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凌迟犯人需要割伤几千刀 古人是如何保证犯人不死的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6-13)230

对古代凌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犯人被判凌迟,刽子手是如何割几千刀,还能保证犯人不死的?

要问古代最残忍的报复行为是啥?肯定是将对方千刀万剐!其实这是古代最重的刑罚,犯人被割数千刀才气绝身亡。

那么问题来了,人一般割个几十刀就要失血而亡,古代刽子手是如何割上几千刀,还能让犯人活着忍受折磨的?

古代凌迟犯人需要割伤几千刀 古人是如何保证犯人不死的

现在的女子骂自己丈夫,想必有千奇百怪的称呼,家庭地位高的当我没说。但古代女子骂丈夫,却是出奇的一致:你这个杀千刀的!

杀千刀可谓是最恶毒的诅咒了,这妻子是真爱啊!如果是仇人吵架则是,我要把你千刀万剐。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说的都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凌迟!

凌迟在宋朝以前叫脔、磔,也就是把犯人身体支解,再挂到街头城门示众。这并非是常规的刑罚,一般那种让皇帝特别恼火的,而且他还不怕砍头,嘴里喊着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所以说迷信害死人啊!搞得罪犯连死都不怕。没办法,皇帝只能让他不得好死了,于是便有了零刀割死的刑罚。

宋朝则正式有了凌迟这个名词。《宋史·刑法志》记载:凌迟者,先断其肢体,乃抉其吭。也就是说宋朝的凌迟刑罚,是先砍断犯人的四肢,然后把声带还是什么东西剔出来,让罪犯受尽折磨而死。

元明清时期,凌迟就像片肉一样,一刀刀把罪犯割死。宋仁宗之前,很少判人凌迟,神宗时期才正式作为死刑之一。

古代凌迟犯人需要割伤几千刀 古人是如何保证犯人不死的

据说元朝时只能割一百来刀,因为刽子手技术不到家,割了几十刀就把人割死了。明朝却能割三、四千刀,罪犯依旧气不绝,声不断,那么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朱元璋编纂的《明大诰》有很多残酷刑罚,凌迟在里面还算轻的。不过此时凌迟技术比前朝大有长进,大太监刘瑾被凌迟时,就有人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监刑官张文麟记载,他吃过早饭到刑场的时候,刽子手已经开割,每割10刀刽子手都要歇下,并且还要吆喝一声。可能担心刘瑾昏过去,不能亲眼看着自己被片肉。

刽子手从胸膛割起,每刀割下的肉很小,就像指甲盖一样,刚开始会流血,但割到后面就不流了。

张文麟比较好奇,就问身边的人?有人告诉他,说罪犯惊惧之下,血全部从肚子流到了小腿肚,张文麟半信半疑继续看行刑。

刽子手一直割到了晚上,共割了357刀,因为刘瑾被判要割3357刀,所以之一天是个零头。刘瑾被押到监狱时,还喝了两碗稀粥。接下来两天,刘瑾被整整割了三千刀,真·千刀万剐。

古代凌迟犯人需要割伤几千刀 古人是如何保证犯人不死的

据一些明清小说描述,凌迟的刽子手是要专门训练的。他们平时会到屠宰场练习,将那些猪羊割个几百刀而不死,且落刀准确无误,这技术就算是练成了。

千刀万剐为何不会失血过多的问题,莫言的《檀香刑》也有过描述。说是刽子手行刑前,会浇上一盆冷水或者醋酸。

不同的记载有不同的 *** ,可见古代刽子手对此很有经验。如果让他们写心得,肯定能写出:论凌迟少流血的100种方式。

当然刽子手也没那么神奇,一般犯人在几百刀上下,就已经气绝身亡了。凌迟这么残酷的刑罚,必然是为罪大恶极的人设的,那么古代犯了什么罪才会千刀万剐呢?

元代时期规定,如果有人犯了十种大罪,则要处以凌迟之刑。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十恶不赦,大家知道是哪十恶吗?

