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登州一个小小的案件为何会被司马光牵涉入党争之中?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6-13)270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史》记载,熙宁元年(1068年),登州有一个名叫阿云的小姑娘,母亲刚刚去世还在服丧期间,家里的其他长辈就安排她和一名韦姓男子订婚了。但是,阿云并不想嫁给这个男子,因为“恶韦丑陋”——也就是觉得韦姓男子太丑陋了,所以“伺其寝”,“怀刀斫之”,“十余创,不能杀”,只是“断其一指”。官府很快就抓住了阿云,阿云也招供了一切。

此案简单么?非常简单,事实清楚,按律判罚就行了。但是,到底该怎么判呢?

知县不用翻看刑律就知道,这是典型的“谋杀亲夫”,按律当斩。于是,知县迅速汇总资料,按照程序送到了知府手中。登州知府许遵,是个负责任的官员,而且办案经验丰富。拿到这个案子的文书之后,许遵立刻察觉到了不妥之处。按照宋朝习俗,母亲服丧期间,是不可以婚嫁的。所以,阿云与韦姓男子的婚约本身就不合法,两人不可以按夫妻论,也就不存在“谋杀亲夫”了。

许遵将案件文书和自己的意见一同送到了审刑院和大理寺,这些长期和各类案件打交道的官员,立刻批驳了许遵的判决,以阿云“违律为婚,谋杀亲夫”判其绞刑。当然,对于高高在上的官员们来说,这个小姑娘的生死本来就不重要。

登州一个小小的案件为何会被司马光牵涉入党争之中?

“谋杀亲夫”这种有违礼法的事情,绝对不可以姑息。但是许遵这个人,偏偏不给审刑院和大理寺面子,继续上奏:阿云在县官传唤之时,能主动交待犯罪事实,应该算自首,该减轻刑罚,不能判死刑。

但是,刑部、审刑院、大理寺,都坚持阿云必须判死刑,因为按照宋代法律,“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所以,不管阿云是不是谋杀亲夫,她图谋杀人并且已经伤害韦姓男子的事实,足够判她绞刑了。但是,一个母亲刚刚去世、不愿嫁人的小姑娘,真的有必要判死刑吗?

许遵认为死刑太严重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前宋神宗曾经发过一道手谕,明确指出犯人在官员用刑前如实招供,视为自首,可以减轻刑罚:“刑部定议非直,云合免所因之罪。今弃敕不用,但引断例,一切按而杀之,塞其自守之路,殆非罪疑惟轻之义。”但是,刑部大理寺的官员们,才不去管阿云可不可怜,他们只相信大宋律法,就算皇帝认为算自首,没写进宋朝律法的,就不算数。所以,大理寺的官员们顶住压力,坚持判阿云绞刑。

万万没想到,许遵此时被调回了京城,担任大理寺卿。这下好了,许遵说的算了,直接改判阿云案——但是大理寺等其他官员都不服气,把这事儿闹到了宋神宗这里。

登州一个小小的案件为何会被司马光牵涉入党争之中?

宋神宗通过许遵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也觉得非常为难。这么小的一个案子,而且事实清楚,怎么就闹到了皇帝面前呢?宋神宗明白,这正是他最头疼的地方:官员们执着于祖宗礼法,不愿做一点改变,但是北宋已经连年财政亏空,地方上赋税严重导致暴动造反……这么一点小事都要闹这么久,更何况大事?

宋神宗是期望改变现状的,所以,听完许遵的陈述之后,他找来了当朝最重要的两人大臣谈论,这两人就是王安石和司马光。

王安石主张变法,自然非常讨厌那些死守祖宗礼法的官员,于是支持许遵的判罚;司马光支持大理寺,认为一切都应该按法律条文执行,不能改变。

所以,两人争论的已经不是登州阿云案,而是王安石的新法能不能执行的问题。朝廷官员自然也明白,于是议论纷纷、各自站队——当然,固守礼法的文官集团不愿屈服,就算皇帝亲自解释“自首”的定义和减刑条件,中书省依然不愿改变,不愿把宋神宗的旨意写进法律。

登州一个小小的案件为何会被司马光牵涉入党争之中?

宋神宗最终生气了,直接下诏特赦阿云,免其死罪,判流放。没过多久,宋神宗大赦天下,阿云死里逃生,最后结婚生子,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但是,十几年后,王安石死了,宋神宗也驾崩了。宋哲宗继位,司马光当上了宰相。他立刻重审案件,虽然正史并未记载,但多数研究者认为,阿云既然被再审,而且司马光坚持不能减轻处罚,那这个小姑娘难逃一死。

司马光是报复吗?应该不是,因为对于当时大多数的文官士大夫而言,祖宗礼法是大于一切的。一个小小的民间女子,生死并不重要,但是牵扯到礼法问题,就决不能退让。

文官集团的强大,就是建立在“礼法”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法”的前提是“礼”,一切都要按照“礼”的规范行事,皇帝也要遵守才行。只有这样,恪守礼法的文官们才能握紧权力。

这一事件的可怕之处就在这里:阿云这个弱女子就算有宋神宗的特赦,最终也难逃一死。为什么呢?因为礼法大于人命,也大于人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6/193958.html

“登州一个小小的案件为何会被司马光牵涉入党争之中?” 的相关文章

白马之围时,徐晃为何敢迎战文丑?

白马之围时,徐晃为何敢迎战文丑?

白马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次战役。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白马之围时,颜良先后斩杀投降曹操的吕布旧将宋宪和魏续,接着,二十合打败徐晃,曹操手下诸将都吓坏了,最后,曹操被迫请关羽出战,关羽在万马军中,阵斩颜良。而文丑给颜良报仇时,被颜良打败的徐...

张汤的官仕之路怎么样?汉武帝为何会那么欣赏他?

张汤的官仕之路怎么样?汉武帝为何会那么欣赏他?

张汤是政法天才,汉武帝刘彻最器重的司法大臣。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张汤是历史上著名的会审案件的人。他审的案子,件件都让汉武帝满意。那么,张汤为何审的案子,都让汉武帝满意呢?据说,这事与张汤童年时,审老鼠的案子有关。有一次,张汤的父亲出外办事,临走要他好好看家。谁知,家中的老鼠...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对夏侯惇为何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呢,他难道不怕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整部三国演义里,唯一不怕死的除了张飞外,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那么为何夏侯惇敢于迎战演义里排名最靠前的吕布与关羽呢?我们从夏侯惇与吕布和关羽的交战记录来看。先说夏侯惇对吕布1。演义第六回荥阳之战...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的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得以善终,为何却被乾隆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着一次政权的变更。我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孙三代,用人制度、治国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尽管...

西汉经济的发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贡献?

西汉经济的发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贡献?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洛阳人,其祖辈世代经商,家境殷实。桑弘羊年轻时经选拔成为汉武帝刘彻的侍中(贴身护卫),他的才智在追随汉武帝时逐渐显露,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信任。在他对西汉经济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西汉经济增长贡献很大,其...

诸葛亮临死前一句话知道刘禅是在装傻 诸葛亮到底问了什么

诸葛亮临死前一句话知道刘禅是在装傻 诸葛亮到底问了什么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了一句话,诸葛亮方醒悟:原来你在装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随着刘备的去世,蜀汉的前程交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shan)身上。从电视剧来看,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说他是个庸碌无能的人,那么他本人是如何想的呢?在公...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最后结局如何?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的故事。简介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