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什么样的?
东汉王朝由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他推翻了王莽所建立起的新王朝,重新恢复由刘氏统治的汉王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选什么样的人做官是一个亘古存在的问题。三国时曹操善于发掘人才,善于用人是他能够称雄乱世的一大资本。曹操曾经单独下《求贤令》,要求各地举荐人才,不论品德出身如何,一切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就不能埋没人才。
曹操《求贤令》翻译过来是这样的: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在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难道是偶然的际遇吗?是上边的人寻求发现的呀,当今的时代就是特别需要访求贤才的时刻。
“孟公绰做大贵族的家臣是好的,但却当不了滕、薛这样小国的行政长官。”假如非得是廉洁的人,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怎么能称霸于世呢!当今天下有没有(像姜尚那样)身穿粗衣怀有真才在渭水岸边钓鱼的呢?又有没有(像陈平那样)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诸位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使我能得到而任用他们。
东汉的选官制度
这道命令单独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如果结合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曹操敢于下这样一道命令,是打破传统反抗世俗号角。官员的选拔,两汉实行的是察举制,简单说来就是推荐做官。推荐你为孝廉、茂才,这样你就有了做官的资格,等待合适的职位,就可以担任官员了。
察举制早期是比较合理的,也推荐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最终走向了极端——士族垄断了官僚集团。就拿袁绍和杨修的家族来说,他们都是连续几代人都担任三公的职位,他们家族的人所举荐的官员,就成了家族的门生故吏,兜兜转转,做官的机会就被这些世家大族把持了,东汉官僚全部落入了士人控制。
东汉坚持道德至上
东汉是士人气势高涨的时代。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在 *** 的政策性培植下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当时能通经的士人,不但在政治上、学术上享有优越的地位,在社会上也享有高度的评价。因此,士人也自视甚高,对自我的德行要求也甚高。
西汉灭亡后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此举固无不当,但却造成一种为享大名于天下而刻意隐逸、或以借“道德良好”来达到引人注目、立异名高的目的。于是,选举、群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
道德是必要的,但它是一种发自内心,印证于日常生活的修养,它固然可以评议、比较出一个人修养的高低,但却不适合拿来比赛,因为毕竟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端正人的行为与社会风气,而不是与人一较高下来猎取官位或沽名钓誉。然而这种道德比赛却确已成为当时的风气。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清议”更应运而生。
简单来说,当时做官最推崇是看你的道德品质如何,如果你道德高尚、名声好,这就是你做官更大的资本,而不在乎你有没有能力。所以人人都刻意标榜自己的德名,互相品评,抬高身价。固然道德高尚的人之中,并不乏有能力的人,但是也有只会空谈,啥也做不成的人。
司马光曾说过:“三代以来,风俗以东汉最美。”这话不错,但仅止于个人的道德;亦即士人当时的关注、评议之焦点与判准,大多以私德为断,而缺乏对实际治事能力的考虑。因此,风俗虽美,但士风虚矫,空谈道德,但事功全无,缺乏实事求是之精神;于是乎天下分崩,苍生饱受流离之苦。
曹操本人就是举孝廉出身,在天下大乱之前先后担任过洛阳北部尉、济南相、顿丘令等等官职。他对于东汉这种道德至上,互相推荐的选官制度是非常清楚的,这种制度最容易埋没人才。所以曹操才会举管仲、陈平的例子,陈平名声很差,被人讥讽盗嫂受金,但却为汉高祖刘邦立下了很大功劳。
郭嘉是曹操非常中意的人才,陈群就曾多次告郭嘉的状,说郭嘉品行不端,但曹操从来都是一笑置之。曹操秉持的是唯才是举,哪怕你居于陋巷,哪怕你本身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只要有才能,我就给你平台让你施展,造福天下苍生百姓。曹操所坚持的唯才是举,是对东汉道德至上的强烈反抗!
惜乎曹丕最终还是接受了九品中正制,最终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纵观历史,从春秋战国的贵族政治,到两汉魏晋的士族政治,再到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或许这本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