首先之一恶是造反谋逆,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其次就是杀死至亲,比如爷爷奶奶、父母等等……

古代凌迟犯人需要割伤几千刀 古人是如何保证犯人不死的

这些一共占了六恶。最后三恶分别是:杀人全家、采生折割、奴仆雇工杀主。

采生折割可能大家听的少,是指人贩子把儿童弄成残疾,用来行乞挣钱。《窦娥冤》中的张驴儿,便因毒杀亲爷被判处凌迟。前面说的刘瑾,则是以谋反罪被凌迟的。

清朝用凌迟刑罚是最多的,因为清军入关遭到强烈反抗,朝廷为震慑百姓,动辄使用凌迟刑罚。中期康乾盛世大家也明白,很多文人由于乱写诗,从而被定为“大逆”凌迟。

古代凌迟犯人需要割伤几千刀 古人是如何保证犯人不死的

后期农民起义频发,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就有很多被凌迟的。比如石达开就是被凌迟处死的。和他一起被抓到的曾仕和,行刑时惨叫声不绝于耳。石达开身上被割得像鱼鳞,密密麻麻的全是伤口,然而他始终一声不吭。

清朝的监斩官员大为震撼,都暗赞他是好汉。清末封建王朝不断受到冲击,这种残忍的刑罚,终于在1905年废除,一同废除的还有枭首、戮尸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6/194107.html

“古代凌迟犯人需要割伤几千刀 古人是如何保证犯人不死的” 的相关文章

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袁崧(?~401年),字桥孙,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善于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袁崧乃文其辞名,婉其节拍,每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掉泪。每次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谓之“崧道上行殡”...

古代打仗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 古人是怎么解决士兵生理问题的

古代打仗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 古人是怎么解决士兵生理问题的

对古代战士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唐代诗人岑参写下的这首《玉门关盖将军歌》提到了古代军营的状况。古代打仗时,时长多年不能回家,在军队里充军的男人大多都是精壮年。生理需求不论男女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本能,长...

古代侍卫如果和妃子产生感觉 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古代侍卫如果和妃子产生感觉 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还不了解:清代侍卫和妃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侍卫和妃子日久生情怎么办?清代皇帝的办法绝了,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危,在清代也诞生了侍卫这个职业。侍卫不是太监,他们在朝中权力非常大,是为不但保护皇帝的安危,而且还保护着皇帝的后宫。皇帝的后宫是不允许男人进入的,在任何一个...

民间小说里程咬金是混世魔王的存在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民间小说里程咬金是混世魔王的存在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对唐代程咬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传奇人物程咬金:民间小说中的混世魔王,史实所载的大唐开国虎将。自隋朝末年瓦岗起义中揭竿而起,一个三板斧,打得无数英豪拍手称快,被誉为混世魔王,初为瓦岗的精神领袖。初称帝,后禅位于李密,潜心投入领兵作战,战斗骁猛,成为瓦岗义军的虎将。...

清朝大内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清朝大内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对清代大内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清的大内侍卫功夫到底有多厉害?只要是古装的电视剧尤其是清代相关的,我们必定能看见大内侍卫频繁出厂。其实这些人就是武官的一种,虽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护卫,但是大部分的时候只是在皇上或者其他宫中贵人身边伺候的人。在明代时期我们熟悉...

历史上真实的丁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丁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下场如何

提起来三国时期的诸侯,最出名的莫过于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其实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势力集团。汉末以来就面临着朝局动荡战乱纷争的局面,尤其是在经历黄巾之乱和董卓乱政之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割据一方的势力集团,凡是有些名望和实力的诸侯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丁原,字建阳,泰山郡南城县人。东汉末年官员,官...

三国时期于禁的真实实力怎么样?他的表现怎么样?

三国时期于禁的真实实力怎么样?他的表现怎么样?

于禁 ,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接下来听听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于禁智勇双全,带兵打仗很厉害,尤其善于治军,是非常优秀的,可以说是帅才。本文只讨论演义。宛城之战,曹操被张绣打的惨败,所有的部队都溃不成军,只有于禁的军队没有乱,于禁带着部下,镇压了趁乱抢劫的青州兵,并扎稳...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和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驾崩后,一般会选妃子陪葬,可选定的妃子不同意该怎么办?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殉葬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残忍的陪葬文化,在明代时殉葬制度被短暂废除,清军入关以后建立的清代,又恢复了殉葬的制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