度春宵。而一些普通老百姓则是只能花比较少的钱来找一些岁数大相貌不出众的女子。

本以为这些青楼女子们的命运已经够悲惨,在那个重视贞洁的年代需要出卖自己的身体方能够安身立命。可是她们不知道的是,更悲惨的还在后面。在明朝时期,开始流行起来“盲妓”,顾名思义,就是眼睛看不到的 *** 。

那么盲妓又为什么如此的受欢迎呢?甚至古代的一些富家公子哥们都对其如此的追捧。盲妓对他们来说有两点好处,之一便是因为眼睛瞎看不见的缘故。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客人,这些盲妓都不会露出嫌恶的表情。这对于有一些皮肤病或者是相貌丑陋的客人自然是极为友好了。而这也使得他们的虚荣心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第二个原因就是古代男子多半都是喜欢女子温柔婉约的,而盲妓眼睛看不到东西,无依无靠,自然对男子所说的话是言听计从,不会反驳。否则一些脾气秉性刚烈的青楼女子还会惹得一些客人不快,盲妓的性格秉性就十分的温柔了。所以古代的富家公子哥们都是十分的喜欢盲妓的。

古代盲妓到底是什么 古代有钱人为何流行这个

02

那么我们感到疑惑的是,怎么会有这么多眼睛看不到的女子。其实古代女子的命运,要比我们想象中更加的悲惨。在古代,本就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认为男子可以为家里传宗接代,而女子却只是一个“赔钱货”。又加上那个年代许多的家里都吃不起饭,填不饱肚子,因此有许多家会将自己的女儿从小卖给青楼。

一是用来换了银钱,二也是为其寻求一条生路。可是被卖到青楼那种地方去,也真的是生不如死了,因为那个时候流行盲妓。所以青楼的老鸨们也会用一些药物等手段想办法将女孩的眼睛从小就弄瞎了。

古代盲妓到底是什么 古代有钱人为何流行这个

而后再教其一些伺候人的手段等,每日只给一点饭不饿死就行了。这样等到她们稍稍长大一些,就让她们出来接客好为自己挣钱。这些可怜的女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光明,一直到去世也在没有好好的看过这世间了。

而这些女子因为眼睛看不到的缘故就更加的离不开青楼了,也更加生不起什么逃跑的心思。再说客人也是绝对不会对她们产生感情的,毕竟谁想娶一个眼睛瞎的女子为妻呢?于是这些盲妓也只能一辈子都在青楼,也更加的不敢反抗老鸨的话了。

可是这样的听话也并没有为她们带来半点的幸运,长时间的接待客人,有些客人身体带一些疾病。通过接触传染到她们的身上,可是她们自己并没有钱来看病,很显然,老鸨也不会管她们。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女子可以自己扛过来而后继续接客,而一些身体差的女子则是被老鸨扔到路边随她们自生自灭去。

还有一些女子不慎怀孕,而且根本找不到孩子的父亲是谁。自然也是不能够生下来的,在那个时候打胎对于女子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轻则这辈子不能够再孕,重则失去性命。

古代盲妓到底是什么 古代有钱人为何流行这个

甚至到她们死后也是没有人记得她们,一副草席就下葬了。令人感到痛心,但是她们对于这种现象却也是丝毫的反抗不了,因为她们敢反抗的话不是被打的更惨就是被扔出去自生自灭。所以这些女子们的寿命也都是十分短的,活的最久的也超不过30岁吗,让人惋惜。

03

综上所述,这就是古代风靡一时的盲妓了,她们生来悲惨,而后后天的被弄瞎眼睛。每日靠着出卖自己的身体讨生活,得不到丝毫的尊重不说,甚至随时可能被人打死。这就是她们悲惨的一生了。

古代盲妓到底是什么 古代有钱人为何流行这个

我们已无从改变她们的命运,但是我们很幸运的能生活在如今这个社会。实行了男女平等的制度,没有谁生来就是低人一等的,大家都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权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6/192861.html

“古代盲妓到底是什么 古代有钱人为何流行这个” 的相关文章

关羽和张飞都只是民间小贩 他们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关羽和张飞都只是民间小贩 他们是如何成为三国名将的

对关羽张飞都是小贩,如何能成为三国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大家都看过,像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可是真实历史上张飞就是一个杀猪的,而关羽是一个卖枣的,这二人为何能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名声呢?他们的武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搜史君就来带大家看...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死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同治皇帝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元1875年1月12日),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关于同治是怎么死的?民间有几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说法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就连可信度最高的死于天花说,即便有清廷档...

明朝大臣敢和皇帝做对 古人为何能如此彪悍

明朝大臣敢和皇帝做对 古人为何能如此彪悍

对明代皇帝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大臣为何如此剽悍,不畏皇权和皇帝作对,他们其实得了一种病。自秦朝吞并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一统的王朝之后,君权和臣权就开始漫长的对抗,随着历史的前进,似乎君权慢慢占据上风,这点从大臣们上朝的形式就可以看出来。最早在秦汉时代,大...

韩信真的是被宫女捅死的吗 吕后等人就没有其他武器了吗

韩信真的是被宫女捅死的吗 吕后等人就没有其他武器了吗

对韩信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真的是被宫女用竹签刺死的吗?难道吕后、萧何就没有兵器?韩信被宫女用竹签刺死一说,源于野史。话说,刘邦建立大汉不久,各地的异姓诸侯王为了争夺天下,于是纷纷起兵反汉,为此逼得刘邦只能是多次御驾亲征,前往各地平叛。而此时,韩信虽未反,但...

虞世南: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

虞世南: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是南陈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所编的《北堂书钞》,为唐...

在古代,宫女犯错之后皇后是如何处罚她们的

在古代,宫女犯错之后皇后是如何处罚她们的

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们的身份等级有着很严格的规定。而在后宫之中,除了皇帝,权力最大的便会皇后了,此人有号令三宫的权力,后宫大事,皆由其做主。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皇后虽然位居高位,但是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做的,比如她虽...

历史上洪承畴会判明投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洪承畴会判明投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洪承畴,字彦演,明末清初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松山战役中,洪承畴战败,被清军俘虏,一开始,洪承畴宁死不降,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决心,谁劝降都不听,为何后来洪承畴轻易地就投降了清朝?洪承畴为什么改变主意,选择投降?其中,一个细节,说明了洪承畴成为叛徒的重要原因。洪承畴...

在古代,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她的权力位置如何?

在古代,皇后身为后宫之主,她的权力位置如何?

古代来说,皇后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清宫剧中,后宫永远是不安宁的场所,除了不知情的皇帝以外,其他的女人都在各使手段疯狂算计对方。最为经典的场景就是,皇后与贵妃在皇帝左右,一片欢声笑语之中,两位女人眼神中却是杀机四起。也正因为这种反差性,所以后宫斗争成为了精彩...

评论列表

丁强
丁强
4周前 (10-23)

古代盲妓制度是极度残忍和不人道的,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男女平等的社会中并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意志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拒绝剥削与压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